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当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大门的时候,历史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借鉴苏联经验,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31956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发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风云突变的1956年4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轩然大波.5在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肃反扩大化错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强烈的震动,也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引发了西方的反苏反共的浪潮和波匈事件。6波兰——波兹南事件波莱斯瓦夫·贝鲁特“苏联道路”哥穆尔卡“波兰道路”1948年,被免去总书记职位71956年,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标语:我们要面包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策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约16000名工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游行,向政府要求更好的待遇和较低的税赋,并派了一位代表去华沙向政府陈情,然而因为传言代表遭到当局的逮捕,示威演变成了暴动,政府为了阻止暴动,出动了400辆坦克和10000名士兵,当天晚上,暴动方告平息。8十月风暴哥穆尔卡(1905—1982年)1956年10月担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后,重新提出“波兰道路”,着手改革政治经济体制。9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101956年,匈牙利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向布达佩斯行进的苏联坦克匈牙利局势混乱,开始时是由于人民群众对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的工作失误不满,引发了示威游行,反革命分子则乘机挑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也大肆鼓噪,情况越来越复杂而紧张。这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一步策动匈牙利军队叛乱,到处发生反革命复辟。匈牙利政府出于无奈,邀请驻匈境内的苏军帮助恢复秩序。在震惊世界的13天中,900多万人的小国,就有上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福林(匈牙科货币),给匈牙利人民造成了一场历史性悲剧。11毛泽东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12小结: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该如何走下去?这就需要党和国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3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4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15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16《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7正确处理十大关系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开辟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沿海工业同内地工业的关系(开辟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建设同国防建设的关系(开辟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中国经济建设若干方针)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问题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党和非党的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问题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问题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是非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问题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问题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8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党内因素,党外因素;国内因素,国外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我们要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尽力防止逆转。19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20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二)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21(三)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1.是什么(敌我之间、人民内部)2.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专政、民主)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民主)4.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22三、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一)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工业化道路的方针思路(三)工业化道路的意义23(二)工业化道路的方针思路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2425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国家。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26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总稳步前进。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刘、周: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朱德:发展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27自由市场国家市场流通领域自由生产计划生产生产计划个体经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工商业经营补充主体地位领域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28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刘: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陈云:建立“适合于我国适合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毛:企业“两参一改三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工人三结合。邓小平: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29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建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7.科学教育。提出向科学进军,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30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9.其他方面: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等。31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32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虽遭挫折成就巨大改革开放继往开来331966年首次导弹核试验成功1967年首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首颗人造卫星上天1973年,首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75年,袁隆平等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通过鉴定,在全国大面积推广34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35二、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四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