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1第四单元—2种群数量的变动考点解读1、如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2、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的解读与影响因素分析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4、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考点复习考点一、如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1、尝试计算如果某一年生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能产生10粒可育种子,当年亲体死亡。若按此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有多少成年植株个体?请以此为例推导出一般性公式。(说出字母代表的具体含义,种群增长率该怎样表示?)继续思考:当λ1时、λ=1时、0λl时和λ=0时,种群数量(N)将分别发生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个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想条件下(如实验室条件)的该值有什么特点?2、案例分析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①请填写表中II和III空白之处的内容。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I.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II.II.Nt=No·入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III.②表中N1=No·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2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___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考点二、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的解读与影响因素分析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和特点①某一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和实验室理想条件下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②引进一个“外来物种”,在一定时间内,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当地物种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③你认为要使一个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呈J型规律增长,需要怎样的条件?如果某一条件在过程中突然消失,该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案例分析: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稚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右图①与理论曲线相比,实际曲线的波动反映了什么问题?②在种群这一发展过程中,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发生了什么变化?2、S型增长曲线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有人在0.5mL培养液中,加人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①在“这个环境”中,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K值?,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保持怎样的关系?。②你认为在种群的这一发展过程中,增长率变化吗?哪处最大?③在种群达到k值时,如果改变某一条件,发现这个k值明显增大了,改变的这个条件可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3能是什么?④大熊猫栖息地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种群的k值就会变小,从这一角度出发,建立自然保护区与改变k值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⑤为了获得较多的有利生物资源,一方面应该设法改变条件以环境容纳量,另一方面,捕捞、采伐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时进行;如果是有害生物资源呢?3、区别种群增长的两种类型种群的两种增长曲线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有无K值种群的增长率考点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属于型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呼吸。②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应受培养液的(至少写出三项)等因素的影响。③在理想的条件下,酵母菌的增长呈现型规律增长;在有限的条件下,则呈现规律增长。(2)实验步骤①在记数前,为什么要将试管进行震荡?②请对本实验三个量进行分析③记录表格怎样设计?④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⑤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与抽样检测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补充阅读: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果是25个大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1个大方格的菌数。将待测菌液加无菌水适当稀释,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将菌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不宜过多),让菌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将血球计数板放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夹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4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如果你使用的计数工具为2mm×2mm,刻度为25中格×16小格,在装入液体后,液体高度为0.1mm。若观察到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为A个,且已知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为B,则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个。参考答案:4A×100×10000×B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将血球计数板放入盒内保存。考点四、理解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阅读材料)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例如,在对待鱼类的捕捞问题上,人们总是希望每年既能捕到较多的鱼,又不危及鱼类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也就是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因此,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捕捞量与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调查统计我国海域鱼类各种群的现有数量,对鱼类各种群的数量变化做出预测,制定出了伏季休渔的政策。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例题赏析例1、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殖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例2、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随时问变化弱一强一弱B.t2一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1一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D.t3一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例3、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5例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酵母菌研究群增长规律:①取A、B俩个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A组接种少量酵母菌,B组不做处理。分别对A、B瓶进行定期取样,通过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估算酵母菌的,进行取样计数之前,需将锥形瓶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②该组同学测定的数据如下表:天数0123456789平均(个/mm3)207124656694743768753630663420据表分析,瓶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是否符合“J”型增长?。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例5、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物种变化。(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的功能。(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字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关于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教材实验,江苏卷近四年均有所涉及,且每年翻新例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是()①将适量干酵母放人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画川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必修3)主备人:张勇授课日期:月日6例2、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__组、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组的结果。(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____。(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____。(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例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I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例4、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T1—T2时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