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考试题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联系我国生态资源实际情况,谈一下,你对我国当前生态现状的认识及解决思路。答: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生态问题的出现不是短期内造成的,更不是任何单方面原因引起的,具体研究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我们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1、生态意识的缺失生态文明的建立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力量的提高,还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生态意识的培养正是在精神层面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2、片面追求生产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抓住了解决我国现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存在着一个思想误区,即单纯的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能力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在这种扭曲的发展观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的实现一直依靠的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3、科学技术落后及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的目的;而落后的科学技术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4、社会制度不健全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们意识到了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问题就在于尽管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受经济利益驱使,还是很少有人会愿意轻易放弃掠夺自然资源及污染环境的行为。这种情况也恰恰说明了生态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制度缺失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切实保护,国家更应该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去规范人的行为,在这里,健全的制度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根本性保障。解决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1)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2)坚持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树立正确发展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决策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统筹兼顾的大局观;树立资源有限,提倡节水、节能、降耗的资源观;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自己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3)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节能减排,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切实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和配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国家在主要河流源头地区设立特殊生态保护区,防止进一步的破坏;要对严重的生态破坏实行限期恢复与治理;对天然林实行禁伐,对森林实行限采和草原实行限牧;对各种资源开发活动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区域与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已建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开展环境影响的后评估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5)政府积极作为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真正做到实处“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投入,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扶持。2、联系实际,谈一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道路→三位一体(内容)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作用(分点)怎样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答: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属性和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高目标。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强调指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三位一体:18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作为主人,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着直接或间接管理,这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最广泛的民主。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集体经济,或者混合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其生产资料归广大人民所有。第三,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为争取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而奋斗的历史。争取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目标和追求。二、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第一,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第二,人民代表大会能够从实际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以充分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从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是联系群众、反映民情、实现民意的重要渠道。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有利于处理各民族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落实人民当家做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健全法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内在地要求必须健全和完善法治,实行依法治国,这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第一,法治使人民意志上升为法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法治能够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现代民主的普遍形式是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第三,法治可以形成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秩序。法治通过宪法和根据宪法原则制定的各项法律制度的实施,不仅使民主政体的结构得到确认和保障,而且政治结构框架内的各种政治关系成为法律关系,从而使政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序运行。3、从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遇到的三次危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开辟的?20世纪三次危机是什么,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影响→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过程怎样落实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第一次危机是1956年发生在苏联共二十大以后的波匈事件。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了一次风浪的袭击,发生了波匈事件。这次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的一次危机,它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的错误和体制的弊端,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总结经验教训、尝试突破苏联模式的机遇。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顶住了国际国内的逆流,另一方面以苏东的经验教训为借鉴,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春一一1957年春是我们党最初全面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有的成为后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上的生长点。在发展战略方面:鉴于苏联长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的超重的经济结构的严重缺陷,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主张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要求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得到兼顾。这是后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长点。在经济体制方面:八大接受了陈云的“三主体三补充的构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无;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在政治路线方面:八大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墓本建立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后遇到的第二次危机。如果说前一次地震震源在遥远的东欧,那么这一次的震源就在我们的脚下,给我们的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在调整发展战略的同时,实现了三个转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正是在调整发展战略和第三个转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并在理论上不断有所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社会王义初级阶段论。党的第十三大把这些理论概括为十二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较为完整的理论轮廊。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第三次危机,十三大以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遇到了空前尖锐的挑战。80年代末发生了东欧剧变,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这些震撼世界的事件,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以来遇到的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在国内,我们也遇到了困难:政治上,发生了六·四风波;经济发展上,发生了经济过热,进入了治理整顿阶段;体制改革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重大突破,国家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价格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双重体制长期并存、摩擦很大、漏洞很多的状态。形势是严峻的。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考察第三次危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关系,对我们决不会是没有教益的。第一,它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面临的危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都根源于苏联模式的衰败。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