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投资结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八章投资结构第一节投资结构的意义一、投资结构概述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体中所含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数量比例。投资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态势的基本因素。投资结构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投资结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和维持合理的投资结构。投资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考察投资的内部构成要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投资来源结构反映不同来源渠道投资资金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例。从价值构成和再生产的角度看,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总产值中的C和m中用于积累及补偿部分,一部分消费基金也可以转化为积累基金用于投资,投资来源结构在这里通常表现为新增投资与折旧再投资的比例关系;从国民经济资金运行的角度看,投资来源结构主要表现为国家预算内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各部门、各地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自筹金、社会集团资金、国外资金等的数量比例关系,或者简单地表现为预算内投资与预算外投资的比例关系。(二)投资分配结构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反映投资资金在投资总体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这里的投资资金既可以是存量,也可以是增量。由于可以对投资总体各构成要素作不同的划分,投资分配结构有多种表现形式。1.投资产业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关系。三次产业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提出的产业划分方法。其划分依据是: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通常包括农业(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等;第二次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而第三次产业则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一般包括简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第一次产业的特征是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是广义的工业,而第三次产业则是广义的服务业。由于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因此,研究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吸收各国投资经验和进行国际交流。除三次产业分类法外,还有许多产业划分方法,如联合国的标准产业分类法、霍夫曼产业分类法等,但以三次产业分类法最为流行,因此,不加说明时,投资产业结构一般是指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22.投资部门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可以分为众多的部门,主要有两大类,即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又可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消费资料生产部门还可进一步细分。把投资资金分配干不同的部门,形成不同层次的投资部门结构。例如,投资资金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形成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的比例,这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投资部门结构,又如,投资资金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具体部门之间的分配,是从微观意义上而言的一种投资部门结构。3.投资地区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投资地区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宏观的角度,根据社会经济特征、生产要素禀赋以及人文地理条件等来划分的投资地区结构。例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划分为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的区域投资结构;根据行政区划所划分的投资地区结构,在我国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区,县、乡等之间投资资金的分配比例关系。4.投资主体结构是指各种投资主体之间投资的数量比例关系。投资主体也可以作多种划分,如从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成分的角度,投资主体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家庭个人和国家资本主义投资主体;从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看,投资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家庭个人等。投资主体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对投资总体的协调运行和投资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投资再生产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更新改造和基本建设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仅需要外延性投资(通过投资提供各种新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还需要内涵性投资(通过投资改造原有的资产)。投资资金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比例,构成投资的再生产结构。6.投资技术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建筑安装工程、机器设备和其他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7.投资项目规模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在不同规模项目上的分配比例关系,一般是指大、中、小型投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8.投资固流结构这是指投资资金分配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的投资固流结构,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39.投资的用途结构指投资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或在生产经营性与非生产经营性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后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10.投资的技术结构又称为投资工艺结构,是指在不同技术层次产业、项目之间,或在项目不同支出部分之间分配后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11.投资的项目性质结构是指投资在竞争性、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后形成的数量比例关系.(三)投资时期结构投资时期结构是指投资资金在不同时期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分配结构主要是从横向角度来考察投资结构的,而投资时期结构则主要是从纵向角度来考察的。投资时期结构又可以从资金投入和提供的固定资产价值两个方面来分析。研究投资时期结构,有利于找出投资的演变规律。总而言之,投资结构的多重涵义从各个不同侧面说明和展示了各种投资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投资管理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和参考价值。研究投资结构,必须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的层次进行,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相对意义上讲,其中的投资产业结构、投资部门结构和投资的地区结构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三种投资结构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对投资的内在要求。二、投资结构的意义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领域治理整顿的三大目标。其中提高投资效益是三大目标的核心,也是控制投资规模和调整投资结构的目的所在。但是,由于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我们一直将控制投资规模作为主要的调控目标,而忽略了调整投资结构的重要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一定时期和一定阶段上所要建立起来的物质技术基础取决于社会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而投资结构则是资源配置状况的重要反映。如果投资结构不合理,多大的投资规模都无助于国民经济协调有序地发展,无助于投资效益的提高。投资结构是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投资结构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影响,可以从投资来源结构和投资分配结构分别予以说明。(一)投资来源结构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影响我国的投资来源从国内看主要由国家预算内投资、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组成。不同的投资来源结构,会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产生很大影响。从投资规模来看,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投资一般是难以控制的,而国家预算内投资控制则相对容易些。因此,当投资来源结构中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的比例增大时,投资规模的合理确定和调控就难以实现。近几年,可控性较强的预算内投资在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连年下降,1992年这一比例占4.2%,而自筹和信贷投资的比重则占到78.7%,近几年投资规模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自筹资金和信贷投4资的不正常增长造成了投资规模的膨胀。从投资效益来看,首先不同投资来源的资金成本是不一样的,如国家财政拨款拨改贷投资成本较低,而银行信贷投资和自筹资金的成本则相对较高,因此,不同投资来源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益。其次,投资来源不同,企业对资金使用的关切程度也不一样,因而其使用效率也不同。最后,不同投资来源所形成的规模效益也不一样。如国家预算内投资往往能进行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形成规模效益,而自筹资金投资则较分散,很难形成规模效益。综上所述,投资来源结构是否合理,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二)投资分配结构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影响一定的投资分配结构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投资产业(或部门)结构的变化,会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的变化。一方面,如果投资分配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将有限的资金过多地占用在并非真正紧缺甚至发展过度的产业、部门和企业,而真正的投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产业结构的失衡,必然会使投资短缺部门的投资需求不断扩大,为了满足这部分投资需求,必须分配足够的投资来缓解这一矛盾。另一方面,投资分配结构的不同,必然带来不同产品和生产能力的变化,从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效益的变化。固定资产建设过程同时也是各种劳动消耗过程,如果投资分配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因为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或增加投资。或拖延建设工期,影响投资效益。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我国一些应优先发展的部门、行业,如能源、原材料、交通等部门投资普遍不足,而一些应予限制的行业(如加工业、房地产业等)的投资却不断膨胀。例如,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61%,国有单位高达70.7%,但投资的结构却极不合理:第三产业增长109%,投资比重由上年的33.8%上升到44,2%;能源工业的投资虽然也增长了18.1%,但所占比重却下降8.8%;很多投资集中到房地产与开发区中,开发区的数量已达2000多个,导致国家的重点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1993年1—5月份,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到位率不到20%。事实证明,投资分配结构不合理,不仅会使投资规模不合理地膨胀,也会使投资效益下降。因此,无论是投资来源结构还是投资分配结构,对投资规模的控制和投资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对投资规模实行直接控制的办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四个,即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国际收支水平。投资规模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但它本身不是政府直接调控的目标。我们并不盲目地反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因为这是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要求。投资规模扩大必须是在投资结构较为合理的前提之下,因此,政府的调控重点是投资结构,而不是投资规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控制投资规模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一方面,企业将成为真正具有投资决策权的投资主体,企业投资行为将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和经济形势自主决定,国家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长远规划将不再具有指令性作用,而只是成为企业了解国家经济政策、预测今后经济形势的一种依据;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过去5那种信贷规模切块分割方法必然要被淘汰,商业银行体系的逐步建立割断了政府直接控制企业资金的纽带,政府只能通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来影响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资金运行趋势。我国40多年的经济建设史雄辩他说明,政府直接控制投资规模的体制,从来没能真正控制住投资规模,投资规模一直处于膨胀→压缩→再膨胀→再压缩的恶性循环之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究其原因,在于只治标而不治本。投资规模膨胀是一种投资结构极不合理条件下的畸形膨胀,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实行压缩,但压缩往往采取用行政性手段削减项目的方法,而没有注意投资结构的合理调整,这就导致了下一轮的膨胀与压缩。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充分认识到调整投资结构的重要性,摒弃传统体制下直接控制投资规模的办法,采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做法,以使我国的投资结构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之中。第二节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国民经济结构简称经济结构,它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数量比例关系。其内涵包括:(1)国民经济的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性质和特点;(2)国民经济诸要素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包括比例关系;(3)国民经济诸要素的相互作用;(4)国民经济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第二章从要素投入的角度分析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节则主要从资源配置角度来论述投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从而间接地分析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结构制约着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同时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又是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动力。国民经济的总产出是国民经济各组成要素产出的总和;而国民经济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数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