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城市空间(上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第二节中心地理论第三节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验证及评价第五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第四节从生长极到核心边缘增长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一、相互作用的分类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吸引范围)一、相互作用的分类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物流人流)第二类,各种不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的交易过程;(货币流)第三类,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信息流)海格特(P.Haggett,1972)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三种类型。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第一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1.互补性对应的供需关系2.中介机会货物输送的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的现象。ACBABC绝对距离---距离衰减规律相对距离距离相互作用距离衰减曲线3.可运输性货物的可运输性由单位重量的价值所决定。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相互作用对城市体系的影响1)使城市之间产生组合效应,并使城市-区域-社会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有序性。使城市体系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可能。2)使城市体系内部分化加速,使劳动地域分工加强和深化,使城市区位选择的内容提高,使之逐渐产生城市和区位的专业化职能。3)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空间组织(也是其他区域空间组织)形成的媒介。三、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第三节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一)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二)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三)应用示例(一)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1、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结节点=城市城市+吸引区=结节区域不同规模的结节点+结节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称之为城市的绝对影响范围。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而衰减。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直接腹地)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换句话说,城市直接吸引范围的形成是区域内同级城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2、城市吸引范围(结节区域)(二)、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第三节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一类是经验的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加以确定的方法;一类是理论的方法,即通过若干理论模式进行推算的方法。线上的调查:调查交通线上各点的车流资料,从总车流减去通过车流,得到净运流;面上的调查:了解居民购买或出行行为的指向确定城市的吸引范围;点上的调查:调查城市的商业、服务业等各企业的顾客来源。1、经验的方法:实际调查实例:格林的方法七项指标:1、铁路通勤人员的流动方向2、报纸发行范围3、电话呼唤方向4、银行客户5、大工业企业董事的办公地点6、卡车的货运流7、度假者来源确定纽约与波士顿之间的平均边界,即在这一条边界上纽约与波士顿的影响相同,然后综合出一条纽约和波土顿之间的模式边界。若干同级中心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第三节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1)确定同级别的中心城市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2)确定职能调查的指标体系资本流、信息流和客流是3个可以综合反映城市对外社会经济联系的比较理想的指标。中心城市作为政治中心有其行政辖区作为经济、流通中心的物质流指标作为信息中心的信息流指标作为金融中心的资本流指标中心城市作为交通中心的客流指标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服务中心有其多元服务职能调查和分析的重点放在中心城市与周围同级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2、理论的方法赖利的“零售引力规律”2abbabaddPPTT赖利认为城市a、b之间任何一地到两城市零售额的相对份额(Ta/Tb)与两个城市的规模大小和到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两城市间的吸引范围的划分,实际就是寻找与两城市联系份额相等的那个平衡点的位置。ABCdbda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三)应用示例1、嘉兴所属的吸引范围(杭州?上海……)嘉兴位于上海、杭州、湖州、苏州4座大中城市之间,距离均不超过100公里,是浙江省东北部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小城市。(1)嘉兴与湖州是同属杭嘉湖平原北部的两个中心城市,城市规模相似,工业结构类同,两市间生产上的联系较少,限于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是两个同一等级的城市,有各自独立的直接吸引范围,没有从属关系。(2)嘉兴与苏州间有运河和公路相通,除了纺织行业的内部联系以外,仅有一些短期的生产联系。大量的联系属于区内外、省内外建材和非金属矿石的通过运输,成不了嘉兴自身的主要联系方向。(3)上海和杭州是两个比嘉兴等级更高的城市。各种调查表明,由于上海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外贸口岸条件远远优于杭州,嘉兴的工业发展主要从上海取得技术支援;嘉兴的主要出口产品都通过上海外贸口岸;嘉兴市场上的生活用品按省里下达的调拨计划,沪产品只占30%,但计划外采购商品,沪占绝对优势。计划开放后,嘉兴显然属于上海的市场区。嘉兴的货流方向也以上海为主,以水运发货量为例,流向上海方向的占43.5%,去杭州方向的仅7.4%。43.5%7.4%嘉兴在行政区划上虽然是浙江省的一部分,与它的省会城市杭州有一定联系,但从综合经济区的角度看,它属于更高一级城市上海的吸引范围。建议①嘉兴应该继续利用与上海便利而密切的传统联系的优势,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②嘉兴城市对外运输港站的布局尽可能接近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向上海,以减少铁路小运转、市内短途运输和穿越市区的过境交通,提高经济效益。③从长远来看,嘉兴也是分散上海工业和人口的理想区位,因此在人口和用地规划上应为它今后的发展留有较大的余地。第二节中心地理论(一)背景(二)有关的概念和术语(三)理论假设(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六)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七)廖、克学说的比较与评价(一)背景第二节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地理学主要用描述方法研究城市区位、形态、经济特征等外部表现。克氏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的服务来解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二)理论假设第二节中心地理论“理想地表”、均质平原和经济人1.均质平原人口均匀分布平原上的环境几乎一样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2.经济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无差别,并遵循距离最小化原则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与服务,及销售价格无差别,并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三)有关概念和术语第二节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2.中心地职能(因中心地等级高低不同)3.中心地的中心性(Centrality)4.服务范围1。中心地、中心地职能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服务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场所。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服务的职能。32克里斯塔勒当时要以整个德国南部为研究的样本区,他设法寻找一种尽可能简单地衡量每一个中心地对周围提供服务的性能和地位的指标,即所谓中心性(Centrality),也称中心度。他选用了中心地的电话指数作为评判一个聚落中心职能的标准。Tg:德国南部全区的电话数Eg:全区的人口Ez:中心地的人口数Tz:中心地实际安装的电话数其表达式为:ggzETETzZ2。中心性的测验电话密度中心地的预期的重要性中心地的实际重要性表70德国南部各级中心地的中心性等级(代号)大约人口电话数目中心性小村(H)8005~10-0.5~+0.5村集(M)100010~200.5~2镇区中心(A)200020~502~4县城(K)400050~1504~12地区中心(B)10000150~50012~30小州首府(G)30000500~250030~150省会(P)1000002500~25000150~1200区域首府(L)50000025000~600001200~3000都会和大都会(RT)1000000>60000>3000距离金额收入成本r1rr2门槛服务范围实际服务范围理想服务范围3.服务范围35①服务范围上下限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a.如果门槛距离大于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那么这种货物在该地区就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提供。b.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和门槛距离相等。那么,经营该种货物正好能得到利润。c.如果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大于门槛距离,那么,该项货物不仅可被提供,而且经营者还可从为居住在两个腹地间的人口服务中得到超额利润(见图8-8)。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36②需求门槛、销售距离、利润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报酬递减规律空间阻力和运费增加37③不同商品、服务的需求门槛、销售距离的关系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服务职能的等级中心职能门槛人口规模1.美国华盛顿州2.新西兰康特伯里加油站医生理发保险牙医汽车旅馆五金店汽车修理店美容师律师服装店银行珠宝店196380386409426430431435480528590610827261491668250101695441429311268303887599264、中心地等级取决于供给中心商品和服务等级的高低。中心地等级与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中心地等级与其分布数量呈反比例关系,而且只能向下兼容的。40中心地等级结构与中心职能的普遍性特点有:①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反之中心地的等级越低,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少,人口也越少。②高级的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③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它的服务范围也就越大。反之,越是低级的中心地,数量越多,相互间隔越近,服务的地域也越小。第二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1、六边形网络的形成(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构成市场原则的两个限制因素:一是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二是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下图便是圆形市场区最有效的排列和中心地的等边三角形网络:2rr△B级中心地带(第一级)B级中心服务不到的地区2、上述这一系统不能满足第二个限制因素,因为存在B级中心服务不到的地区,那么我们将对上图进行修改,这样原先圆形市场区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dr△B级中心地带(第一级)圆形市场区的重叠和六边形网络的形成K级中心地及一系列低级中心地的形成六边形网络系统中,B级中心地还提供一系列较低级别的货物或服务,这些货物与服务组成连续、递减的等级序列,自高向低,它们最大的销售距离分别为r-1,r-2,r-3…,但均小于r,因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所有范围。随着级别的降低,较低级别货物市场区的范围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范围差距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一个较低级别的中心地,克氏称之为K级中心地便顺理成章。2、城镇等级体系的形成dr△B级中心地(第一级)互补区□K级中心地(第二级)互补区下图描述中心地理论中第二级中心地的形成K级中心地的位置处于三个B级中心地所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形成所谓的嵌套原则。1.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2.相同等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3.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分布特点

1 / 10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