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短时记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短时记忆引言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刺激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常约1s。•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记忆,或电话号码记忆。短时记忆容量•7±2?(Miller)•信息单位?•组块概念的提出(Miller,1956)-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限制:材料性质、知识经验(DeGroot的实验)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比特或刺激的物理单位如字母等,而是以组块来计算的。Smith的组块作用实验结果:运用组块方式比不运用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但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无显示出优越性。不仅说明了组块的巨大作用,也说明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且组块的方式有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Chase&Simon的象棋实验一•CHASE和SIMON对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象棋新手进行真实棋局的扫描和复盘实验。Chase&Simon的象棋实验二•在另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包含25个棋子的真实棋局5s后撤去棋盘,要求他们进行复盘。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根据摆两个棋子间的时间间隔来进行组块计算。-时间间隔分类:-2s,为组块间的间隔。-少于1s,可看作是组块内各成分的间隔。-结果: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新手的平均组块数分别为7.7、5.7和5.3,每个组块中的棋子平均数为2.5、2.1和1.9。MILLER&SELFRIDGE的实验•实验结论:人可利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语义规则和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促进其短时记忆。•结果分析:词的回忆百分数是句子接近度的函数。分组:分组与意义组块的区别:-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组块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形成较大、有意义的单位,也称意义组块。-分组是在各组之间安排空间、时间间隔即有节奏或成组织地呈现刺激,在各组内部的成分间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分组的作用:-有利于短时记忆,但作用小于组块。-这种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述,还可能与表征有关。Waugh&Norman及Atkinson&Shiffrin倾向于从贮存上来解释这种有限容量。贮存有限说Baddeley等从加工(复述)观点来说明,认为短时记忆容量反映着人在2s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他认为,短时记忆是一个加工器,有一个复述回路专司复述。复述回路说工作台原理说Klatzky将短时记忆比作木工的工作台。工作台上既要放工具又要进行加工,两者存在一个权衡关系。局限:没有从根本上用加工来说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问题,似乎还可纳入贮存的观点中去。短时记忆信息编码-感觉代码-语义代码•编码:指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合适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代码: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感觉代码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2.视觉代码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听觉呈现的字母回忆的混淆矩阵(一)听觉代码与AVL单元•Conrad声音混淆实验视觉呈现的字母回忆的混淆矩阵结果表明:-在阶段一实验中,即使字母是视觉呈现的,回忆错误主要表现为声音混淆,即读音相近的字母较多发生混淆。-在阶段二实验中,当字母是听觉方式呈现时,出现同样的情况即读音相近的字母较多地发生混淆。进一步分析-Conrad计算了两个实验的混淆矩阵的相关,两者呈高相关(﹢0.64)。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听觉代码。另一种解释:发音混淆-言语运动器官的动作模式相似的字、词会发生混淆,即可能存在言语动作代码。-目前还无法将声音混淆和发音混淆分离开来,两者相互并存。-AVL单元:将听觉的、口语的以及言语的代码联合起来。(二)视觉代码BPMN-实验证明,短时记忆还可有视觉代码。-先产生视觉编码,才出现形声转换。-在大量非语言信息加工中,视觉代码更为重要,因为在形声转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典型实验:Posner字母匹配实验和名称匹配实验。(三)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虽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但比感觉信息更抽象,已排出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Wicken的实验•Shulman的实验证据:Wickens的前摄抑制实验-实验一到三,两组被试回忆成绩均逐步下降,表现出前摄抑制的强烈作用。-实验四中,控制组回忆成绩仍受前摄抑制作用,但实验组却急剧上升。“自前摄抑制释放”Shulman的实验这种语义混淆说明短时记忆中存在着语义代码。反驳观点:•自谦摄抑制释放和语义混淆也许涉及长时记忆贮存的信息和加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关系。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自变量:识记项目的数量(1~6个数字)•假设:(1)平行扫描(2)系列扫描实验结果-证实了假设(2)-相加因素法实验模型-RT=cN+(e+d)系列扫描是从头至尾的,还是自我停止的呢?批评针对系列扫描:-Townsend从加工能量有限的观点进行反驳。针对从头至尾的扫描:-识记数量太少-无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是”和“否”的拟合线斜率不相等(二)直通模型−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非常见词(Theios)−若识记项目中有重复出现的项目,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Baddeley&Ecob)−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直通模型认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三)双重模型(Atkinson&Juola)•知觉代码•概念代码概念结•两个判定标准(C1、C0)•速度-正确率权衡(Atkinson&Juola)(四)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解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特征来表征的,由于贮存空间有限,故每个刺激的平均特征数量越多,短时记忆能够贮存的刺激数就越少。短时记忆中的遗忘•遗忘进程通过干扰作业法(Peterson-Peterson方法)发现Murdock的实验三个辅音字母和三个单词的保持或遗忘情况几乎相同,表明只要识记项目的数量不变,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没什么大的影响。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加以解释•痕迹消退与干扰在心理学中,早就认为痕迹消退和干扰都可能是遗忘的原因,而两者却很难分开研究。探测法——Waugh&NormanWaugh&Norman通过应用两种数字呈现的速度将间隔数字和间隔时间两个因素分开。无论快速还是慢速呈现数字,正确回忆率均随干扰项目的增加而减少,且两种速度的结果非常相近。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干扰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