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教学目标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教学内容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三、教学重点1.了解道德的本质2.领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3.如何践行和弘扬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4.了解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四、教学难点1.如何讲清楚道德的本质。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应如何坚持集体主义。3.在多元社会中,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教学内容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结束了人生观部分的学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道德理论的学习。提起道德,我们每位同学都非常的熟悉,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做人诚实守信,可能更多的是从个人修养方面去理解。但是道德涉及的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道德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2【视频1】小悦悦事件——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事情。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离世。【视频2】最美女孩刁娜——舍己一条腿,救人一条命2011年10月23日,刁娜夫妇救助因撞车受伤女孩王园园,在这个过程中刁娜不慎被过往汽车撞断了腿。而王园园因刁娜夫妇的行为获救。随后,刁娜的事迹流传开,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最美女孩”。【启发】两个类似事件,两种不同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导致这种对比的道德问题被凸显出来。——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道德淡漠,我们的世界会变成怎样?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每个人都讲道德,那么我们的世界又会变得怎样?——道德教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道德还让我们变成好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生活世界中道德是如此重要而广泛。那么什么是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道德的发展有没有规律?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从第四章的学习中找到答案。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后指国家的道德风俗与个人的道德品质。引申义:特点、内在本质、规律、性格、品质。在中国,人们对道德思考,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最初,“道”与“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道”的最初涵义是道路,以后从道路这一基本涵义延伸,道理,事物发展的规律,“道”的涵义便引申为原则、规范甚至法律的意思。商朝甲骨文中已有了“德”字。东汉的刘熙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按照“道”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既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修养境界提高。道是外在规范,德是依照道而作有所收获,是内在的规范。3道德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加深对道德的内涵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1)道德是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俗来维系。社会舆论:指人们关于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正式的社会舆论:报纸、杂志、书籍、影视、文艺、广播等舆论工具表达的看法和态度。非正式的社会舆论:人们自发产生、自然传播的看法和态度,如街谈巷议、群众呼声。传统习俗:推崇“仁爱”,讲求谦敬礼让,提倡尊老爱幼等。内心信念: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原则规范或道德理想的笃信。在道德的维系上,传统习俗是一种文化传承,内化到我们的内心信念中,社会舆论又起到外在监督和强化道德信念的作用。三者都是非强制性的维系手段,也就是一种软约束,自我约束。(2)它是用善恶来作为一种行为的价值取向。这里善恶的含义是丰富的——好坏、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有价值无价值。以善为例,①经济角度:遵循等价关系;②政治角度:官员懂得公权与私权的平衡;③社会角度:好人好事;④学术角度: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的本质都是追求真理。道德调整的范围很广,并且倾向于利他性。(3)道德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伴随着人的实践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道德的特征:非强制性(自我约束性)、利他性、整体性。一、道德的起源1、非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根源在哪里?历史上许多中外伦理学家曾对此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了许多的“道德起源说”。具有代表性的有四种:(1)“神启论”,有的书也把它叫做“天道论”,核心观点是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是神或“上天”通过启示、征兆指示圣人或君主制定出来的,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这是宗教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比如,我国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旧约》中的摩西十诫,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2)“天赋论”或叫“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4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根源于人心。比如,孟子就认为人天生就有四种“善端”(善的种子)——“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只能是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3)“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本能欲望和天然情感之中。(本能体现或情感再现)。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感情或者欲望。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和不快乐感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恶的区别。”严复:“乐者为善,苦者为恶。苦乐者,所视以定善恶者也。”(4)“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群居性动物的社会性本能。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人的道德是动物道德的演化。以上四种观点对道德起源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非科学的。因为(1)它们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人的道德的起源和基础;比如说,在动物本能论中,根本错误是抹煞了人的生理与动物的生理、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之间的本质界限,只看到和突出了人的动物性一面,没有看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没有人那种有自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也没有人那种对行为善恶评价以及道德意志和情感的表现。(2)忽略了人本身,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摩西十诫》(3)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天赋论、情感欲望论)通过历史的发展,我们知道道德的内容在不断变化。2、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个基本论断:“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起源的客观条件从解释人类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起源的角度看,马恩的这一见解无意是正确5的。它实际也提示了道德的一半基础所在。任何道德观与道德体系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能是精神上的“乌托邦”。这是因为,人只有先生活,然后才能谈道德的生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前提。而在人与人交流互动之中,便会产生利害冲突、分歧矛盾,便出现了是非评价的问题,出现了协调人与人、人与物关系的要求,以避免和缓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冲突与斗争,从而保证劳动实践有序展开,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一个人,无所谓道德。可以试想,如果一个人可以孤零零地独自在世界上生存,或者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彼此隔绝,自身从来不与他人发生关系,从来与其他人没有利益上的瓜葛,那么人就不必思考行为是否适当的问题,也就没有道德产生的客观环境。所以,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前提,也是道德生活的前提。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起源的主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催生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可以说是道德产生的必要性,而人的意识的发展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我们知道,动物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消极的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它们遵循着本能去生活,因此动物之间不可能形成社会关系,也就无道德可言。而,人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便产生了调节这些矛盾的自觉要求和意识,逐渐形成简单的规范和准则,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经世代相传,成为其神圣不可侵犯的道德传统和风俗习惯,道德逐渐就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说人类的思维还达不到这一点话,协调利益关系就不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也就不会产生道德。比如,人类思维如果始终处于婴儿状态,不能把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正确定位,人的的思想和观念中就不会产生要调节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的迫切需要,也不可能去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劳动主客观条件同时存在于生产实践,即劳动中。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动物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的实践活动并非出自本能,而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6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由于环境的恶劣和个体能力的限制,决定了他们不得不结成群体,与大自然抗争。群体的劳动生活必然彼此交往,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劳动发展导致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同时实践领域的扩大和实践活动的复杂化,产生了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和与之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意识和实践中约束人的行为、调节各种利益矛盾,以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于是,在人们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即“道德禁忌”。这就是道德的萌芽。(4)人类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道德发展史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原始禁忌是原始习俗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思维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道德逐渐从风俗习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实质是大家遵循的规范,对个人利益也许不是最优的选择,对社会是理想状态的规范,是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的保障。总结一下。科学的道德起源说从根本回答了“人为什么需要道德”这一问题。是人类生存生活的需要,人不能离开群体生活。个人行为会对他人、群体产生影响,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需要有共同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变成风俗习惯,演化为道德。行为准则就是善,受到他人的赞许则心安理得。与舆论力量与自我良心相关。如果不顾及就会引起冲突,会损害集体利益。道德不仅是一种体验,而是上升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行为。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二、道德的本质【案例】公益物品的使用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三万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条件只有一个,即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六把。上海轨交3号线漕溪路站是最早推出“爱心伞”的车站,如今已暂停了此项服务。最早是车站工作人员自发拿出自己的雨伞提供给乘客使用。乘客借用时需要付出20元押金,不用身份证登记。在这种情况下,乘客大都有借有还,第一天借伞,一般第二天就来归还。没过多久,漕溪路站取消了押金。“这是为了真正献爱心。”站务员说,当时的做法是,借伞人无须支付押金,只要留下姓名和7电话即可借走雨伞。然而,“自从取消押金后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