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抹黑的“顽童皇帝”和他的武功浅析明武宗朱厚照应州之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被抹黑的“顽童皇帝”和他的武功——浅析明武宗朱厚照应州之战【摘要】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在过去几百年史学家的笔下一直是一位荒唐至极、昏聩可笑的皇帝,他做的任何事也都打上了“荒唐”、“昏庸”的标签。本文结合史料并加以逻辑分析,对这位可能被抹黑的“昏君”所指挥的应州之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朱厚照;应州之战;小王子大明(1368—1644),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性格迥异的明朝十六帝,或仁厚或残暴,或明智或昏惑,或注重贤能励精图治,或任用小人扰乱朝纲,铸造了一段长达276年充斥着光明与黑暗、蓬勃与腐朽、壮烈与悲凉的历史。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明朝第九位皇帝,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孝宗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个妻子的皇帝,他与张皇后感情极好,没有其他妃嫔,只有四个级别较低的夫人。孝宗与张皇后原本有两个儿子,次子朱厚炜早夭,长子朱厚照就成了独子。《明史》对孝宗皇帝评价极高,称其“恭俭有制、勤政爱民”,这位皇帝在史学家眼中无疑是一位百年难得一遇的贤主,朱国桢(晚明学者)有云:“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然而这位政治上几乎完美堪比圣贤的明孝宗却英年早逝,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继任者,他的独子朱厚照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顽童皇帝”,将老爹打下的好底子玩得乌烟瘴气。孝宗临死前曾叹到,再给我几年,太子就能成熟了,可惜他这个独子太爱玩了,给明朝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数百年来诸部史书上对这位贪玩的皇帝的评价似乎有不少偏颇之处。毕竟即便如隋炀帝那般残暴荒淫的昏君,其历史功绩也没有被史学家们所忽视,纵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当时只是为了皇帝一人下江南游山玩水,客观上却也造福了后世千百代。然而纵观史料,原先的史学家们对明武宗朱厚照所做的任何事仿佛都是嗤之以鼻,凡是他做的事都打上了“荒唐”、“昏庸”的标签。笔者无意为这位“顽童皇帝”翻案,只是通过史料和逻辑分析,阐发自己对历史的一点看法。明朝与蒙古的攻守变局明朝在灭亡北元后,蒙古骑兵集体性地回退到大草原,并很快恢复了勇猛善战的个性,许多人嘲讽明朝没有乘胜追击,彻底灭亡蒙古,比如阎崇年在百家讲坛里就曾嘲笑过这一问题,并宣称“从明清两朝对于蒙古关系的处理上,可以看到清朝胜于明朝的地方”,个人认为,这种论调有不当之处,因为明朝初期的蒙古势力要远比清朝初期强大得多,元朝虽灭,但是那是一种游牧民族集体性的撤退而并非是覆灭,当时的元帝国在北方草原依然是统一的,元顺帝依然以大元皇帝的名义向四大汗国发号施令,而当时的明朝正面临一个户口减半、民生凋敝的烂摊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君王都会首先采取防御的政策,即先巩固住收复的河山,防止北元势力的卷土重来,集中时间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的这一做法还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朱元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攻措施,频繁地向漠北进攻,双方互有胜负,明朝在初期量力而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打击,不但没有拖延恢复经济的步伐,反而是为北方地区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而北元帝国则在这个过程里渐渐走向衰落,蓝玉指挥的捕鱼儿海大捷(1387)可以说是彻底宣告了北元政权的覆灭。我们不应该忽视蓝玉的这场战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明朝对蒙古战争的一个转折过程。如果说在此以前,明朝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北元政权的话,那么从此以后,九边重镇的对手就变成了松散的部落首领。从军事意义上说,明朝在北部的军事威胁也是大大减轻了。从1368年明朝的建立到捕鱼儿海大捷,这可以看做是明蒙关系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明朝对于蒙古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朱元璋并没有因为频繁的北伐而虚耗国力,明朝的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明朝推行的卫所制度正蚕食着蒙古的土地,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洪武末年的明朝地图,明朝的北部边境已经大体推进到今天内蒙古一带,万里长城可以说已经成了第二道防线,这种层层蚕食的方法对于巩固边防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农业民族要想战胜游牧民族,仅仅依靠骑兵是不够的,农业民族的优势在于生产能力和相持能力,但是这需要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做保证。任何一个生产力先进的农业民族,如果不是内政出现问题,游牧民族是很难有机会胜利的,西晋、北宋和明朝的灭亡恰恰从反面说明了这一点。图1明朝疆域从永乐帝即位开始,明朝的北部防御又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迁都北京从军事角度上说,是有利于明朝以北京为中心,进一步向北方扩张并巩固边防的。但是永乐皇帝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将朵颜三卫赠送给了蒙古人,这一错误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实不亚于北宋未能夺回幽云十六州。洪武时期,明朝在北部边地的一系列卫所不是孤立的据点,而是连成一体的防御体系,各个卫所之间遥相呼应,并逐步向北推进,经过了洪武时期的苦心经营,明朝卫所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局面,但是朵颜三卫的失去却打破了这一战略体系,朵颜三卫失去后,明朝在关外的各个卫所之间失去了有效的连接,连蒙古部落军队都抵挡不了。北元时代,面对统一的北元政权,明朝可以层层推进,蚕食蒙古草原,而北元分裂后,明朝面对已经分裂的蒙古部落,却渐渐将防线退至长城一线,最终造成了天子守边的结果。永乐皇帝为解决蒙古问题,发动了五次北征(永乐八年征鞑靼,永乐十二年征瓦剌,永乐二十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一年征鞑靼,永乐二十二年征鞑靼),这五次北征虽然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边境的安宁,但也消耗了明朝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蒙古各部落运用自身机动性强的优势,采用“游击战”,最终保留了能日后再度崛起的实力。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在奸宦王振的鼓惑和挟持下,决意亲征,最终兵败土木堡,丧师数十万,自己也做了瓦剌的俘虏。虽然于谦与朝中忠臣及时组织北京保卫战,击败也先大军,保住了京师。但明朝也由盛转衰,对蒙古的军事战略也彻底由进攻转为防御。明朝从建国以来,就不断受到蒙古的骚扰,延续了二百余年。明政府虽把对付蒙古势力作为边防的重点,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无论是进取,还是防御,却都一直未能消除北方的祸患。直到隆庆五年(1571),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余蒙古诸首领也被封为都督同知、指挥同知、千户、百户等职,并恢复贡市,蒙古与内地经济交往得以正常往来(史称“俺答封贡”),明朝与蒙古才开始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清人魏源曾对此作过较为公允的评论:“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弛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论述很是深刻。一代枭雄小王子元朝灭亡后,北元分裂形成的鞑靼部落的主要首领,被明朝人称为小王子,前后有多位小王子,时常进犯明朝的北部边境。正德年间,也有这样一位小王子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一说与正德交手的那位小王子名为伯颜猛可),时常进犯明朝北境。这位小王子和他的父亲达延汗巴图蒙克都是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两人在位期间数与瓦剌争战,击败瓦剌,又先后翦除以亦思马因、火筛、亦卜剌等为首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后来著名的俺答汗也是他的儿子。在《明史》的《武宗本纪》中,“小王子”也是一个屡屡登台亮相的人物:(正德)六年(1511)三月,小王子侵河套。……十月,小王子侵陕西,抢夺人口牲畜万余。十二月,小王子攻宣府,杀守备赵瑛、都指挥王继。(正德)七年(1512)五月,小王子攻大同,陷白羊口。(正德)九年(1514)九月,小王子攻宣府,破怀安、蔚州。“小王子”于是成了明朝北疆的噩梦,然而面对边防的废弛和蒙古人的肆虐,朝中大臣却似乎并没有武宗那般热衷于军事,亦或是义愤填膺。正德十二年(1517),小王子率精锐骑兵五万,再度犯边。此时,已经给自己改名为“朱寿”的正德皇帝在宣府已经嗅到了战争的气息,于是即日起程,到达阳和前线。历史上被当做一次笑话看待的“应州之战”即将打响。应州大捷——真正的大捷?关于“应州大捷”,《武宗实录》和《明史》上对其记载不多,对战果更是一笔带过:“蒙古军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这实际上是在说明军战败了,皇帝不仅吃了败仗(虽然损失并不大),这场“荒唐”的战役更是证明正德“昏庸”的又一闹剧。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应州之战作出了自己的推测:其实这是一个常识问题,编书的人似乎忽略了一个数字,那就是交战双方的兵力配置。还是这本《武宗实录》,记载了当时双方共约十万人参战,除去预备部队和后勤人员,当天直接参战的应该不少于六万人,这个数字换到今天,也差不多是六个师的人马。试想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近距离肉搏,而且一直从清晨打到下午,怎么可能只有十六人阵亡呢?……其实从史书上看,大臣的做法还是很矛盾的,他们所说的伤亡人数少到了可以,其实大臣们也不是什么傻瓜,就算编纂,也会要编纂的真实一点,可是为什么史书上写的伤亡这么离谱呢。其实可以这么理解,照兄所说的都是实话,应州大捷也的确是没有掺水的一场大战。战后的百官因为他以前的成绩,认定了他只是在吹牛,也是大臣对于皇权的挑战,然后,却也不乏能人志士,在朝堂之上,与百官争论,最后他们达成了共识,大臣在史书上留下的这一笔,似乎让人清楚直白的看到了应州非大捷而乃败退。但是那些保皇派,从小受教育,要忠君爱国的人也很有办法,于是史书应州大捷这里的伤亡人数上留下了一笔“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看起来是明军败了,其实不然。让人看了只觉得实在是闹剧,觉得这本是个笑话,任谁也不会相信这么离谱的伤亡。实在是哭笑不得,那也只能是笑而不语了。再看朱厚照兄的表述:“我亲自消灭一人。”有人认为是在吹牛。但仔细分析一下,他说的很可能是真话。他贵为一个皇帝,在万军之中十分显眼,大家都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当众撒谎是非常掉价的。更何况,如果他要撒谎,也不用只说杀一个,随便吹自己杀了几十个,岂不是更有面子?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被人抹黑了。……可笑的是,这个人抹黑的时候破绽百出:“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才死了十六人,蒙古军队居然就几十年“不敢深入”,这小王子的名声也太图有虚表了吧。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本来就不显眼的应州之战在人为因素作用下变得可有可无。但就是这场毫不起眼的战斗,成了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个人认为,当年明月的分析有一定道理,应州之战的实情很有可能与史书上记载的有很大出入,这很可能是一场真正的“大捷”。大臣们为什么要抹黑这一场战役(当然,在此只是以这种可能性做前提)?1517年,小王子刚到边境的时候,正德皇帝准备御驾亲征,借此体会战争的实况,并且检验几年来练兵的成效。文官们对这一惊人之举竭力阻挠,首先是一个视察长城的御史不让他出关。这样的事情很容易解决,他随即下令解除这个御史的职务而代之以一个宦官。他出关之后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即不让任何文官出关。前后四个月,北京的臣僚几乎和皇帝完全失去联络。送信的专使送去极多的奏本,但只带回极少的御批。所以应州之战时朱厚照身边是没有能记载当时战况和战果,而且级别够高的文官的(都被堵在京城里了),皇帝自己又不能亲自记录,至于武将和士兵,识字的都没几个,更别指望他们能为皇帝记点什么了。于是要记载当时的战况和战果只好回京城,而京城的大臣们在这件事上显然是铁了心地要和皇帝唱一回反调。正德皇帝是否具有大将的才略,现在已经无法判断,只能确定的是,他在1517年的那次战役中曾经亲临前线。1518年冬天,他再度亲临西北边疆,正好遇上大风雪,从者瑟缩委顿,他却精神焕发,始终自持武器,端乘坐马,坚持不用舒适的乘舆。这些本应该被认为是难得的长处,但在文臣的心中却变得完全不可理解:为什么一个皇帝会放弃九五之尊而把自己降格到一个不识字的武弁的地位?这种惶惑以至愤慨,真正的原因是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以仙鹤、鹧鸪、獬豸等标志,无数的礼仪磕头和“四书五经”中的词句堆砌而成。正德虽然没有用明确的语言,但却用实际的行动对它作了全部的否定。正德皇帝“荒唐”的一生给他的继任者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万历皇帝在1572年登极时,他那位富有情趣的叔祖已经去世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