第五章水体卫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水的硬度是指(E)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B.钙、镁的重碳酸盐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2.与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有关的因素有(A)A.空气氧分压B.水中的pHC.水中微生物数量D.水体浑浊度E.水体的有机物污染状况3.可致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呈几何级数增加的是(C)A.生物蓄积作用B.生物浓缩作用巳生物放大作用D.水体污染E.水体自净作用4.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是(E)A.有机物B.无机物C.CaD.HgE.P5.地面水中硫酸盐含量骤然增加时,表明其受(C)A.生活污水污染B.农田径流污染C.工业废水污染D.人、畜粪便污染E.含氮有机物污染6.有机物(卤代烃等)在水环境中最重要的化学转化反应是(A)A.水解反应B.络合反应C.中和反应D.氧化反应E.还原反应7.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A)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8.说明水质好转过程的是(B)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L9.可致水质发黑、发臭的是(A)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10.说明水质恶化过程的是(A)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11.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D)A.水B.悬浮物C.颗粒物D.生物体E.胶体12.流经沼泽或含腐殖质的地面水呈现(D)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D.黑色E.蓝色13.含亚铁盐地下水抽出地面后呈现(C)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D.黑色E.蓝色14.水中硫酸纳或硫酸镁过多时呈(A)A.苦味B.收敛昧C.涩昧D.沼泽昧E.咸昧15.有毒金属和有机污染的主要迁移介质是(E)A.水B.沉积物(颗粒物)C.细菌D.底泥E.生物体16.有微生物参与的化学净化过程是(B)A.中和酸废水B.有机氮化物分解C.乙拌磷杀虫刹在腐殖酸存在下分解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过自由基作用E.中和碱废水17.关于甲基汞损害健康的正确论点是(E)A.经食物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B.经饮水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C.汞经肠道吸收于血液D.甲基汞的碳-汞链不稳定E.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病理损害18.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标是(E)A.CODB.BODC.DOD.TODE.TOC19.甲基汞在机体主要作用靶器官是(A)A.脑B.肝C.脾D.肾E.骨髓20.水与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居民通过洗涤、娱乐等活动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细菌、病毒、原虫等生物性污染的水体时,最大的健康危害是可能引起(A)A.水传播性传染病B.急性中毒C.藻类毒素中毒D.食物中毒E.水体富营养化现象21.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表现为(B)A.赤潮B.水华C.水质发黑D.形成岸边污染带E.水生生物大量繁殖22.近海富营养化表现为(A)A.赤潮B.水华C.水质发黑D.形成岸边污染带E.水生生物大量繁殖23.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直接危害是(D)A.影响水的感观形状B.导致介水传染病C.破坏水生生态环境D.藻类毒素中毒E.可能引起公害病24.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一工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其主要的污染物质是(A)A.苯系化合物B.酚类C.镉D.氰化物E.汞25.某地饮用水井意外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导致饮用该井水的居民相继出现大量出汗、头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吞咽因难、肝区疼痛、腹泻、黑尿等急性中毒症状而送医院进行紧急诊治。根据中毒症状最有可能引起的污染物是(C)A.氰化物B.金属镉C.酚类化合物D.砷化合物E.硝基苯类化合物26.某河流中出现大量鱼类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B)A.pH异常B.溶解氧过低C.缺少营养物质D.有毒物存在E.被病原体污染27.产生氯酚臭的水酚浓度为(D)A.O.lmg/LB.O.Olmg/LC.O.OOlmg/LD.0.005mg/LE.0.0025mg/L28.酚的毒作用机制主要是(B)A.与酶中的巯基结合B.使蛋白质变性凝固C.影响呼吸链的功能D.致突变作用E.影响介质平衡29.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受害者是因为摄入被何种污染物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B)A.酚B.多氯联苯C.多环芳烃D.甲基汞E.镉30.下列哪项标准不属于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范畴(D)A.《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B.《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C.《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D.《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E.《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2002)31.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最主要因素是(E)A.气象条件B.流量C.季节D.自然灾害E.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3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限制有机物排放的指标是(C)A.水温B.pHC.五日生化需氧量D.溶解氧E.三氮量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微生物学指标是(E)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C.甲型肝炎病毒D.隐于包子虫E.粪大肠菌群34.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我国1996年颁布了(C)A.《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B.《地下水水质标准》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E.《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35.工业废水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为(A)A.活性污泥法B.混凝沉淀法C.离子交换法D.生物滤池法E.厌氧发酵法36.污水的一级处理主要是为了除去(B)A.BODB.悬浮固体C.总固体D.氮、磷类营养物质E.细菌37.下列哪种方法属于废水的三级处理方法(B)A.物理处理法B.化学处理法C.活性污泥处理法D.生物处理法E.物理化学处理法38.属于污染物物理净化的过程有(E)A.氧化还原作用B.分解作用C.中和作用D.萃取作用E.沉淀作用39.关于医疗机构污水处理,下列哪项论述是正确的(C)A.仅需一级处理B.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则可满足要求C.必须消毒后才能排放D.其污水中的污泥不需消毒即可作为肥料使用E.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不需特殊处理40.对于含酚工业废水的处理,一般可采用(C)A.混凝沉淀B.氧化还原C.萃取处理D.离子交换E.活性污泥41.我国2005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对象为(A)A.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B.地市及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C.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D.省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E各级传染病和结核病医院42.医院污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C)A.紫外线消毒B.臭氧消毒C.氯化消毒D.加热消毒E.超声波消毒43.江河水系监测的采样设定时对大污染源所在的河段至少应设置几个采样断面(C)A.1B.2C.3D.4E.544.进行江河水系监测时,自净断面可设置在(D)A.污染源排污口B.污染源上游C.污染源下游D.距污染源下游一定距离E.远离污染源的河中心45.进行地表水表层水采样时,其采样深度一般要在水下(B)A.0.5m以下B.0.2-0.5mC.0.2m以上D.O.5-lmE.没有特殊要求46.最能反映水体污染历史状况的调查监测方法是(D)A.水质监测B.水生生物的监测C.地表水污染物监测D.水体底质的监测E.水体基本状况调查47.流量大的江河,污水在断面可出现(A)A.岸边污染带B.水华C.赤潮D.污染物均匀分布并多方位扩散E.海水人侵48.防止水传播性疾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D)A.选择水源B.混凝沉淀C.过滤D.消毒E.水源防护49.在水体发生严重污染事故时进行的水体污染调查为(E)A.监测性调查B基础调查C.流行病学调查D.专题调查E.应急性调查二、简答题1.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及其防治措施。答:(1)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生活和工业污水中含P、N等物质。(2)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物质大量生长,进而使水体溶解氧下降,水体污染。(3)治理:以控制P、N等物质向水体排放,及时清除水体中藻类物质和降低P、N含量。2.举例说明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危害。答:(1)生物放大作用:在食物链中,污染物从低端生物体向高端生物体迁移过程中,出现高端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以几何级数的倍数高于低端生物体的现象。(2)举例:DDT或甲基汞。(3)危害:环境的微小污染会导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呈十万、百万倍地增加,从而影响人群健康。3.简述江河水系污染监测的采样布点方法。答:(1)按断面水平布点,即在上游的清洁断面、污染处的污染断面和下游的自净断面布点;(2)在水平断面布点的基础上,还应在每一断面上进行表层、中层和底层的垂直布点。4.简述进行水体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答:(1)污染源调查:首先应调查水体污染的来源,了解本地区工业企业的总体布局及企业的生产和废水排放情况。(2)污染现状的调查:对进入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及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在水体中的含量变化规律等。(3)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通过收集水污染地区居民患病率、死亡率及某些健康损害的资料,与其他条件类似的非污染区居民健康状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水体污染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4)对水生生物及农作物影响的调查:包括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的测定,生物体内毒物负荷的测定,水中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综合作用的检测,及水中大肠菌群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等。5.简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研究方法。答:(1)原则:①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②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③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④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2)研究方法:①实验研究:包括有害物质的毒性研究,在水体中的稳定性测定,对地表水感官性状影响的测定及对地表水自净过程影响的测定等。②流行病学调查:对地表水中有害物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从宏观上了解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与人群健康的关系。6.简述水体污染调查监测的类型及内容。答:(1)水体污染调查类型:根据调查目的分为基础性调查;监测性调查;专题调查和应急性调查等四种类型。(2)调查内容:污染源调查;污染现状调查;对居民健康及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