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资料(基础)第六讲说明文阅读及古诗赏析(教师用)一、古诗赏析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颔联中的“孤蓬”与颈联中的“浮云”都是比喻,写出了朋友的生活特点;而“落日”又是即景设喻,表现了诗人的心情。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用“萧萧班马鸣”收尾极富有韵味,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案】1、飘泊不定/与朋友依依不舍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3、同意。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使人不禁联想到,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本诗结尾不写人则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入动人。二、说明文阅读要点。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2、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两种。3、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等。4、说明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6、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三、说明文阅读训练。《中国石拱桥》语段一:(1—3自然段,从开头到“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1、概括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介绍石拱桥的特点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打比方,形式优美3、选文第二段概括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删去“几乎”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删去“几乎”就变成到处都有,与事实不符,用语不准确(“几乎”强调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没有石拱桥的地方,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后语言不准确)5、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为了准确的说明情况,没以绝对的最早“出现”,这样表达程度较轻,语言准确⑵《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都是推测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⑶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之广,但并不排除还有没有石拱桥的地方⑷这座桥建成于公元前605年左右——“左右”是估计的时间,表示并不确定语言准确。二.“赵州桥非常雄伟……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概括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介绍赵州桥的特征2.这段文字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标出其结构形式是什么?①②③‖④—⑿‖⒀—⒁总分总的结构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⑴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列数字)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像是一张弓(打比方)4.文中引用张嘉贞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赵州桥结构的奇特5.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赵州桥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6.从文中摘录能表现全段中心的一个句子: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7.文中说,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言材料加以组织回答:只有一个大拱,桥面平坦,交通方便;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一个小拱,石料省,桥身轻,过水量大;大拱由多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独立承受重量,桥身坚固。8.赵州桥比其它石拱桥坚固的原因主要是什么?——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就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洪水的冲击⑵大拱的28道拱圈第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三.阅读“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1.概括第⑴段文字的说明中心——说明卢沟桥位置、修建时间及结构特点2.⑴段文字可以分为四层〔共9句〕请用‖划出⑴‖⑵⑸‖⑹‖⑺⑼3.指出下面两句话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举例子,摹状貌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4.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去掉“几乎”就变成完全与河面平等这样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5.找出卢沟桥不同于赵州桥特征的一句——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做联拱石桥。6.第二段文字用马波罗的赞语和卢沟晓月都为了说明什么?说明卢沟桥具有的艺术价值。7.由卢沟桥可以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8.“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又叫联拱石桥”说明方法是:(作诠释)9.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作比较,摹状貌《苏州园林》(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1.《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名绍钧,著名的作家、教育家、编辑家。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举例子、打比方)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是什么意思?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败笔”:原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文章中写得不好的词句。文中指影响园林整体美观的设计上的缺憾。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效果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6.文段中四个“讲究”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7.文段中有一个词贯穿全篇,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这个词是[图画]。8.“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似乎”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修建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作者没法直接听他们说,只能是推测。用“似乎”,更令人信服,表意更准确,更严密。“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在这里“务必”对游览者的观察点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作者在说明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时,连用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通过联系语境仔细体味,我们发现这不仅不矛盾,而且使表意更为准确。](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其中又以[池沼]为主。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不能,这句是中心句,后文是按照先假山后池沼的顺序介绍的。]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讲究自然之趣,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5、池沼的相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7、“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相呼应,说明假山的堆叠的艺术美。8、第二句话中的“艺术”与“技术”的词序能否对调?为什么?[不能。因为一对调,就变成了强调技术而把建设艺术放到了次要的地位,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区别: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而技术则是在长期重复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巧,二者有层次高下之别)]9、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话来回答。[因为假山的堆叠,体现了设计者独创性的劳动,给人以审美愉悦。]10.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总分)11.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12.“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是怎样配合布置的?①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②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③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13.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一类是:成河道模样,另一类是:宽敞。两类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整齐划一。14.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15.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16.《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游览者无论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苏州园林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2.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B、D、E)。A.下定义B.打比方C.分类别D.举例子E.作比较F.列数字3.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作用是:说明苏州园林的树木不讲究整齐划一,而讲究自然画意。4.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5.“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6.文中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