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第一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第一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一.平衡增长战略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一.平衡增长战略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强调的是资本存量在各个行业同时扩张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赫希曼1958年《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在工业发达国家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情况下提出来的。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其次,发展是经济从一种类型向其他更先进的类型转变的渐进过程,各国的增长过程存在“关联效应”是不平衡的。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增长。(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二)不平衡增长战略。不平衡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非均衡性质。关于不平衡增长的实施,赫希曼认为有两个途径,一是重点投资于社会固定资本。另一途径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直接生产活动。(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一.区域发展理论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三.中国的区域发展一.区域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个是从区际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研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问题。(一)“发展极”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poles)——佩鲁(法国)1.什么是“发展极”?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等。2.发展极的形成条件:一是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三是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3.发展极的辐射作用:(1)技术创新的示范和扩散效应。(2)资本的集中与扩散功能。(3)产生规模效益。(二)“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回波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并存的二元结构。“优先次序”论即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对经济基础较好并已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给予重点投资,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当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三)倒“U”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G.)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传统经济的平衡发展状态现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略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的历史渊源从历史上看,一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逐步推移的动态演进过程。2.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从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来看,他认为,不同部门和区域的不平衡可以创造各种发展机会,并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机制迫使社会对这些机会分别加以利用,有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平衡增长战略试图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三.中国的区域发展(一)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从历史上看,东南沿海地区最先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而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延迟。从地理角度看,自东向西呈现出不平衡的资源条件。(二)中国区域发展的近期趋势地区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增加产业分工全国整体战略部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