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第1页共5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2、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背诵全诗。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2、品味本诗的意境、风格、章法、气象和基调等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主旨,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通过作者所处的背景来分析讨论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1、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2、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3、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4、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二、李白生平概述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2、李白的思想、性格(1)儒家思想对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他理想崇高,信念豪迈。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学而优则仕”“安社稷”“济苍生”“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的政治抱负,并为这理想而奋斗一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有人(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人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挫折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四、诵读全文掌握重点字词①给加点字注音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巉岩()飞湍()喧豗()砯崖()趑趄()()崔嵬()()咨嗟()吮血()②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危乎高哉()开国何茫然()但见悲鸟号古木()()可以横绝峨嵋巅()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五、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把握每一段的段意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了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善飞的黄鹤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过。山路纤曲,蜀道极高处,登者可以上扪星辰。第二段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写蜀道的奇险难行及途中的恐怖气氛。可分为两层:第一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作者借“悲鸟”和“子规”来渲染途中的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千里孤身之感。第二层(“连峰去天不盈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作者极写蜀道的险恶。想象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聋的“飞端瀑流”之间,惊心动魄。最后用“其险也如此”劝阻历险者慎入蜀地。第三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中战祸之烈。第一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既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则必为兵家必争之地,蜀中易生军事叛乱,景象残酷,惨不忍睹。六、重点字词的实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比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西当太白有鸟道当:面对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飞越。巅:顶峰。命制:王柱卓校对:孙荣审核:刘冬梅必修三第二单元蜀道难(第1课时,共2课时)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第2页共5页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钩连:沟通相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使动用法,使……回转;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猿猱欲度愁攀援度:越过愁:为…发愁,为动用法青泥何盘盘何:多么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但见悲鸟号古木但:只雄飞雌从绕林间从:跟随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枯松倒挂倚绝壁倚:靠飞湍瀑流争喧豗湍:急流砯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转:使…滚动,使动用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夫:人当:挡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锦城虽云乐虽:虽然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向西,名作状长:深深咨嗟:叹息。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第3页共5页【教学目标】:1、整体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2、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继续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鉴赏诗歌“反复咏叹”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大意,理解并熟记重点字词一、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第一段大意二、【鉴赏第一段】1、诗歌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可见开路之难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2、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山高水险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点面结合:青泥岭曲折高峻青泥岭是徽县东南青泥山的最高峰,海拔1946米,上下20多公里,又称铁山,是古代蜀道上最险峻的一道关隘,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太平寰宇记》载:青泥岭“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遭泥泞”。大胆想象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隔绝之久——辟路之难——奇绝难行——抚膺叹难)三、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第二段大意四、分析、鉴赏第二段1.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运用何种手法?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2.“连峰去天不盈尺……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3、“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五、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第三段大意六、分析鉴赏第三段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剑门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七、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概括必修三第二单元蜀道难(第2课时,共2课时)命制:王柱卓校对:孙荣审核:刘冬梅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第4页共5页【明确】:本诗袭用乐府旧题,借助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八、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明确】(1)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2)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3)诗人在描绘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时,融入浪漫主义的激情。(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5)诗人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齐,也突破了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九、课文小结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从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诗人用神话传说、夸张、奇特的想象、映衬和烘托等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深入探究】一、阅读《蜀道难》第一段,完成1~4题。1.作者在这一段中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段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