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的社会性发展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交往的研究多集中在他们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方面。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研究学习不良儿童与成人、儿童的相互作用,来考察其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及其规律。二是从成因角度,通过研究学习不良儿童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来考察他们社会交往的特点、模式及其训练策略。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的研究是从描述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过程。描述研究中研究者研究了三类学习不良儿童:第一类是丧失一般至显著程度的行为自由,结果减低其他人有效学习或工作能力。第二类学习不良儿童的不良社会交往能力,如多动、好冲动爱打闹等。第三类是除扰乱性和心理性问题行为外,青少年早期表现出来的在情绪上和社交上的不成熟,如活动过度、低级趣味、缺乏信心等。实证研究中,布罗德.科菲尔发现成绩不良和种族、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对学校态度都有密切关系。还有研究者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交技能缺陷与他们的学习成绩、社会适应能力直接相关,同时,父母自身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特别的对待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都起重要作用。另一个重要方面亲子关系的研究,发现父母的人品,对子女的态度和抚养、教育方式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造成难教儿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家庭方面、学习教育方面的影响。这三方面的不良影响的直接后果构成了不良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并且体现在一个学习不良儿童的身心发展上,要么智力发展存在障碍,要么社会性发展有缺陷或者二者兼有。二、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研究两条思路;直接和间接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习不良而又将学习失败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儿童,他们之所以学习不良是因为他们感到学习成绩同努力程度之间没有关系,他们把学习失败归因于无能或任务太重或者教师偏见和运气不佳。约翰逊用儿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衡量学习不良儿童的归因特征,发现失败的经验和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的归因特征会导致自尊心水平降低,使自我概念更为消极。而如果教会学习不良儿童将成功原因归为自己,可提供其自尊水平,促进其自我概念的积极改变。说明自我概念和自我归因特征关系密切。另一学者认为低成就学生和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调节水平较差。也有研究者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三、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行为第二节创造性个体:个性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