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茶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一、绪论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也是茶叶科技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的茶树最初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随着茶树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繁衍,种茶、制茶技术以及茶医药保健和茶文化等茶叶科技知识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茶叶科技和茶文化诞生于古代中国,弘扬于当代世界。“茶学学科”作为一门二级学科,也首先出现在中国。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茶叶产品品目最为丰富齐全的国家。我国茶叶产品涵盖了红、绿、黑、青、黄、白六大茶类,还有琳琅满目的再加工茶和深加工茶制品。世界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红碎茶,以及日本的蒸青绿茶在中国都有规模化生产,而工夫红茶、名优绿茶、炒青绿茶、黑青黄白四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产品形式。从茶产业现状看,我国茶叶年产量达到114万吨,涉茶农民8000万人,茶业年产值已超过600亿元。茶产业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工业、医药、文化及服务业等扩展。茶已广泛渗透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应地,其依托的科学技术也扩展到农学、医学、食品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经济发展也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与蓬勃发展的茶业经济相适应,我国在许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茶学专业,据统计,目前全国设有茶学专业的高等、高职和中专学校有30多所。茶学作为二级学科在高等院校已存在多年,并且在浙江大学已经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安徽农业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都设有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由此可见,“茶学学科”作为一门二级学科,已经成为我国的特色学科,在许多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茶学本科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农业生物科学、食品科学、茶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专门人才。本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茶学学科历史与现状、人才社会需求状况分析、学科发展规模、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学科发展目标和措施;针对改革与发展重点问题的政策建议等。二、茶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茶学教育是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式学校的建立而产生的。其产生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清末年。民国时期茶学教育得到一定发展,一些大学成立了茶学系科,入学接受茶学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多。新中国成立50多年,茶学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茶学专业在高等学校的建立茶学教育发展的突出表现为茶学高等教育的建立。虽然1931年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创设茶蔗部,开设茶作课,并开辟茶园,建立茶叶初制厂,培养高级茶叶人才,开创了中国茶学高等教育之先河,但直至1940年“比较有规模的训练高级技术人才的应当首推复旦大学茶业系科的建立,以及在东南的苏皖技艺专科学校茶业科的成立”[1]。此外,1940年秋英士大学特产专修科附设茶业专修班。1940年前后,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都在农学院开设过特作或茶作的课程[2]。设于崇安的苏皖技艺专科学校,设茶科,有学生20余名。后因经费关系,招收的茶科学生移并福建省农学院继续学习。而1940年开设的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组,是中国解放前最有影响,也是唯一一所本专科兼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茶叶高等教育机构。1940年春,复旦大学内迁重庆,校方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中茶公司商定,共同在复旦大学设立茶叶系、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研究室。由中茶公司提供2/3经费,校方筹1/3经费,毕业生先由中茶公司选用。由于当时教育当局认为茶叶仅为一种作物,范围过窄,不能设系,故改茶叶系为茶叶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茶叶概论、经济学、作物通论、化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化学、茶叶贸易、茶叶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茶厂实习等。此外,4年制的茶叶组加强基础理论课程,2年制茶叶专修科精简了部分基础课或学时[3]。由此可见,所开设课程相当全面、系统和丰富,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茶叶组创办时招收西南及东南地区学生本专科近30人,“考生成绩俱极优异”,1942年毕业了20多名专科生,均由中茶公司任用[4]。茶叶组1946年迁回上海前已停止招生,专修科招生从未间断,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现为安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茶叶组代表了旧中国茶学教育的最高水平,它为中国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大多数成为现代中国茶叶战线上的骨干,有的至今还活跃在茶叶生产、科研、教育的第一线,为新中国茶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解放后——改革开放前茶学专业逐步发展建国后,中国茶学教育已经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学教育体系。茶学高等教育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2年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调整到安徽大学农学院。1954年2月安徽农学院独立建院,并于7月迁至合肥,1956年茶叶专修科改为4年制的茶业系,1964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50年秋武汉大学农学院筹建茶叶专修科,1952年调整进入华中农学院,后将茶叶专修科撤销,1954年该科并入浙江农学院。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1952年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此外,不少农业院校已将茶学作为必修课内容。1952年,浙江农学院成立茶叶专修科,1954年,华中农学院茶叶专修科调整并入浙江农学院,1956年改为四年制茶叶专业本科,面向全国招生,1957年招收国外留学生,1962年招收研究生。1956年,湖南农学院由农学专业的茶作组发展而成茶叶专业,学制4年,1978年起招收研究生。1972年,云南农业大学筹建茶叶专业,1973年招生,原为3年制,1984年改为4年制。1972年,华南农业大学在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茶蔗部的基础上,正式筹建茶叶专业,1977年招生。1977年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成立茶叶专业,招收4年制本科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成立茶叶专业。1976年,四川农业大学建立茶叶专业,同年招收2年制专科生,1977年改为4年制本科。1950年,福建农学院农学系的工业原料作物学和园艺系的食品加工学课程中已有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1963年原计划增设茶叶专业,并着手培养师资;1972年后相继建立热带作物和果茶两专业,均开设茶树栽培和制茶学两门课程;1975年成立两年制茶叶专修科,1976年招收三年制专科班;1977年参加全省统一招生,招收两年制专科班;1978年起改为4年制本科。1971年,皖南农学院(原安徽劳动大学)筹建茶叶专业,1975年正式招生,1977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由此可见,当时大多数学校茶叶专业主要招收本科生,且每年招生规模在30人左右,少数学校茶叶专业招生60人。部分学校招收专科生。1978年起部分学校招收少量研究生。当时茶学专业主要招收本、专科生。(三)改革开放——1998年茶学专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茶学教育发展很快,几乎所有的茶学专业都招收本科生,而且安徽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等学校茶学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到60-90人。而且不少学校还同时招收专科生。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大专院校的茶学专业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除安徽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招收研究生外,西南农业大学、福建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均陆续招收硕士研究生,且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此时,大多数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研究生。而且浙江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均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为重点学科[5]。(四)1999年以来茶学专业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设有茶业系或茶业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有14所,分别为: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农业大学。1999年以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加大,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茶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也相应扩大,大多数茶学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在60-90人,但很少招收专科(高职)生。上述茶学专业中,除个别学校外,均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且招生人数日益增多。目前有权招收茶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院校有: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有权授予茶学博士学位的院校为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6]、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茶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宗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标志着中国茶叶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茶学教育的教学人员近300人,60年中培养了近2万名茶叶系科毕业生、800多名研究生和一批外国留学生、进修生[7]。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茶学教育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落后到繁荣,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今天,中国已构建起不同层次的茶学教育体系,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茶叶教育和科技人才库。具有中国特色的茶学教育局面已经形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这段历史,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为新形势下茶学教育的全面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茶学专业国外发展情况及发展态势(一)我国茶叶科技对世界茶叶生产作出的贡献1、茶树种植领域[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全国大力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茶树品种,选育了以龙井43、安吉白茶、金观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茶树优良品种,形成了“茶树不浇水四季扦插技术”等一批无性繁殖实用技术,全国良种推广面积已达到35%,在品种的早期鉴定上也研究运用了许多新方法,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我国是茶树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保存在全国各地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达3000多份。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的条栽合理密植和分批多次采摘技术,为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茶树栽培上,一方面加强茶树营养学研究,积极研制推广新型有机肥;同时还重视栽培经济学研究,做到合理施肥。运用茶树光合效率理论指导茶树整枝修剪,促进茶树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分配。茶树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在全国已经得到很好的宣传和贯彻,以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为代表的茶叶科研人员在茶叶农残研究和控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提出各类农药在茶树上降解规律和预测模型,制定了一批茶叶农残检测标准,从昆虫化学生态学视角,揭示了茶树害虫和天敌的化学生态机制,一大批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已运用于生产实践中。2、茶叶加工领域在红茶加工技术领域,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在红茶发酵生化机制、茶叶匀浆发酵、茶叶悬浮发酵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对茶树次级代谢及定向调控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在茶树物质次级代谢与茶的品质关系,茶儿茶素生物合成与代谢研究,红茶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国在传统名优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名优绿茶加工工艺,注重绿茶色、香、味、形诸因子,确保了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六大类茶及花茶的加工工艺及其生化机制已得到深入研究,乌龙茶品质形成机理、黑茶发花机理及茉莉花茶湿窨技术、茶叶吸香机理、茉莉花释香机理、茶叶香气形成机理等都得到进一步阐明。近年来,茶叶机械已从单机改进发展到连续化和清洁化生产线研制。茶园机械不仅机型多、负效应小,而且逐步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我国已经有一系列名优绿茶加工新机械如珠茶炒干机、瓜片机、龙井炒干机、理条机、微波杀青机、扁形茶做形烘干机等相继问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自主研建的大宗炒青绿茶清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