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案第一章导言第一节、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的范畴时间:1)1840-1949年2)1840-1919年……划分标准:经济(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政治(社会制度、政治事件)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半封建半殖民地、反帝反封、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近代化过程2.中国近代化过程近代化是17世纪开始于西欧的世界性的历史潮流。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无论是愿意或不愿意,都不能、也不可能自外于这股大潮流。当中国在1840年被撞开大门之后,这股大潮流便强行把中国拽入其中,迫使中国人跟着它走。中国由此开始了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近代化那样是从涓涓细流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颇为宽广的人工开掘的运河。这是因为,中国近代化并非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急迫的救国救民历史任务的促逼下,近代中国人被迫以最快的速度采借西方文明,试图借用西方现成的近代化成果,作为救国救民的工具。1)工业化,即社会经济由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这是一个国家近代化的基本标志。1859年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玕提出了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说是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纲领,是为中国向这个方向启动的标志。19世纪60年代产生了近代军事工业,建成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这些不仅是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产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批最早从西方移植来的近代经济植株,成为改造中国这片中世纪荒漠的第一片资本主义绿色。在这以后,这片绿色逐渐蔓延、扩展,从只造枪炮、轮船的军事工业,扩大到民用的纺、织、粮食加工、造纸、火柴等轻工业和交通运输、通讯业,从官僚把持的官办工业演进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起内外商贸、金融业等等,渐渐形成了散布于全国的资本主义绿色植被,使荒漠不再是荒漠。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一倾向的出现:近代技术和机器渐次取代手工劳动和手工工具;非生物性动力开始替代人力、畜力作为生产、运输和通讯的基础;近代工商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开始发挥作用等。至20世纪初年,政府终于放弃了传统的重本抑末立场,先后推出了各种近代经济政策,如商法、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商标制度、会计制度等。同时负责工商经济管理的政府机构产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科学化不断完善,说明近代经济已开始成体制地向前发展,这就为整个社会的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知识结构的近代化。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当时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真实反映。鸦片战争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偏狭、单一的传统知识结构的失败。一些明智的中国人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便分别从实践上、理论上发起了中国人知识结构更新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自鸦片战争后一批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探求世界地理、历史知识(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西方枪炮、轮船知识(如《演炮图说辑要》、《火轮船图说》等)为开端,中国人对近代知识的探求呈现出两个趋向:从研究西方枪炮、轮船,指向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从研究世界地理、历史,指向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学说。而且,这两大系统的知识不断地扩大、加深--在自然科学领域,从枪炮制造技术,扩及声、光、化、电之学,进而涉及西方现代数学、物理等学科;社会科学领域,从考察西洋各国的情状,扩及到近代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学科,从而使中国人的知识结构开始了革命性的转换。这一转换的意义是伟大而深远的,它推动了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军队的近代化以及政治领域的变革潮流,观念领域的弃旧向新。可以说,知识结构的革新,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动力。3)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政治领域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是:民主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行政管理机构的科层化、法治取代人治等。这些也是近代化的主要内涵。鸦片战争前后,处于专制政治之下的一些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政治敏感,觉察到另一个世界的不同政治制度--林则徐组织编译、1841年刊印的《四洲志》就特意向中国人介绍了巴厘满衙门。继起的一些中国人则对这个以巴厘满衙门为主要象征的民主政治制度由理解、赞赏直至主张实行之。至19世纪90年代后,政治领域的近代化更呈现出较全面开展的状态--甲午战后,民众开始以主动的角色参与政治。从集会、请愿、组织政团及政党直至参选和竞选、口诛笔伐甚至以暴力对抗专制政治等,中国人表现出从未曾有过的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态度;政治制度也开始了革新的过程,从设谘议局、资政院、实行地方自治、立宪法、三权分立,直至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召开正式国会,展示出全新的政治面貌;同时行政管理机构也开始变革。从戊戌变法中建立专门的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到20世纪初年成立明确分科、分层负责的11部,至民国政府实行近代文官制度,行政机构初步实现科层化;20世纪初年还开始了大规模的法制建设工作,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国籍法及一系列新的行政法规相继问世,继而法院成立,司法开始独立,律师出现于法庭上,出现了法治取代人治的势头。近代化的政治局面开始在中国出现。4)文化的世俗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文化的世俗化不仅是相对于圣化而超圣入凡的过程,也是相对于贵族化而平民化的过程。就相对于“圣化”而“超圣入凡”的过程来说,随着知识结构的更新(如:世界地理知识、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定律、培根科学思想、赖尔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和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等),中国人开始以日渐觉醒的姿态,以“冲决网罗”的气魄,挣脱“天”、“神”、“圣经贤传”、死了的“圣人”、活着的“圣君”的束缚,本着理性精神、世俗态度和实效观点去看待万事万物和社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个划破中世纪黑暗的新思想、新主张冲天而出:“以商为本”、“君末民本”、“自由为本”、“天欲人理”、“政者民之事”、“人有自主之权”、“天地生人,本来平等”、“科学与人权并重”等等。所有那些死了的、活着的“圣”、“神”、皇帝;过去的经典、现在的“圣旨”的“圣”化的地位被从根本上撼动,中国人开始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相对于贵族化而平民化的过程来说,文化开始走出封建贵族的圈子,日渐靠近民众。一方面,旧的文化形式在朝着世俗化的方向革新。如:撰述历史要以“国民发达”为主体,语言文字旨在使农工商贾、妇女稚儿也“一目了然”,诗歌、小说朝着“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努力,戏曲要做民众的“大教师”等;另一方面,又本着世俗化的宗旨,从西方引进新的近代文化形式。如:以民众教育为目的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被今人称为“大众传媒”的报纸、杂志,面向大众的话剧、电影,以“鼓民力”力宗旨的体育活动,为“众人”而不为“寡人”的西洋音乐、西洋油画、漫画等。实际上,它们不仅是从形式上,也从内容上体现了世俗化的方向。文化的世俗化,既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大内容和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内在动力。5)城市化。在中国近代都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城市化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至少包含3个内容:社会经济由农业型转变为工业型。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开始,许多城市的经济逐渐以第二产业(工商经济)、第三产业(服务业经济)为主,第一产业(农、牧、渔等天然生产业)则相对减少,成为以工商业为主导型的城市。这在一些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南通)表现得更为突出。人口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原来的农业人口大量地转变为从事工商业和其它行业的城市居民,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且这些城市劳动者有比较细的专业分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社会生活向都市状态转变。城市中聚集了各种社团,以及工商、金融、科学、文化、教育、新闻等机构,城市已成为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信息和服务的中心。如,由张謇创办企业而兴起的南通就是一个典型。它不仅集中了一批工商企业,而且还拥有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南通师范学校等教育机构,还有科研、金融、新闻机构;由此,近代城市管理制度也开始产生。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城市交通、卫生、市政管理等法规,建立了城市治安、卫生、消防等方面的管理机构;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带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条件和观念的改变,人们的衣着、饮食、交通条件等开始“西化”。穿西装、吃西餐、住西式住宅、在大马路上骑自行车、坐汽车等,这些“西化”的表现不仅仅是人们的趋新心理所致,更是为了适应近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律而作的生活风格的革新。同时,家庭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出现就是例证),社会协作和交往关系扩大(如大众传媒的发达、各类社团和机构的产生、公众活动的增多等),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不仅表现在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上,也表现在公园、自来水、电灯、医院、学校、消防队等新事物的出现上)。总之,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从落后、愚昧、闭塞、腐朽,转变为文明、科学、开放、健康。城市化是社会迈向近代化的综合反映,是与近代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工业化、知识结构更新、政治民主化、文化世俗化、城市化等,这一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图景虽谈不上壮阔雄伟,但也称得上是全面进步。3.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1)中国是被动的进入近代化(过程)a.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来自于外部压力发起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因此这种近代化运动完全是被动的。用现时流行的话说,是“后发外生型”近代化。不仅整个近代化运动是在御外、自救的动机下,从军事领域发起的;而且各个领域,无论是军事、经济、政治,还是科学、文化、教育领域,其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始点上,无不有救图(诸如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或类似的口号起了启动作用。那些在各个领域中第一次出现的近代化因素,如第一本世界地图集-《海国图志•海国沿革图》;第一次引进外国先进武器-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期间,购买外国大炮200多门,五六艘兵船;第一家机器工业企业-1869年方举赞的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许寿、华衡芳研制的火轮船汽机;第一个进化论历史观-三世说;(1898年上海大同书局刊行的《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君民共主-民主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第一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人――1875年郑观应在《论议政》提出在中国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等,其背后也无不有涂着浓厚的功利色彩的救国、救时、制夷的动机在驱动。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口号,更是这一状况的集中反映--制夷是师夷的动机,而师夷(采借西方文明)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处。b.中国近代化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整个近代化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主要是在外来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变换择取更新的西方文明成果,从而使中国近代化运动表现为跳跃式的过程:当中国社会还停滞在小农经济阶段时,近代科学却已经在这个基本没有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国土上传播和应用;当中国人刚刚能区别物理学与格致学的不同时,潜艇以至飞机已在中国工厂中出现;在市民社会尚未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还很弱小时,民权、人权、平等、自由等口号已经在各种出版物上频繁出现;还没等多数中国人完全理解民权、平等之类的概念,君主立宪、共和立宪政治潮流已轰然而起;当多数中国人对共和、民主还是一知半解甚至基本不理解时,一些政治精英们已经在为完善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而奔忙。短短的80年间,中国人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完成的近代化历程。c.中国近代化在发展程序上往往是颠倒的从整个中国近代化过程看,它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由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出文艺复兴运动,由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近代理性思维泉源,浇灌出从伽利略到牛顿的自然科学、瓦特的蒸汽机及从培根、洛克到卢梭的近代哲学、政治思维,推出了英国、法国大革命;中国是等到蒸汽机、声光化电之学落户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逐渐产生;政治革命发生、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