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转型期的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现代社会是由城市和农村共同组成的整体系统,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二元社会结构指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处于相互分割、关系失调的状态。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负面作用巨大,必须加以逐步消除。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一节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原因分析城乡关系起始于城市的出现,迄今已历经漫长的演化过程,跨越了多个不同阶段。世界城乡关系变化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是:“传统社会城市依附农村→近代社会城市和农村分离→现代化初期城市与农村差距扩大→现代化中后期城乡关系趋于协调”。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既符合世界城乡关系的一般趋势,又具有自身特殊性。•城乡关系的变化受众多内生变量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发展战略、社会政策、思想观念、国际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城乡关系。其中国家和政治因素对城乡关系的超强建构尤值得关注。(一)城乡关系受自然环境的介入和影响。如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抑制工业和机械化,造成农业劳动力资源在农村和农业体系内过度密集积累的“内卷化”现象,不利于城市和工商业发展。当今中国的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陆、山区与平原、自然资源富集与贫瘠等不同地区的城乡关系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别。,(二)经济基础塑造城乡关系农业生产具有先天的弱质性。种养殖业是一种生物生产过程,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受生物成长周期规律控制和天气变化影响。加之农产品又具有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生产效率必然要明显低于工业生产,工强农弱的城乡经济关系难以避免。农村边缘化带有必然性。“一产主导→二产主导→三产主导”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城市作为二三产业聚集中心相对于农村具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城市中心与农村边缘的地位变化具有必然性。城乡关系与经济制度深度关联。市场经济最具活力和激励性,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缺乏效率和激励性。中国长期处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不利于城乡关系协调发展。(三)城乡关系与科技进步状况关系密切。科学技术是工业经济的第一推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科技革命就没有工业化本身,也没有现代城市的诞生以及现代城乡关系的发展。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提升要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创业能力提高,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许多城镇的产业竞争力、人口承载力、对农村发展拉动力严重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进步滞后,企业和居民科技素质欠缺。提高居民科技素质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科技进步,是化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五)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主导城乡关系走势新中国刚成立之初,中央政府采取工农业均衡发展策略,城乡间原有的经济差距明显缩小。自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采取以农补工、工业优先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方式,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和“剪刀差”政策,以大大低于农产品价值的价格从农民手里购买农产品,用以支持工业的发展。从1953年至1978年底国家向工业至少提供了约11594亿元的剩余积累,平均每年300亿元,极大地削弱了农村发展活力。城乡关系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密切关联。正是国家长期实行的工农不平等、城乡不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直接造成了现实城乡发展的巨大不平等性。(六)城乡二元结构由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所规定以1958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国家对于城镇和农村长期实行严格的“一国两策”的公共政策,农民和市民在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其基本导向和基调就是城乡分割、重城轻乡、排斥农民。在社会管理方面实行二元化管理模式。如户籍管理、人口流动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都是城乡分割、重城轻乡,以限制农民流动和减损农民权益为基调,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政府的二元化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因素。(七)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左右城乡关系格局城乡关系也是一种政治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地位、权益是被政治制度建构、受政治力量左右的。城市优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存在着庞大的受益人群,这就是具有非农户口的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作为理性人通常会倾向于支持有利于自身福利地位的制度安排,加之他们又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政治影响力,能够促使政府实施和延展城市优先的分配政策。农民数量庞大但政治影响力微弱,缺乏组织和维权能力,在社会系统中几乎处于完全的被动服从地位,各种损农、害农行为甚至以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形式长期普遍实施而没有遭遇政治障碍,恶管乱治、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因此大量产生。(八)思想观念影响城乡关系建构中国古代主流经济思想是农本工商末,主张重农抑商,这对于工商业和城市发展十分不利。传统社会所谓的“重农”只是重视农业供养能力和农民税赋能力,而非农民的权益和素质发展,结果是在重农思想指导下的农民负担越来越重,农业经济每况愈下,工业资本难以积累。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民认识存在偏见,实行人格改造、财产集体化、资本“割尾巴”政策,限制流动,减损权利,使农民变得无产、无知、无力,公民素质和维权能力受到极大抑制。二元社会制度曾得到了国内理论界的支持。文革前的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抑农重工”政策是必要的,大多数观点都赞同通过剥削农民来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这对城乡二元社会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九)国际环境影响城乡关系中国城乡二社会元结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建国初期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在当时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环境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面对战争威胁和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要独立自强,实现赶超西方的宏伟理想,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尽快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尤其是优先发展基础薄弱的重工业是必然选项,而发展重工业的资本主要只能来源于农业积累。结果就是工业化得以迅速推进,三农问题日益突现,城乡关系断裂为二元。第二节二元社会结构的社会效应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哪些社会影响?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二元社会结构的社会效应分析•城乡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稳定的社会存和规范体系对于经济社会系统发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一)城乡二元结构有背公平正义原则。城乡关系的制度与政策安排涉及人权平等和公平正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国家长期对市民和农民实行两套很不相同的经济社会政策,包含不平等内容,在许多方面构成了对农民权利的歧视,缺乏道德正义性。(二)城乡二元结构制约发展质量和效益。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商服务业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下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包容性、共享性和公平性,是畸形、失衡和难以持续的。。(三)城乡二元结构能够决定国民生计与命运城乡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中国还是一种制度安排和资源分配方式,会对人的劳动就业、生活居住、收入水平、文化教育、福利保障发生全面影响。处在二元社会结构条件下的中国社会,城乡差距巨大,一个人是市民还是农民身份,则意味着拥有不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不同的教育质量和发展空间、不同的福利资源和不同的社会地位,以至于拥有不同的前途命运和人生结局。(四)城乡二元结构能反映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水准城乡关系的性质和水平是现代文明进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一个国家的城乡关系与国体政体、阶层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民权利保障状况也密切关联,城乡关系的平等指数、协调程度、效益水平、居民满意度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体现政治文明水准,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形势与政治形象。(五)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城乡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影响社会系统整体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还很多,其中一个重大隐患和来源就是城乡关系的紧张和摩擦,农民因土地被强征而上访,农民工因被歧视而引发冲突之类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六)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与模式选择城市化模式与城乡经济关系联系密切。如在工业化初期工商业发展急需要大量资本和劳动力,在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下必然实行资源攫取型城市化模式,发生“羊吃人”的悲剧。而到工强农弱的工业化中后期则一般选择支农惠农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与城乡政治关系有关系。城市化是一种资源和利益分配过程,要受到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意识、组织程度和博弈能力的影响。如果农村的公民社会发育成熟,农民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组织能力,对于歧视和不公低容忍乃至于零容忍,则片面资源攫取型的城市化模式必然难以推行。第三节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一)城乡差距明显。生产,生活,福利保障。(二)城乡分割刚性1、户籍制度严格限制了城乡居民的身份。2、粮油供应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生活。3、劳动用工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就业。•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征(一)城乡差距更加明显。1、收入差距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2、消费差距扩大。城乡间居民消费差距1985年为1:2.2,2004年达到1:3.8,2010年为1:3.6。财产差距扩大。(二)城乡分割趋于软化和解构户籍制度逐渐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放开生活资料消费市场化农民大规模流动,农民数量趋于减少。公共产品和服务向农村延伸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规模开展国家开始统筹城乡发展,推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第四节城乡一体化: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走向•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既缺少效率、更缺少公平,必须加以改革和消除,走向一元化,也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与排斥的二元状态转化为相互协调与融合的一元状态的过程,属于城乡关系历史发展的新型阶段。(二)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消除城乡之间的各种歧视和不平等,通过全面统筹和配套改革将城乡纳入全面协调与整体持续发展的统一轨道,使全体农民和市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平等共享现代化成果。(三)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城乡一体化并非要消除一切城乡差别,使城乡完全变得均质和雷同,它既包含城乡在共同性一体化,也包括城乡之间差异性一体化。城乡共同性一体化:公民权利平等;公共服务均等,公共产品均质;社会保障统一。城乡差异性一体化:生产差异;生态差异;生活差异;文化差异。(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原则要求1、城乡人口均衡化;2、城乡经济协调化;3、城乡政治平等化;4、城乡文化共荣化;5、城乡社会和谐化;6、城乡生态互补化。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民主平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民生改善有利于精神文明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三、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对策应当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对策•改革和废除造成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和政策。如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走以人口城市化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让更多的农民顺利转变为市民。•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发展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生态良好,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本次课程结束,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教材第十四章:转型期的社会失衡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