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艺术概述一、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造园的五大要素:地形山石水体植物建筑2.园林发展简史园林犹如一个浩瀚的海洋,源远流长,又无边无际,由于国家、民族、文化和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做法。但就其体系来说,大致可把世界园林分为中国、欧洲和西亚。一)中国园林及其发展历史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萌芽期形成期转折期成熟期高潮期变革期新兴期萌芽期:殷、周园林雏形——园、圃、囿(台)功能:狩猎场地—游乐、礼祭—游观代表:周文王灵囿、形成期:秦、汉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代表:阿房宫、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和瀛洲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此写有《上林赋》,详细地描述了上林苑的地理形胜、山谷水泉、宫阙楼阁、果木花卉及天子射猎之盛况。转折期: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林寺庙园林金谷园建于洛阳,“却阻长堤,前临清渠。百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召,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可见园中有水有树,有鸟有鱼,还有一班艺伎可供赏乐之需。成熟期:隋、唐、宋山水建筑宫苑、自然山水园林、写意山水园林代表:王维“辋川别业”白居易“庐山草堂”《辋川图》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所作高潮期:明、清类型:宫苑私家园林皇家园林代表:皇家“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个园、小盘古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到明代计成《园冶》里“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⑴按占有者的身份划分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游乐、居住和听政的地方。私家园林是供皇室宗亲、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娱乐的府宅园林。宗教园林中最负盛名的是西藏的罗布林卡,其景观宗教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⑵按其地理位置划分北方园林多集中在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几个古都。特点是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稳重严谨、规划布局,中轴线,但妩媚灵秀多有不足。江南园林多集中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其中苏州园林最为著名,特点是小巧玲珑、秀丽精致,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岭南园林则主要集中在潮州、汕头、广州等地。由于气候地理的原因,岭南园林内的建筑物多具有高敞的特点,植被明显地具有亚热带景观的风韵。建筑比重大,注重水的应用。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皇家园林的特点(1)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首先,皇家园林多分布在古代都城或郊野的自然山水中,因而占地面积较大。颐和园、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都是由真山真水改建,它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其次,在建筑风格上都保持着皇家建筑的恢弘堂皇、典雅华贵的基本特点,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是浓墨重彩,鲜艳华丽。(2)宫苑合一,功能齐全。一般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可以满足帝王听政及后妃子女生活、读书、休闲、祀神等各种活动的需要。清代皇帝从康熙到咸丰,除乾隆外,均死于苑中,可见,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3)天下美景,兼收并蓄。就像皇宫收藏天下珍宝一样,皇家园林集天下美景于一园。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在园中仿造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仿自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堤六桥的翻版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造园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包容山水、花木和各种建筑,所以造园须以小巧取胜。(3)意境深远,蕴含深刻。苏州园林多为士大夫和文人所建,往往通过自然的山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1.山石山石是园林的骨骼,是造园不可缺少的要素。明代造园专家邹迪光称:“园林之胜,帷是山水二物”。山石造型丰富,具有极强的造景作用,“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它能为园林增添许多自然情趣。同时山石的自然高度,可供人登高远眺,使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神荡漾,回味无穷。园林中的山多为太湖石或黄石堆叠而成的假山。总之,园林中的山石要姿态优美,以假乱真,再现自然。2.水水是园林艺术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水是山的血脉,山得水而活,山环水抱,相映成趣水是园林中生趣之源,有了水,草长莺飞,五彩缤纷,充满生机古代园林对于水的引用和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为掩。就是用建筑或花木将曲折的池岸掩映,用以打破岸边的界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二为隔。就是修筑堤沿、浮廊、曲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对水面景观进行分隔,强化空间的转换,增加景深和空间的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为破。小的水面,如曲溪、小池、清泉,或以乱石为岸,或配以纤巧的植物,也可形成深邃的山野之趣3.建筑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园林建筑多分散、穿插、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它可行、可观、可居、可游,兼具实用和点缀风景等多重功能,使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欣赏到无限空间的景色(1)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为待客或集会的场所.(2)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多设于厅堂之后或依山傍水之处。(3)书房斋馆。多建于偏僻、幽静或高爽之处,是休息、静养、攻读和存书之处。(4)榭。是一种临水的建筑。多开敞或设窗扇,供人游憩、眺望、赏鱼、观花等。(5)舫。又名旱船,是建于水边的船形建筑物。通常上部为木制,下部为石材。(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有亭即成景”。(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筑和景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泼,是颇具观赏性的民族建筑。4.花草树木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其次,花木具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它使景色层次丰富,虚实有致,韵味优美。再次,花木还可以淡化人工造景的痕迹,使园林显现出自然之趣。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寄托园主的精神追求和志趣十分重要。失去花木,园林便会失去它的秀媚和神韵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1.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美、朦胧美和意境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园林设计者往往将园中最好的景致藏在后面,这在造园艺术上就叫做“抑景”。2.添景风景点远在彼处,如无其他的景色在视点与景点之间作些过渡,那么,视点与景点之间就会显得虚空,会直接降低园中景色的欣赏性。如果在视点与景点之间,适当地点缀些花草树木或其他过渡景观,可使景色错落有致、层次分明。3.夹景有的景观虽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是如果景点两侧大而无当,便会令观赏者感到单调乏味。如果景观的两侧有建筑物或花草树木作些衬托,会增加景点的感染力,使其更具诗情画意。这些衬托即为夹景。4.对景是指造园时设法使园林中的两处风景点可以从此观彼,也可从彼观此,形成一种对应关系。5.框景园中建筑物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可把远处的山水美景包含在其中,这是构景常用的手法——框景。6.漏景指在园林的围墙或是廊的侧墙上设以漏窗,使人们透过漏窗的缝隙可以看到园内或园外的景色。内外空间隔而不绝,浑然一体,使游客在有限空间可欣赏到无限的风光7.借景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景手法。园林家计成说“夫借景,园林之最重要也”。造园时设计者常常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将园林景观以外视线可及的景色“借”进来,以突破园林有限空间的限制,扩展游人的视野,增添园林景致的内容与层次,使园林内外景观相互呼应、融为一体。借景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