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四大宗教掌握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和名称。能够运用所学的宗教文化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的宗教讲解。教学目标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佛教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建筑知识、宗教著名景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宗教概述一、宗教的产生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状况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从国外传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我国本土产生的道教,合称为我国的四大宗教在我国,汉族信教群体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在我国,总的说来,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佛教一、佛教的产生1、佛教,就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为佛法,它包括佛、法、僧“三宝”。佛即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法指佛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即信奉佛教的信徒。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2、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尊称为“佛陀”,大彻大悟的人。民间称佛祖出生地:尼泊尔蓝毗尼花园佛教的产生:佛祖四大圣迹成道地:印度菩提伽耶(菩提树与大塔)佛教的产生:佛祖四大圣迹涅槃地:印度拘尸那迦初转法轮地:印度鹿野苑(1)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传教阶段(2)部派佛教:分裂为大众部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小乘)(3)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革新发展。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因循守旧二、佛教的发展(一)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四个阶段:和合一味部派佛教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对佛的看法世界只有一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修行目标追求自我解脱最高果位:罗汉(重在利己)普渡众生以成佛罗汉—菩萨—佛(重在利他)(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佛教包容了三大体系: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南传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全面继承了印度三个时期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伊存授经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第一寺:洛阳白马寺佛教的传入---汉代(公元1世纪),距今20000多年。“伊存授经”、“白马驮经”(白马寺,首座佛教寺院)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佛经、寺院、石窟佛教的鼎盛---隋唐,众多佛教宗派形成佛教发展的转折---五代、宋、元,禅宗最繁荣佛教的衰落---明清后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印度传向东亚、东南亚国家,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印度传向中亚、中国、越南、日韩上座部佛教(小乘)大乘佛教巴利文语系佛教梵语系佛教{汉语系藏传语系(喇嘛教)佛教向世界传播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藏传佛教四大特点---咒术性、对喇嘛异常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宗教与政治结合(2)西藏五大教派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历史最悠久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噶当派→格鲁派(黄教)明清两朝的册封、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最大。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格鲁派黄教(3)达赖和班禅“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班禅”意为“大学者”,无量光佛转世。达赖和班禅即活佛中地位最高者。佛教基本教义四谛:苦、集、灭、道道谛三学:戒、定、慧世俗化的佛法三法印:诸法无我,诸法无常,涅槃寂静我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的经典和标记三藏经:经、律、论(大乘、小乘分开)藏传佛教大藏经:佛语部---甘珠尔论部---丹珠尔佛教中的“卍”标记,表示吉祥万德。在我国,武则天定此字读“万”音。法轮:本是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形如车轮,有刃,御敌时投掷出去,杀伤力巨大。但佛教中则引申为佛法无坚不摧,而且如同车轮般转动不止,破除邪见。佛教供奉对象佛三层含义:正觉(自觉)、等觉(觉他)、圆觉(觉行圆满)佛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东方三圣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弥勒佛天王殿殿内中间龛内坐着弥勒佛,满面笑容,栩栩如生。以笑脸和大肚表达佛家的思想观念,即“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天冠弥勒弥勒佛像布袋和尚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异着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故称为布袋和尚。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即为他的造像。(二)菩萨“自觉”“觉他”者。按大乘佛教修行,将来可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四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五大士”---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四大菩薩中國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代表中國佛教的特質。五臺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悲(愛心)九華山地藏菩薩代表大願(孝道)四大菩萨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大智大行安徽九华山大愿大悲浙江普陀山地藏菩萨(大愿菩萨)《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释迦牟尼说,要在他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让地藏菩萨留在世间,以普济众生,包括地狱中的饿鬼、畜牲与其它众生。并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乘佛教强调,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地藏菩萨主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新罗国王族,金乔觉道场在安徽九华山(三)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自觉者,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四)护法天神四大天王韦陀密迹金刚珈蓝神关羽东方持国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佑众生,护持国土,是能够保护国土的天王。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身州。南方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意思是能使人增长善良的心性,他的形象是手拿宝剑。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西方广目天王西方广目天王,意思是能够用宽广眼光去体察众生的生活,他的形象是手持龙或蛇,或绢索。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意思是福德很大,闻名于世界。他的形象是右手持宝伞,左手持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四大天王辨识韦驮1韦驮2韦驮菩萨(密迹金刚)哼哈二将金刚力土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手执金刚杵,两脚张开。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伽蓝神关羽伽蓝神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在中国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中国汉地佛教建筑的总体布局示意图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殿罗汉堂伽蓝殿祖师殿钟楼鼓楼禅堂斋堂山门殿—引子:寺庙坐落位置峨眉山山门殿布局示意图佛寺大门称“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故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无作门无相门那密罗空门迹延金天刚三门殿—实图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三门殿殿堂天王殿实图天王殿布局殿内中间龛内坐着弥勒佛天王殿东西两旁供奉着四大天王天王殿弥勒佛像的背后是韦驮像弥勒菩萨韦陀菩萨北方多闻天王西方广目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大雄宝殿—地位与布局大雄宝殿寺院最主要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迦牟尼的主要殿堂大雄宝殿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大雄宝殿左右两边为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后面为“海天佛国”塑像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布局示意图大雄宝殿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大雄宝殿左右两边为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或十二圆觉大雄宝殿后面为“海天佛国”塑像释迦牟尼佛像海天佛国塑像十八罗汉十八罗汉释迦牟尼佛像—成道像释迦牟尼佛像说法像释迦牟尼立像与与愿印无锡灵山大佛释迦牟尼和弟子迦叶、阿难舍利弗、目连三身佛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为因,居中报身佛名“卢舍那”,为果。应身佛名“释迦牟尼”,化身、生身。三身佛2、三方佛(横三世佛)三世佛是指东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横三世佛东方三圣释迦三尊西方三圣三世佛(竖三世佛)“三世佛”是依“三世”原本的时间意义而划分的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竖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或迦叶佛,现在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竖三世佛观音殿藏经殿钟楼天王殿东侧地藏菩萨右胁侍闵公左胁侍道明鼓楼天王殿西侧伽蓝神关羽右胁侍周仓左胁侍关平伽蓝殿“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意譯為眾園。原意是指僧眾所居住的園林,後來出家人所住的寺院一般也稱作伽藍。大雄宝殿东侧波斯匿王孤独长者须达多祗陀太子祖师殿供奉该寺院本宗师像。如禪宗道場供初祖達磨、六祖慧能,淨土宗道場供慧遠大師像,意義都是一樣的,這是中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思想的繼承,也是為了勉勵後人而立的典範。大雄宝殿西侧罗汉堂罗汉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五代时对罗汉的信仰开始风行由十六罗汉演变为十八罗汉,主要是从绘画方面促成的中国汉地佛教寺院如专门设一殿堂供奉阿罗汉,大多是五百罗汉堂方丈室--少林寺方丈室图片佛塔主要佛事活动1.日常课诵赞呗(诵经礼佛)2.忏法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禅宗和净土宗主要修行仪式,不是礼拜忏法,而是于七日之中,除必要的饮食睡眠外,专心参究,称作“打七”。在禅宗寺院中,每年冬季都要举行一七(一个七日)乃至十七(十个七日)的“打七”活动3.焰口施食放焰口主要的宗教意义是超度亡灵,使冥界饿鬼开喉进食,免罪消灾,皈依三宝,脱离苦海。4.水陆法会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为一切水陆鬼魂和六道超度佛教与旅游四大名山著名寺庙石窟与摩崖造像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中国佛教第一中心。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寺院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现存寺庙四十余处。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九华山九华山寺宇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