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戏剧(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戏剧(三)第一节国统区的话剧一、历史剧的繁荣“皖南事变”后,许多剧作家转向写历史题材,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暴露现实的黑暗,抨击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兴起了创作历史剧的热潮。郭沫若的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阳翰笙(华汉)的历史剧:历史题材:《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现代题材:《塞上风云》、《两面人》(又名《天地玄黄》)。代表作《天国春秋》“当时我为了要控诉国民党反动派这一滔天罪行和暴露他们阴险残忍的恶毒本质,现实的题材既不能写,我便只好选取了这一历史的题材来作为我们当时斗争的武器。”(《阳翰笙剧作选·后记》)欧阳予倩:历史剧《忠王李秀成》:借古讽今。历史剧《桃花扇》: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丰富了话剧艺术的表现力。阿英:《明末遗恨》、《海国英雄》;于伶:《大明英烈传》二、现实题材的剧作曹禺:四幕剧《蜕变》、三幕剧《北京人》夏衍:《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离离草》、《芳草天涯》等。《法西斯细菌》是他这一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细菌学家俞实夫。夏衍剧作的现实主义风格日趋成熟。更加注意典型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内在性格的刻画,注意把人物放在更为广阔复杂、时代气息更加浓厚的背景上,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蕴含丰富、闪烁着时代火花的戏剧冲突和情节,从而揭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丰富复杂的感情活动。宋之的的《雾重庆》:宋之的(1914--1956),原名宋汝昭,河北省丰南县人。五幕剧《雾重庆》(又名《鞭》)由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11月初版,写的是一群知识分子堕落的悲剧:几个满怀爱国热情的大学生来到战时的“陪都”重庆,但是恶浊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走向堕落。沙大千成了发国难财的奸商;老艾渴望创作,但贫病潦倒,终于被肺病夺取了生命;万世修冒充活神仙算命看相,充当了国民党权贵的帮闲;徐曼生活无着,被迫当了交际花。剧作既鞭挞了制造堕落的黑暗社会,也鞭挞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吴祖光(1917--2003),江苏省武进县人。《风雪夜归人》:以描写旧社会艺人的生活而独具特色,是继田汉《名优之死》后又一部描写民间艺人的力作。名优魏莲生、官僚姨太太玉春,三、讽刺剧的创作陈白尘(1908年--1994),原名陈征鸿,又名陈斐,江苏淮阴人。以擅长讽刺喜剧著称。四幕剧《岁寒图》(1944)和《升官图》(1945)是本时期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两部剧作。《岁寒图》(1944)写于1944年3月,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年2月初版,主要情节是:著名医学教授黎竹荪在抗战的艰苦条件下忠于职守,克己为人,献身医学,但是他的防治肺病计划却迟迟得不到批准。在投机发财之风的侵袭下,一些医学工作者相继改行,他最信任的助手为了生计也准备另谋出路,他的女儿也因营养不良而染上了肺病。黎竹荪终于认识到在整个社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医学事业是不会有出路的,于是他决心做一个拯救社会和人生的医生。剧本主要塑造了三个知识分子的形象,一个是忠于科学事业、忠于理想、具有坚定、忘我的献身精神的主人公黎竹荪,另外两个是本性卑劣的胡志豪和天性软弱的汪淑娴,他们都是黎竹荪的学生,但是前者是主动的、后者经过了长期的动摇,都没能抵抗得住“结核菌”的侵袭,而背叛了黎竹荪的科学事业,投入到了人生的大投机中去,在这种对比中,突出了黎竹荪的自信、固执、“一条道跑到黑”的犟脾气和嫉恶如仇的性格,指出他是“岁寒中的松柏”,同时也突现出了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的主题。讽刺喜剧《升官图》:《升官图》被誉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官场现形记”。《升官图》从果戈理的《软差大臣》和我国传统丑角戏中吸取经验和营养,大胆而合理地运用了梦幻、象征、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段,借梦幻写现实,寓真实于荒谬,对黑暗势力作了尽情揭露,收到了“假中有真”的戏剧效果。陈白尘的喜剧风格:明快、辛辣、大起大落。吴祖光的《捉鬼传》、《嫦娥奔月》借用神话传说中鬼和神的世界来影射现实,反映人民追求自由解放的愿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40世态喜剧杨绛的“喜剧双璧”《称心如意》(1942,四幕喜剧)和《弄假成真》(1943,五幕喜剧),都是从恋爱结婚的角度,写世态人情、或者写表现为世态人情的人物内心的世态喜剧:前者抨击世态炎凉,嘲讽小市民的自私和虚伪;后者批判中国都市的里弄文化,嘲讽了小市民的卑微庸俗,为金钱而奔波。杨绛的剧作既坚持知识分子独立的立场,又尊重市民社会民间价值取向,采取的是“以雅入俗”的态度,风格轻松俏皮、机智幽默、同时又有一种智慧的观照,同时受到了市民社会和知识界的欢迎,是一些雅俗共赏的作品。第二节解放区的戏剧运动与创作一、新秧歌运动和秧歌剧1、新秧歌剧: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出现的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特点的秧歌剧。秧歌剧原为流行于这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短小精悍,富于表现力。延安文艺座谈地后,文艺工作者对旧秧歌进行了改造,摒弃了其中常有的丑角和男女“调情”的成分,代之以新型的农民形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表现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思想感情,音乐节奏变得较为快速,并吸收了话剧,活报剧,歌剧的成份。这种经过改选的秧歌剧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印象,故称为“新秧歌剧”。1943年春节,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用秧歌形式编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是第一台新秧歌剧,此后许多新节目纷纷出现,形成了新秧歌剧运动。新秧歌剧是一种小型的歌舞剧,熔戏剧、文学、音乐、舞蹈于一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能够较为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2、此时期秧歌剧的共同特点:第一,与人民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民众直接参加文艺创作,自己表现自己的生活;第二,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三,艺术上与民间文艺有血肉关系。新秧歌运动为文艺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开辟了新路,在探索如何批判地继承民间艺术形式问题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二、《白毛女》等民族新歌剧1、新歌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新秧歌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型歌剧。对白十分接近传统戏曲,音乐常以民间曲调为素材,故事讲究有头有尾,情节紧张,节奏快,起伏大,我以“大团圆”和“大报仇”作为高潮戏结尾。在戏剧结构上和近代戏剧形式接近。既批判地继承民间戏曲的传统,又吸收话剧和西洋歌剧的优点,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1945年在延安演出的《白毛女》,是这种新歌剧的优秀代表作。2、民族新歌剧:批判地继承民间戏曲的传统,吸收话剧和西洋歌剧的优点,一种新的更高级的艺术形式。《白毛女》是新歌剧的优秀代表作。《白毛女》成功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主题。喜儿、杨白劳《白毛女》在新歌剧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它创造了民族新歌剧的基本形态,一剧之成,带出了一个新剧种。1948年西北战斗剧社集体创作(魏风、刘莲池等执笔)的《刘胡兰》是继《白毛女》之后影响较大的一部歌剧,在解放战争中曾发挥过重大的教育鼓舞作用。四、旧剧改革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改编传统的剧目,创作新编历史剧;一是用旧形式编现代戏,并对旧形式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成就较高和影响较大的是京剧和秦腔。1942年10月,延安成立了平剧研究院。平剧即京剧。毛泽东为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的题词“推陈出新”,成为后来戏曲改革的指导方针。1943年秋,中共中央党校“大众艺术研究社”集体创作(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了京剧《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打破了旧京剧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限制,运用京剧表演形式,又不完全拘泥于传统的程式。在语言方面,适当地去掉旧套语,加入新词汇,增强了戏剧的时代色彩。马健翎创作的秦腔《血泪仇》,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出现代戏。通过农民王仁厚一家颠沛流离和在国统区、解放区的不同生活,表现新旧社会对比。五、话剧创作“开会戏”。解放区话剧创作中成就较高的,是以部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姚仲明、陈波儿等集体创作的《同志,你走错了路》(1944年)。《战斗里成长》(胡朋等集体创作、胡可改作,1949)表现工业战线斗争和工人生活的剧作,以及描写在党的领导教育下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过程的剧作。刘沧浪、陈怀皑、陈淼等集体创作,鲁煤执笔的《红旗歌》(4幕话剧,1949),是第一个描写工业战线和工人生活的剧本。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