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地区传统习俗文化浅析学院:班级:姓名:学号:2013年12月摘要:作为以钢铁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莱芜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其节日习俗、生活习俗、曲艺艺术和传统工艺不乏亮点可寻。虽然目前的文化保护工作还需要更多努力,我们还是希望,这些丰富多彩的“俗”能让机械化的现代生活多一点遥远的烟火气息的“味”。关键词:中元节、莱芜葬礼、莱芜梆子、木板琴书、莱芜锡雕正文:生活在这片神奇而又广阔的齐鲁土地上,本就可以处处捕捉或经历到浓烈绚烂的传统风俗,五彩斑斓的服饰习俗,千奇百态的居住习俗,独具魅力的工艺习俗和绚丽多彩的婚姻礼俗。这些散发着烟火气息的“俗”,是地域文化最为朴素真实地呈现,它描摹着时光的背影,也反射着时代的余温。位于鲁中山区的莱芜市,古称“嬴”、“牟”,是古代战争中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较为悠久的历史也使得它拥有丰富的文化习俗流传,下面将其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简析。一、节日习俗莱芜地区流行普遍的民间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青龙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夏至节(芒种后十五天,吃凉面)、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十月初一)、冬至节、腊八节,小年节等,而中元节其中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节日。莱芜中元节习俗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据《莱芜县志》(1920年版)、《续修莱芜县志》(1935年版)‘灾祥’一卷记载:清高宗乾隆十三年(戊辰)大疫。瘟疫爆发、肆虐,死亡乡民无数,仙人指点迷径,用祭祀祖先的方式,驱赶瘟神,逐渐演变成一种区域性的地方习俗。清嘉庆年间,习俗活动得以发展,家家户户设家堂、摆酒肴瓜果、供奉祖先,已经形成规模。清道光年间,莱芜境内的中元节活动仍很活跃,民间祭祀尤为隆重,商铺里经营各式各样的冥间使用物品,以及供奉用的瓜果、点心。乡民们家庭摆设家堂,供奉祖先也越来越讲究,酒菜面食不断翻新。其祭祀程度不亚于春节。莱芜中元节习俗由同治年间发展到了民国时期,节俗有了变化,百姓们只是单一地举行家庭祭祀活动,摆家堂,敬奉祖先,其他的户外活动,很少有人参加。少数人家开始用上坟的方式来祭祀祖先。尽管祭祀方式有所改变,燃放鞭炮一节,仍然沿用。文革破四旧时期,上坟祭祖被列为封建迷信活动,坟墓被破坏,家堂及一些祭祀用品被收缴焚毁,习俗活动一度被强制终止。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莱芜地区的中元节习俗才逐渐得以恢复。家家户户又挂摆起家堂,摆设祖先牌位,备办丰盛的酒肴、瓜果、点心,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得以传承和发展。现在,中元节习俗在莱芜民间广为流传,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节俗文化。二、生活习俗作为地域文化习俗最具代表性的部分,生活习俗涵盖范围最广,也最能体现地域居民的居住个性。而莱芜葬礼则是地方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沿革不衰。莱芜葬礼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季札使齐(公元前544年至515年间)子死,葬于嬴博之间。传说,孔子前来观礼,对季札用周礼葬子,大加赞赏。后人立碑“孔子观礼处”(碑在莱芜市口镇垂杨村)。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孔子观礼促进和发展了莱芜葬礼,历经数代沿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习俗。葬礼多种多样,有大有小,在周礼的基础上,礼俗得以改进和发展。人死后,族人或乡邻组成治丧委员会,立下仪柱,仪柱有两种:大仪柱用五色彩纸贴写而成,俗称‘重仪’,其主要成员如下:总理丧务、内柜司书、外柜司书、外柜收仪、外柜前知客、引奠、指客、候茶棚、灵前折摆组成,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小仪柱一般不写礼仪名称,由总理全权安排。仪柱写好后贴于死者的大门外墙壁上。总理安排人扎灵棚、设茶棚、厨房等。内柜负责丧仪出纳之礼,外柜负责亲友前来奠仪之礼。吹鼓手、大锣来齐后,重孝子披麻戴孝卧于灵桌前,服支偏孝站立两边陪灵,吹鼓手奏响哀乐,重孝子与一班偏孝陪灵人员,由引奠领着,先谢总理,后按仪柱上的排列一一请谢。由总理代表全村父老乡亲祭奠死者后,即行开丧。吊丧者在哀乐声中依次向死者祭奠,礼仪最重的是‘周礼二十四拜一哆嗦’,民俗有:二十四拜都拜了,不差这一哆嗦一说。其次有五头六揖、三鞠躬等,以不同的方式向死者表达哀思。摆花祭是丧葬礼仪的重头戏,一般看出丧的主要看摆花祭。祭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顶灵祭、两边祭、双边祭、路祭、顶墓祭等,每祭按烧而论。有三烧(一只鸡、一块肉、一条鱼)、五、七、九、十一、十五烧不等。祭礼花样多,一环扣一环,高潮迭起,以不同仪式让死者风风光光地入土为安。丧葬后,孝子谢客、圆坟、烧一、二、三、四、五七、百日,守孝三年。三、曲艺艺术莱芜地方戏曲“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流行在山东莱芜、新汶、泰安、蒙阴一带,所以最早也叫“靠山梆”或“泰山梆”,清初已有演出。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汶上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1874年成立科班“小阳春”班,1895年在莱芜北勺山成立“长顺”班,继而成立了“吉庆”等十几个科班。1954年1月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1956年改名莱芜梆子剧团。《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借闺女》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接见。1977年《三定桩》赴广交会为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三定桩》《红柳绿柳》分别被搬上银幕。《推媳妇》2000年12月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2002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年度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参加文化部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奖。1997年,现代戏《雪野风情》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现代戏《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先后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莱芜木板琴书也是莱芜民间传统曲艺中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它是民间艺人用来谋生的说唱形式,在街头巷尾、乡场集市,拉开场子就能唱。琴书的表现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或走唱,也有分角色拆唱。唱词也根据其乐曲,有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除扬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琴书的曲目以中短篇为主,也有长篇,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拳打镇关西》、《包公案》。《杨家将》、《梁祝下山》、《蓝桥会》等。还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如《雷锋》、《烈火金刚》等。莱芜木板琴书采众家说唱艺术之精华,经过多次蜕变,最后形成以慢板和流水板相结合为主体的艺术表达形式。说唱艺人运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哟”为琴书说唱的辅助唱法,以说唱中长篇曲目为主,并加强手、眼、身、法等艺术手段的运用,并逐渐形成高亢奔放、朴素端庄,文静委婉、华彩流畅的不同的表演艺术风格。四、传统工艺民间工艺较常见的有:莱芜锡雕、莱芜吕家泥塑、莱芜康家香、石雕、瓷雕、木雕、浮雕、刺绣、蜡染、五角宝的制作、字画贴工艺、荷包工艺、木刻烙书、扎制工艺、铁艺、大庄陶艺、老土布的制作、莱芜空心挂面、莱芜圣井柿饼、刘家粉皮制作工艺、牛家豆腐制作工艺、吐丝口桑蚕养殖技术、李家糕果制作工艺、王家油果制作工艺、王家江米糕制作工艺、雪野陈麯制作工艺、花祭的制作、簸箕笎子的编制、栾宫镰刀等等。莱芜锡雕,又称西关村王家锡雕,山东省省级文化遗产。锡雕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据史料记载,莱芜锡制品第一代传人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所做锡制品就已受到朝廷青睐,成为贡品。莱芜制锡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已高度发展,当时从事锡雕加工制作的艺人主要分布在莱城西关、杨庄、寨里一带,而艺术水平较高的首推莱城西关王氏一家。史料记载:“乾隆女婚嫁至曲阜,由京派人于莱芜定制。”现孔府所藏部分锡制品就是乾隆皇帝女出嫁时定制,可见这一时期的锡雕工艺已达到了一个艺术高峰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莱芜锡雕“凤王祥”以其独特、精湛的技艺和观赏价值,备受青睐,成为享誉国内外鉴赏和收藏的艺术珍品。莱芜锡雕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莱芜制锡世家王家就名扬华夏神州:1914年在美国全球物品博览会荣获“巧手如神”、“妙夺天工”两大白金奖,南洋博览会最优金奖,北京评议会最优奖章,山东博览会最优等龙牌金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在现代国内工艺美术展览上也屡获殊荣。锡雕工艺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丰富绚烂的传统文化习俗是先辈留给后人的精神砥砺,代表了对漫长岁月的体悟与深思。然而它们的留存现状实是不容乐观的。也许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腴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一些传统习俗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生活;也许随着快节奏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钢城”莱芜的喧嚣已经难以为传统习俗提供一片恬静的净土。然而我们还是希望,这些丰富多彩的“俗”能够留存得更久一点,让机械化的现代生活多一点遥远的烟火气息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