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学期末复习指导练习题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药物治疗学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2合理用药: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依从性良好。3标准治疗指南(STG):是依据特定医疗系统的专家,利用已明确的研究证据,根据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对常见的健康问题优先推荐的疗效好、经济适用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药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的结合点。药物治疗是通过应用药物的手段达到消除和控制疾病,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4循证医学(EBM):其核心思想是谨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资料),对个体患者医疗作出决策。5处方:是进行药物治疗的一项重要的书面文件。是由医师(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的、具有相应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资质的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6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7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或相继(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量)甚至性质(质)因为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8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或减弱药酶活性(酶抑作用)、减慢其它药物代谢、导致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多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9酶诱导剂:能够诱导药酶活性增强(酶促作用)、使其它药物或本身代谢加速、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10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1药源性疾病: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称为药源性疾病。12三致作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13药物经济学: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测量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研究医药领域有关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如何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14治疗药物监测: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技术,定量分析生物样品(特别是患者治疗用药后血药或其他体液)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以探讨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关系,从而确定有效及毒性血药浓度范围。15.药学信息:是包含药学领域所有知识的数据,它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药物的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领域。既包括与药物直接相关的药物信息,也包括与药物间接相关的信息,16.药物信息:是药学信息的重要内容,主要反应药物的自然属性,借助药物这个有形载体传递的药物相关知识和讯息的集合,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7: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所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感染占40%~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一种慢性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19,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或情感障碍,属于情绪或心境障碍的范畴,它是常见病、多发病。20,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的代谢疾病群。21.1型糖尿病:包含了目前可归结为由于自身免疫介导过程所致胰岛β细胞破坏的病例,以及部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的病例。又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2.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占糖尿病的大多数),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并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不发生自身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大部分患者体形肥胖或有肥胖史。23,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24出血性疾病:指机体内止血、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出血的一类疾病。原因包括血管缺陷及血液本身异常,血液异常包括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异常。25戒断症状:当患者突然停用阿片类药物或从口服吗啡换用多瑞吉治疗时,患者出现寒战、出汗,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和腹泻等症状称为戒断症状。26,药物依赖性头痛:由于慢性头痛,患者因头痛折磨而无限制地服用药物,结果产生药物依赖性,停止用药将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化、恶心,心烦并使预防头痛的药物失效,促使患者使用更多的止痛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27:按阶梯给药: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等的程度分别选择第一、第二及第三阶梯的不同止痛药物。第一阶梯用药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用药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用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可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效果,针对疼痛性质不同各阶梯均可加辅助用药。28,毒物:凡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并能在组织与器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物质。29,中毒:毒物进入机体引起组织脏器形态或功能异常的状态。填空题:1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医药;合理用药;指导合理用药2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药物治疗学3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药物相互作用,耐受性4质量,可靠程度,五,一级5法律,技术,经济6、1:2:37审方,计价,调配,核对,发药8治疗目标,不良反应9吸收速率,吸收利用度10酸性,碱性,减慢11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12诱导剂,消除半衰期,动力学特性13酸性,碱性14发现,报告,评价,控制15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处理药品质量事故16患者一般情况;不良反应表现,临床检查处理和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关联性评价17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18有利或有益,直接收益,间接收益19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药物半衰期,5个20增强药物治疗作用降低药物毒性,解决患者个体差异造成的用药个体化困难,减少,给药间隔时间,过高,不变21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22,收缩压,SBP,<140/90mmHg,糖尿病或肾病2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伴心衰24ACEI,ARB253,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26他汀类,贝特类,烟酸,胆酸螯合剂,他汀类,胆酸螯合剂27肌病,贝特类,烟酸28利尿剂,洋地黄类,ACEI,β受体阻断剂29病毒或细菌,鼻腔、咽或喉部,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30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受损,CAP,HAP31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夜间,清晨,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32抗炎作用,症状缓解33阻止病情发展,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34抑制作用,异常放电35前体物质,血脑屏障,黑质神经细胞,多巴脱羧酶36起效慢,不良反应,起效稍快,不良反应,价格较贵37作用机制,疗效相似,不良反应38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重叠使用396;UK;SK40渗透性脱水,防止脑疝发生41UC;CD;主要影响大小肠不明病因的慢性炎症42加强胃粘膜屏障,减弱攻击因子的药43低骨量,破坏,骨质脆性增加,系统性,代谢性44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1,25(OH)2D345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妊娠期糖尿病46饮食治疗,体力活动,247硫脲类,碘化物,放射性碘,其它(β受体阻断剂)48甲状腺肿大,低下49阿司匹林,非阿片类药物,可待因,弱阿片类药物,吗啡,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辅助用药50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限制药物不良反应;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51发作频度大于3次/月;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52治疗性,预防性,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53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克拉霉素54直接与毒物结合,与毒物竞争作用部位,与毒物竞争靶酶,激活毒物排泄机制55毒扁豆碱一,单项选择题1-10,CBABC,ADAAB11-20,ABADB,CABAD21-30,CCBBB,BCADC31-40,ACDCA,CDCDD41-50,CDBCB,ACDDC51-60,CABAD,BDACA61-70,DDBCC,ADACA71-80,ACCDD,DCADB81-90,BCAAC,DADAC91-100,BAADD,BACCD101-103,DDA四.问答题:1.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P3-4答: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妊娠及哺乳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常伴有肾、肝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变化,使药物在其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过程都可能发生变化。还有性别的影响。2.病理因素:①以肝脏代谢为主的药物;②以肾排泄为主的药物;③还有许多干扰胃肠道功能的疾病可改变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④低蛋白血症患者将改变某些蛋白结合率较高药物的分布情况。3.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合用,日益普遍,有的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4.耐受性:要得到与初期给药同样的效果必须增加药物的剂量的现象。吸收减少、转运受阻、消除加快等。5.依从性:患者能否按照医嘱服药。6.其它因素的影响:安慰剂。2.处方具有哪些意义?P13答:它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处方的法律意义在于医师书写处方或调配处方如出现差错造成医疗事故时,医师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处方的技术意义,在于它写明了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及用量用法等。处方的经济意义它是统计调剂工作量、药品消耗数量及经济金额等的原始资料,可作为报销、预算和采购的依据。3.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P45答: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殘;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4.举例说明酶抑制作用及其临床意义。P34—35答:酶抑制剂能够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而使代谢减慢、药物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增强、同时也增强了引起毒性的反应危险。如环孢素:它的酶抑制剂是地尔硫卓、相互作用的临床结果是增强对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临床意义:①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能抑制特非那丁的代谢,增加特非那丁的血药浓度,从而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②地尔硫卓、维拉帕米、伊曲康唑能抑制短效苯二氮卓类和咪达唑仑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增强其镇静强度;③地尔硫卓、维拉帕米、氮唑类抗真菌药、红霉素能抑制环孢素的代谢,增强后者对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5.易发生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典型药物和可替代药物。P40答:表--易发生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典型药物和可替代药物6.A型药物不良反应和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P48答:A型药物不良反应: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征和后?作用等均属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B型药物不良反应:B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药物的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作用和某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不良反应均属于B型药物不良反应。两种类型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项目A型B型剂量有关无关潜伏期短不定遗传性无关显著毒理筛选易难发现时期多在上市前多在上市后预测性可以不可发生频率常见少见死亡率低高给药方案调整减量或停药停药预后一般良好不定7.成本—效果分析的常用评价方法。P67答:成本—效果分析是对备选方案的成本以货币单位计量,收益或效果以临床指标、生命质量指标或健康指标表示,进而对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比较评价的一种方法。评价方法有:①成本—效果比值法:是以C/E为指标。C/E表示取得单位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净成本—效果比值法:以净成本—效果比(C´/E´)为指标。C´/E´是指净效果与净成本的比值。③增量成本—效果比值法:以△C/△E为指药物类别典型相互作用药物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