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统治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国统区新闻事业中心的转移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向上海、南京一带转移。这是抗战胜利后新闻事业发展出现的第一个动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它们自己的新闻事业。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规定:“敌伪机关或私人经营之报纸、通讯社、杂志及电影制片、广播事业一律查封,其财产由宣传部会同当地政府接收管理。”根据这一法令,原沦陷区的敌伪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全部成了国民党的囊中之物。9月5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总编辑陈训志以出席南京受降仪式为名,由重庆飞回南京,接收了汪伪《中央日报》、《中报》和兴中印刷所的设备与资财,在战前旧址重建起忡央日报》馆。在广播事业方面,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也早在1945年8月下旬就开始派员分赴各地接收日伪电台,并将其改建为国民党的官办电台。至1946年5月,国民党当局接收并改建的广播电台共ZI座,大小广播发射机41部,总发射电力为274千瓦。上海历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在战前,《申报》、《新闻报》等民营商业性大报地位巩固,影响广泛,国民党报纸根本无力与之竞争,成了国民党当局的一块心病。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仅恢复出版自己的报纸,还抓住上海民营大报为敌伪劫持的把柄,将它们改造成国民党的准党报,使上海成了国民党党报的天下。1945年8月23日,即日本宣布投降后第九天,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吴绍澎接收、利用伪《平报》的设备资财,恢复出版了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机关报《正言报》;8月30日,安徽屯溪《中央日报》社长冯有真派人回沪接收伪《新中国报》,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0月6日,《民国日报》在胡朴安主持下复刊;1946年元旦,《和平日报》上海版创刊;6月,国民党人主办的《东南日报》也跻身上海滩,出版该报的上海版。蒋介石亲自审批国民党中宣部拟定的《上海敌伪报纸及附过报纸处置办法》,并对如何处置《申报》、《新闻报》多次作出指示。据此,国民党中宣部拟定了《管理申报新闻报办法》和《申报新闻报报务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等文件,在名义上保留了《申报》、《新闻报》的名称,同意两报于四四月间恢复出版,但两报必须组建由国民党要人任主任的报务管理委员会。《申报》的报务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潘公展担任,《新闻报》的同一职务由肖同兹担任。通过这一措施,国民党实际上接管了申、新两报及其附属事业。至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宣布还都南京时,国民党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重建起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以报纸为例,国民党中央直接主办的报纸即中央直辖党报发展到23家,总发行数约45万份,省级党部主办的报纸27家,总发行数约14万份。此外,国民党人士主办的准党报、县市级党部主办的地方党报以及国民党军方主办的报纸,也为数甚多。国民党报团组织的出现,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战后,国民党集团重新制订了党报企业化计划,实施企业化政策。《中央日报》社等中央级新闻机构,均按照《公司法》改组为企业组织,并逐步发展为报团组织。例如,《中央日报》社,在战后发展成一个拥有12个分社的报团组织,在南京、上海、重庆、贵阳、昆明、桂林、长沙、福州、厦门、海口、沈阳、长春12个城市同时出版报纸,影响遍及全国;《和平日报》社也拥有9个分社,在南京、上海、汉口、重庆、兰州、广州、沈阳、台北、海口等9个城市同时出版报纸。《武汉日报》社。《中山日报》社、《东南日报》社等也发展成小型的报团组织,在其他城市也出有分版。面对国民党集团大肆抢夺新闻阵地的情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方针。9月14日,正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华中解放区负责人,指示华中解放区尽快派人去上海、南京等地办报:“上海《新华日报》及南京、武汉、香港等地以群众面目出版的日报,必须尽速出版。根据国民党法令,可以先出版后登记。早出一天好一天,愈晚愈吃亏。”“除日报外,其他报纸、杂志、通讯社、书店、印刷所、戏剧、电影、学校、工厂等方面无不需要,就近请即先到上海工作,在今后和平时期中有第一重要意义,比现在华中解放区的意义还重要些,必须下决心用最大力量经营之。”在上海,早在1945年8月16日,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就领导创办了《新生活报》(9月1日后改名为《时代日报》)。该报以苏联塔斯社主办的俄文《新生活报》中文版的名义出版,并聘请苏商匝开莫担任发行人,但实际负责人则是中共党员姜椿芳。毛泽东、周恩来电报发出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华中解放区立即派出一批新闻文化战士赴沪,同沦陷时期留沪坚持斗争的同志一起,又创办了一大批报刊,将党在上海的办报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联合日报》,1945年9月ZI日创刊。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提出的争取在上海办一份民间日报的建议,由重庆派至上海的原重庆中外出版社负责人刘尊棋、王纪华等人筹建,而发行人却是美国新闻处的。该报声称“以纯粹民间资本,无党派立场,发挥民间舆论精神”。11月30日,该报被国民党当局指令停刊,后经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又于1946年4月15日恢复出版,改名《联合晚报》,由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直接领导,刘尊棋、陈翰伯等七人任社务委员会委员,陈任总编辑兼秘密党支部书记。该报的《复刊小言》明确宣称其”始终不移的职志是为人民服务”,“惟一的依靠是广大的读者”,“要讲出人民要讲的话,报道人民要知道的事情”。《建国日报》,1945年10月IO日创刊。《救亡日报》总编辑夏衍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于9月22日返沪筹划出版,原拟恢复《救亡日报》原名,后经周恩来交代改名《建国日报》,但报头栏标有“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一行字样,以示其与抗战初期创刊的《救亡日报》一脉相承。周恩来还就该报的办报方针与宗旨作了指示:要争取公开合法,重点放在反对内战,争取民主;是民报,与党报(指《新华日报》)分开。这张4开的报纸一出版,即因其内容充实、文字简短、敢于说话等特点而吸引了大批读者,但仅出版了15天,于10月24日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查封。《文革》周刊,1945年10月9日创刊。该刊是一份文摘性刊物,以转载重庆、成都等地报刊的进步文字为主,旨在将内地之民主运动扩展至上海。初由孟秋江主持编务,1946年6月改由黎澎接编,后又陆续吸收陈子涛等参加刊物工作,并逐步改版为时事政治性刊物。《消息》半周刊,1946年4月7日创刊,该刊以报道时事政治新闻为主,姚臻等主编,在形式上独具一格,具有报纸与杂志的双重特点。在此期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还在民营电台纷纷申请复业之际,秘密创办起党在国统区惟一的一家广播电台??“中联广播电台”,以上海市文化运动促进会的名义开办,1946年3月初开始播音,至7月间被国民党当局借口整顿而查封。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电报的精神,《新华日报》社于1945年底派人至上海、南京两地设立筹备处,筹划上海版和南京版的出版事宜。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代表团迁至南京。上海工作,并将《新华日报》总社迁至上海,拟出上海版与南京版,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则改组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5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新华日报》总编辑章汉夫等抵沪专事筹办事宜。对此,国民党当局百般阻挠与刁难,致使上海、南京两地的《新华日报》始终未能面世。由于《新华日报》的出版困难重重,因而中共中央决定先将《群众》杂志由重庆迁至上海。6月3日,《群众》第问卷第5期在上海出版,并由半月刊改为周刊,担负起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宣传重任。在北平,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签订停战协定,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接着,中国共产党利用在北平可以公开活动的合法地位,立即筹办党的新闻事业。2月22日,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解放》报创刊,初为3日刊,自第27期起改为双日刊,由徐特立任社长;北平《解放》报宣称“以致力于和平民主建设为宗旨”,其发行量高达5万份,超过天津《大公报》。同日,新华社北平分社也宣告成立,钱俊瑞任社长。但是,北平《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自创建第一天起就开始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钳制与破坏。4月3日,国民党当局竟以“查户口”为名,逮捕了北平《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的39名工作人员,后经全国新闻界抗议和中国共产党的交涉,才被迫释放。5月29日,北平《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在华南地区,党的新闻事业也迅速发展。1945年9月初,中共中央电告中共广东区党委:迅速派人去广州、香港开辟宣传阵地。根据这一电报的精神,中共广东区党委立即作出决定,由东江纵队《前进报》派出骨干赴香港办报。两个月后,战后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家党报《正报》于1945年11月13日创刊,初为4开3日刊,自第15期起改为双日刊,1946年7月ZI日起改为杂志型旬刊,后改为周刊。出至1948年11月13日,因党在华南地区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自动停刊。该报除了在港澳和华南地区广泛发行外,还远销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在海外华侨中也有巨大影响,最高发行量达2万份。1946年1月4日,《华商报》在香港复刊,并由晚报改为早报,是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的报纸。抗日战争胜利后,其他进步人士和民主党派的报刊也纷纷创刊或复刊。在重庆,中国民主同盟先后创办了《民主星期刊》、《民主报》,人民救国会创办了《民主生活》周刊,民主建国会创办了《平民》周刊。《民主星期刊》创刊于1945年10月5日,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刊物,邓初民任主编,陶行知任发行人。《民主报》创刊于1946年2月1日,初为4开小报,后扩版为对开大报,为中国民主同盟总部的机关报,由张澜任发行人,罗隆基任社长,马哲民任总编辑。在上海,民主进步力量出版的报刊主要有:《文汇报》,是上海。‘孤岛”时期创刊的著名抗日报纸,于1945年8月18日恢复出版,以号外形式出版,至9月6日正式复刊。《周报》,创刊于1945年9月8日,唐投、柯灵主编。《民主》周刊,创刊于1945年10月13日,由生活书店出版,郑振锋任主编。在其他地区,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出版的报刊还有在香港(后迁广州)出版的《人民报》、在成都出版的《民众时报》、在桂林出版的《民主星期刊》等等。资产阶级民营商业性报刊在夹缝中求生,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战前在上海、北平、天津、南京等大城市出版的一批著名商业性大报,在抗战胜利后纷纷迁回原地,其中不少报纸还在其他城市增设分社,出版分版,力谋事业上的发展。《大公报》在战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个分版(上海、天津、重庆、香港)的报团组织。陈铭德、邓季惺夫妇主办的《新民报》战前仅在南京一地出版,抗战期间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出版,战后发展成为拥有南京、上海、北平。重庆、成都5个分社和日、晚刊8种的报团组织,报纸总销数约12万份。成舍我的“世界”报系、天津天主教报纸《益世报》等,也都有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民营广播电台也不例外。为了遏止民营电台的发展势头,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于1946年2月公布了《广播无线电台设置规则》,对电台的设置、公布、数量、功率以及广播内容等各方面均详加限制。国民党交通部上海电信局还奉命自3月起对上海民营电台进行整顿。6月,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决定,“由交通部限制上海民营广播电台数目,绝对不得超过20座”,并“由交通部指令10个频率(在700千周以上)分配以上20台轮流使用”,“余由凇沪警备司令部执行封闭”。据此,上海54家民营电台被封闭,仅剩的22家民营电台中绝大多数电台必须同其他电台合用一个频率。“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仍沿用战时的一套办法,严密控制新闻界,国统区新闻界对此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其中以1945年八九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声威最大。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该书是作者应国讯书店之请,将其7月访问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