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表Ⅶ施工组织计划表一、工程概况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说明(1)本标段工程条件a、本工程霍州市杨枣村~洪洞县明姜镇为重丘区,洪洞县明姜镇~临汾市泊庄乡为平微区,多处正线位置上,地形变化较大,且沿线地区公路、铁路、交通较发达,主要公路有霍候一级铁路、大运二级公路、洪三二级公路;铁路有南同蒲铁路,此外还有简易公路、乡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b、本项目沿线各种电压的输电线路密布在征得供电部门的同意,基本可以就近接线。c、霍州市及临汾市和洪洞县各邮电部门均可办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和电报业务、公路沿线的乡镇也有乡镇直拨电话。d、本路段天然水较丰富,地下水水位较浅,其水质和数量均能满足工程要求。e、筑路材料沿线料源丰富,皆能就近采购,本路段取土场,四处运距均在150m~1500m之间。(2)施工平面图布置原则根据本合同段内工程量分布,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划分,本着满足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确定施工现场布置和临时工程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图)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2、工程范围、规模⑴概述①祁县~临汾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二连浩特~河口公路在山西境内的一段,是山西省规划的“三纵八横”公路网中勾通全省南北“中纵主干线”和大运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霍州~临汾高速公路是其中的一段,也是山西省首次引进亚行贷款、“九五”后三年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对实施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建设国道主干线网络和山西省公路主骨架、促使汾河黄金谷地经济腾飞,带动两侧山区脱贫致富、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加快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自然地理特征a、地形、地貌本段路线位于临汾盆地北部,东依太岳山、西邻吕梁山、汾河自北而南从该区纵贯而过。太岳山以霍山为主峰,海拔2347米,为本区最高峰,而临汾盆地汾河最低点海拔为425米,地形总趋势呈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汾河河谷低。按地貌形态可分为黄土丘陵区和盆地平原区。黄土丘陵区分布在盆地北缘霍山山地西部的霍州杨枣村至洪洞县明姜镇之间,主要由黄土台、塬、梁、峁、沟组成,所经区域海拔高度在550~950米之间,相对高差400米;路线最高地段为闫家庄至关口段(k118+000~k123+000)海拔高程为900~950米,区段内冲沟发育、沟长而宽,切割较深、沟壁呈直立状,多为“U”型谷,冲沟走向呈东西向基本与路线正交,密度大约为1.6条/km2,冲沟内常年无水,为排泄洪水通道,少数大沟内堆积砂砾石,路线k109+000~k137+700从该地貌单元通过。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盆地平原区分布于明姜以南汾河两岸,重要由冲洪积平原组成。沿汾河两岸发育着Ⅲ级阶地,汾河在洪洞县明姜镇以南地段河床较宽,I级阶地发育较完整、宽达1100米,地势平坦,为临汾盆地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区;II级阶地呈条带状分布,高出I级阶地5~20米;Ⅲ级阶地属高阶地,其后缘与黄土丘陵呈过度关系,是盆地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局部地段呈条带状。平原区地形开阔平缓,农耕发达。沿汾河两岸黄土冲沟较发育,但沟窄而浅。路线k137+700~k177+719.9从该地貌单元通过。b、工程地质路线所在区域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山子型构造体系前弧东冀的转折部位,新华夏系来远~古县~垣曲隆曲带以西,新生代临汾断陷盆地北部。漫长的地质作用使各构造体系地某些地段相互交织,构成体系的复合和联合;新第三系以来,区域构造运动频繁而强烈,以大幅度的隆起和凹陷并伴随局部脆性形变为特征,形成了一系列晚近时期的构造形迹,从西向东主要有青龙山隆起、临汾槽(盆)地、霍山隆起,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由于断裂活动造成槽地升降不均,北部霍州至洪洞南沟、东部临汾大阳至浮山县北王一带,大部分地区缓慢隆起、遭受剥蚀,而在临汾至洪洞一带以及霍山山前李曹至闫家庄一带则大幅度下降,形成凹陷中心,接受了巨厚的第四系不同成因的松散堆积;中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构造再次强烈活动,洪积成因的黄土覆盖区大部隆起,遭受侵蚀,而临汾至洪洞一带则继续下降,这种升降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由于不同体系断裂继续活动,相互切割,在复合部位容易造成应力集中,致使洪洞~临汾一带地震频繁。K135+000~k136+000该段位于汾河高阶地形由北向南倾斜,标高522.0~544.0米。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钻孔控制深度为10.0~25.0米。由于受东南山区泉水的影响,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为0.6~1.7米,地层以Q3黄土为主夹薄层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粘性土的状态呈软~流塑,局部为硬塑;砂类土、碎石类处于中密,饱和状态。该段属于软土路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K136+000~k139+700该段位于汾河高阶地,地形由北向南倾斜,视野开阔,标高为523.6~502.2米。钻孔控制深度为24.2~35.0米,地下水埋深为1.8~6.0米,地层为Q3软流塑黄土与硬塑黄土互层,偶夹砂、砾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其中k136+000~k137+700段,地下水位较浅,地表低洼湖湿,属软土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差。K139+700~k142+570该段位于汾河高阶地,地形平坦开阔,标高501.3~502.7米。钻孔控制深度为25.0~32.5米地下水埋深大于30米。地层以Q3黄土为主,偶夹薄层粉吵,土的状态软硬相同,地表5.5~7.0米为硬塑~坚硬黄土具I级非自重湿陷,工程地质条件较好。K142+570~k144+700该段位于汾河漫滩及I级阶地,标高464.83~454.60米。钻孔控制深度为25.0~45.0米地下水埋深0.3~3.7米。地层由Q4、Q3、Q2冲洪积物构成,主要岩性为Q4、Q3黄土状亚粘土、碎石类土、砂类土及Q2老黄土;粘性土的状态以硬塑为主,局部呈软流塑状态,砂类土及碎石类土处于中密,饱和状态。作为桩基基础,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作为天然基础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K144+700~k149+700该段位于汾河高阶地,标高495.85~493.47米。段内发育3条较大冲沟,走向东北~西南,沟深6.0~14.0米。钻孔控制深度为18.0~35.0米,地下水位2.4~7.8米,(冲沟底部1.0~2.0米)。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地层以Q3黄土为主,偶含砾卵石,冲沟底部覆盖Q4冲积物。土的状态为软流塑与硬塑互层。除冲沟外,地表硬塑~坚塑黄土具I~II级非自重湿陷,厚4.0~5.5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c、不良地质现象软弱地基洪洞明姜~临汾泊庄段地处临汾盆地,路线基本布设在汾河I、II级阶地上,地形较平缓、开阔,主要为冲积平原,部分为黄土丘陵,地势呈西高东低;汾河两岸土地肥沃,灌溉耕作条件较好,水利设施较为完善,大致可分为四个灌溉区:①.广胜寺泉水灌溉区;②.汾河水灌溉区;③.七一渠水灌溉区;④.龙祠泉水灌溉区,受它们多年下渗影响,在地形平坦低洼,地表径流不畅的地段地下潜水位较高,一般在0.5~1.5m左右,特别是在降雨或灌溉季节,地表情况更为严重,地质水文情况不良,根据沿线勘测、钻探试验结果可分为两大类:一部分为浅层湿软地段,湿软土层厚度约在1.5~3.0m左右,主要原因为:①.下有隔水层;②.土质致密、压缩性较小,下渗影响深度较浅;另一部分为较深层湿软和土地段,湿软土层厚度均大于3.0m,软土层均为原水库、水稻田或藕池,受多年地表水浸泡,其淤泥深度平均约为0.8m,主要原因为:①.下无隔水层;②.土质较松软、压缩性较大,下渗影响深度较深,并有可能同深层地下水相接;从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公路工程的湿软地基在部分路段较严重,在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降低填土高度,取土坑的设置应远离路基,选择良好的路堤填料,并对不同的湿软路段进行设置砂砾垫层或其它排水固结措施;为防止构造物基底的不均匀沉降和开裂,基础底面或桩基桩端应伸入持力层以下足够的深度。湿陷性黄土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霍山、青龙山山前与汾河河谷之间广泛分布着第四系黄土及黄土状土。其下更新统午城黄土,属红色黄土,致密坚硬,有石质黄土之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属老黄土,岩性紧密,节理发育,孔隙少、工程地质条件尚可;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属新黄土,结构疏松、大孔发育,垂直节理明显,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根据地质勘察试验结果,大部分地段黄土都具有湿陷性,湿陷等级多为II级,在设计中加强了路基、路面的排水设计,及时排除地表水,以保证边坡及各种构造物基础的稳定。d、地震基本烈度根据1997年10月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国道主干线二连浩特至河口公路山西祁县~临汾段地震安全评价报告”中的结论,本段地震基本烈度可分三段:北端祁县至富家滩以北的地段为Ⅶ度区;道美和富家滩以南至临汾附近的南端,除洪洞明姜至洪洞龙马—小段为Ⅸ度区外,其余地段均为Ⅷ度区,洪洞马牧汾河特大桥址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e、沿线气候本段路线地处山西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不同季节受海陆交替影响和山脉阻隔,大陆性气候表现强烈。气候的季风变化十分明显,境内气候垂直变化及四季差异突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常有大风降温;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现象;春、秋是过渡季节,气温变化大,春季多风沙,常干旱;秋季温和,易发生连续降雨,常出现持续一周的连阴天气;沿线区域内年平均气温为12℃~12.2℃;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达26℃;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5℃(霍州);极端最高气温达41.9℃,发生于1996年6月21日临汾;极端最低气温为-25.6℃,发生于1955年1月11日临汾城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02.8mm~509.0mm,年内降水呈单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峰型,分配极不均匀,1月份平均降水量最少,为4~5mm,7月份平均降水量最多为133mm;雨季始于6月中旬,终于9月下旬,7、8月份雨量集中,常有大雨或暴雨发生,雨季以雷降雨为主,雨量之和占年平均的45.6%;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临汾站丰水年降水量约为平水年的155%,枯水年则仅占54%。年平均蒸发量为1877.8mm~1993.1mm,6月份蒸发量最大,占全年的17~18%;12月份蒸发量最少,约占全年的2%;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17小时~2558小时。一年中5~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每月为251~266小时;11~12月最少,每月为166~173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93~195天,临汾站1971年2月6日所测的最大冷冻深度达62cm。f、水文及河流路线所经过地段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2.8mm,河川径流主要来自降水,降水量的多少,是河川径流变化的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为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和年际变化较大,还具有连续枯水年和连续丰水年的特点,水量不稳定。一年中的6~9月份为汛期,12月~次年5月为枯水期。汛期暴雨频繁,水蚀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枯水期有断流现象;所跨越河流主要有汾河及其支流;观堆河、金沟子涧河、关口南涧河、东梁涧河、三交涧河、大洪峪涧河等,汾河均属黄河一级支流,其余均为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河流多年平均封冻时间约在1月份上旬,解冻时间约在2月下旬,封冻天数为30~50天。汾河两岸最大冰厚达34cm。③路基、路面及排水a、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当填方高度小于等于8.0米时,路基填方边坡为1∶1.5;当填方高度大于8米小于20米时,8米以上部分边坡为1∶1.5,8米以下部分边坡为1∶1.75;当填方高度大于20.0米小于32米时,山西省祁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6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表在20.0米处设宽度为4.0米的平台,20.0米以下部分边坡为1∶2.0。挖方路段在边沟外侧设置碎落台,当挖方边坡高度小于12.0米时,碎落台宽度为1.0米;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2.0米时,碎落台宽度为2.0米。填方路段在坡脚外设置护坡道,当填方边坡高度小于6.0米时,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