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与目标探析董励华内容提要:本文着重从组织工作科学化内涵的定义及其特点入手,对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针对当前组织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进行了系统例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组织工作科学化目标应当把握的原则和应着手解决的问题,探索建立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方法途径,以期组织工作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科学发展大局服务。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路线的直接体现。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在组织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组织工作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要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对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特征及目标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在实际工作中,着力解决那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从而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水平。一、全面把握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及特点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职责任务,是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组织部门要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任务,就必须着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所谓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就是反映组织工作客观规律,符合组织工作实际的思想体系、知识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以及这些体系在组织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及其达到的效果。其主要特点是:1、工作理念和思路科学。组织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组织工作理念创新,为把我党建设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富有活力、团结2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实现我党长期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社会长治久安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而积极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应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由革命党转化为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应对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应对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在工作理念上真正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使组织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组织工作客观规律。同时,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应当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长远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证的高度,来确定工作思路并贯穿于全部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组织工作。2、工作体制与机制科学。党的组织工作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要积极探寻组织工作的发展规律,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干部成份、党员队伍、党员干部思想觉悟等各种变化,大力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尤其是在党组织设置、干部人事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方式等诸多方面,做到在制度层面上有所创新,在机制运行上更加灵活。从而,使整个组织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符合世情、国情、党情,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有利于推动组织工作自身科学发展。3、工作内容和范围科学。组织工作的内容应涵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及组织干部的自身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到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内心深处,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变化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整体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级组织部门的工作范围要力求全面,除了职责所规定的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之外,还必须考虑工作的长远谋划、工作的具体安排、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具体性、体制内外工作资源整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工作任务的交叉、工作成效检验等等,从而,使整个组织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4、工作措施与方法科学。所谓工作措施科学是指组织部门和组工干3部在完成组织工作任务、解决组织工作存在问题时,所制定的方案、所采取的办法和对策及其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符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措施得当且得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能在一定时间内显现出成效。做好组织工作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还要创新并遵循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水平。要根据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除了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正面教育管理方法之外,更要善于运用法律、经济、民意调查、数据分析、以人为本、信息反馈、心理疏导、传媒宣传、网络传播等各种方法来做好组织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善于运用各种符合客观规律的方法来推动组织工作。从而,使组织工作在工作方法上更加科学。5、工作程序和过程科学。组织工作的程序科学是指组织工作应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根据党的干部队伍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既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又借鉴古今中外及司法方面那些科学的、有利于组织工作开展的程序,又要有所创新,符合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公开执政的历史现状,符合组织工作的客观规律,符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程序定位上、在程序执行中、在程序修订时,努力朝科学化方向努力,从而使组织工作在程序上更加科学。在程序科学的同时,在组织工作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还应善于把握工作的总目标、工作的阶段性、工作的时机性、工作对象心理状态、工作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成本及取得实际效果的比例,进行效益核算和可行性研究,力求最科学的目标、最恰当的时机、最节省的投入、最有效的工作措施,达到工作预期的最佳效果。6、队伍和组织结构科学。所谓工作队伍科学是指各级组织部门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的要求,在机构设置上要科学,在提高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上要力求达到科学发展的要求,从思想、工作、作风、制度上全面考虑,高标准设计、严格要求,使之真正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最作表率的“战斗”部队,不折不扣地完成党赋予组织部门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使整个组织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组织结构科学就是使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我党是公开的、执政的、民主的政治组织,而不是4秘密的、革命的、专制的地下政治组织,要强化组织系统的资源集聚和要素调动功能,实现组织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利用的最优化。要统筹优化体制内的组织架构,找准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组织建设、自身建设之间的关联点和结合部,使多项组织工作之间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同时,要兼顾体制外的组织设置,不断拓展空间,融合社会资源,切实发挥组织资源对其他资源的激活、融合、优化和配置作用。从而形成各部门和全社会关心支持、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二、充分认识当前组织工作中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在我们党88年和建国60年的历史进程中,党的组织工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和总结,不断加强和改进,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组织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和大局的稳定,以及执政兴国中坚力量的形成。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重大变化,组织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组织工作科学化目标的实现,阻碍了组织工作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当前组织工作中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思想僵化。主要表现为固守革命党、计划经济的一套思想体系,与时不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满足于组织工作既成的做法、规定、程序和制度,缺乏冲破思想牢笼的气魄和勇气。凡事找出处,凡是上级文件没有明确的,领导没有点头的,就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就拿我们组织部门经常宣扬的“执行文件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从另一个意义上讲缺乏改革创新的空间和勇气。即使有所创新,也只是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拓展和细化,“穿旧鞋走老路”、“穿新鞋走老路”,不但没有涉及制度本质的改革,反而使组织工作更加繁琐。比如,党代表常任制试点搞了几年还在试点;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进城务工农村党员不断增多,相当一部分村级党组织连“三会一课”这个基本制度都无法坚持开展,还谈什么改革创新?还有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至今仍停留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出国劳务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不敢突破。又比如,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5变化的今天,在入党阶层等问题上还是隐隐晦晦,反而不利于党的队伍的扩大和发展;党费收缴标准问题,基层党员从九十年代就反应强烈,但因涉及《党章》及中组部才有权出台新规定等,到了十七大前夕才出台新规定,且经过几年的实践,新标准在基层又很难执行到位。中国区域差别很大,在许多地方可以允许采取特殊的政策进行试验,这不会影响大局,试错了马上修改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反之,则在全局中形成僵化的思想。实践证明,任何一项事业要富有生机、蓬勃发展、取得进步,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待组织工作中的一些“惯例”做法,要经常用时代进步的新要求、组织工作的新任务、党员干部的新期待来审查和反思。对于那些符合规律、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我们要坚持和继承。反之,对那些明显不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做法,必须坚决放弃和革除。2、官僚化。主要表现为思想上以教条主义和正式文件为本。思路上以看长官脸色、听上级命令为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不强;举措上考虑制度设计本身严密性多,可操作性少;目标上考虑长远少,短期行为多,丧失了探求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思维能力。组织工作重大政策文件的出台,多由熟悉文本文字却又无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来制定,缺乏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政策与现实严重脱离,自欺欺人,导致基层执行无所事从,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起负作用。比如,大量削减基层非领导职数,基层干部到退休连一个副主任科员也不是;要求配备35岁以下的县区主官,按公务员法规定和目前基层干部的成长模式,基本上排除了基层干部的参与,只能从上级部门下派,产生基层经历不够的问题。又比如,工作一部署,就要出经验、出典型,根本不考虑工作的周期性。同时,组织部自身建设方面也存在重干部工作轻基层组织建设的现象。在官僚主义化的组织体制中,还会养成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注重手段而忘记目的,讲排场、装门面、搞形象工程。甚至为了小集体或者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和组织的整体利益,形成衙门作风,群众或者下属去办事,面临的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局面。3、崇洋化。主要表现为过于迷信西方的政治制度,盲目崇拜西方式民主,忽视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由于受到西方某些国家的反社6会主义宣传,中国的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非常完美,这个宣传是十分有效的,从国内一些官员的行为举止和言谈中,都可以发现他们中有一小部分人崇拜西方的政治制度。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执政党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力量。通过科学的组织工作,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对党政官员的培养和选拔,在坚持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不仅是西方国家政党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期望实现的目标。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被意识形态化,有的认为政治体制改革会动摇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有的认为要放弃我们过去的做法,似乎共产党终于开始向西方政治模式看齐。笔者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历史渊源、文化习惯、发展道路不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较之西方国家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工作方面的比较优势所在。西方国家的现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