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p118—p129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比较数量关系。(3)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绘制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1)将实际生活实例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合作交流等方法,比较数量关系。(3)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概率与统计在生活中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从而热爱生活。增强学习的信心。重难点、关键1、重点(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比较数量关系。(3)初步学会绘制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2、难点(1)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2)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正确地描点。(3)图例的设置,,横轴上的间隔。3、关键正确的描点连线。教学建议1、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关注知识需求。2、要注重活动设计,体验数学价值。3、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培养教育。2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20页例1,课堂活动第1,2题。【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推断,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将实际生活事例与课堂教学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教学难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教具准备】各类统计图表,有关非典的统计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在抗击“非典”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就是每天新增的“非典”人数。2、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到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能很直接地看出“非典”病人数量的哪些变化?①、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113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122人;5月6日新增“非典”病人70人;5月11日新增“非典”病人42人;5月16日新增“非典”病人28人;5月21日新增“非典”病人8人;5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5人;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1人。②、从统计表上可以直接看出当天新增“非典”病人的人数。总结得很好。③、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多,5月3日新增“非典”病人最少。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病人数量的多与少。3、揭示课题。如果要清楚了解“非典”病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来吗?其实整理数据还可以用另外一种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板书:折线统计图,并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折线统计图)二、分析研究,探寻特点31、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仔细观察北京地区2003年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项目?①、折线统计图上有名称、时间。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人数。你从折线统计图中还观察到了什么?①、折线统计图上还有许多的小点,这些小点都用折线连起来。②、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他们的倾斜程度还不一样。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不但看到折线统计图有点,有折线,还看到这些折线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而且它们的倾斜程度也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围绕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折线上升和下降、折线的倾斜程度讨论以下三个问题。(师可课件出示)(1)从图中的各个点,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2)从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可以获得哪些信息?(3)从折线倾斜的程度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名回答。①、图中的第一个点表示的是4月26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后面每个格点上的点,表示的是相应时间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你从哪儿知道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最少?(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那天新增病人的数量最多;5月31日的点最低,新增病人的数量就最少。)你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②、把各个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折线。折线上升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还在增多,折线下降说明新增“非典”病人的数量在减少。③、折线上升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速度快;倾斜程度小,说明“非典”病人的数量增加慢。④、折线下降时倾斜的程度大,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快;程度小,说明新增“非典”病人减少的速度慢。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呢?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非典”病人增加速度最快;新增病人数量减少最快是从5月1日到5月6日。你能用手势比划并简单说明一下“非典”病人数量变化的情况吗?根据变化情况,你估计6月份“非典”病人会怎样变化?(抽生回答,全班进行评价。)正像大家所估计的那样,6月份新增“非典”病人数量越来越少,正是大家的同心协力和正确认识,防治非典,才让新增病人减少。请大家根据刚才交流的信息,独立完成书上第119页(1),(2),(3)题。(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2、议一议根据刚才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请大家小组讨论,说说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它和条形统计图比,它有什么优点?(学生讨论,全班交流)①、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事情的变化情况。②、它还能够看出一件事情的变化趋势。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相比,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与少,而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以及它们的倾斜程度,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4或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有很多数据的时候,折线统计图更简洁。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1、课堂活动第1题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都有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情况。比如我们城市的绿化面积越来越大。(老师边说边用手势比划)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书中描述的生活现象。(1)从春天到秋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教师逐条出示,学生思考后,进行比划,抽生边比划边进行解释。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现象有数量的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把你想到的比划给同桌看,并解释给同桌听。2、第2题(1)出示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2)全班交流,评价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3)结合第3个问题,思考:这些折线统计图有用吗?它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帮助销售经理及时调整进货,可以让消费者把握消费的时机。四、总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根据交流情况,师生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五、作业练习二十四第1题教学反思:折线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例2,练习二十四第2,3题。【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共同讨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本课教学要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学重点】掌握绘制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学会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正确描点连线。【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提问:大家喜欢旅游吗?旅游前,应当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九寨沟大家去过吗?教师简单介绍九寨沟的情况。亮亮一家今年准备到九寨沟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寨沟的情况,他在网上查到了该景区去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出示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月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月平均气温就是指每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如2月的平均气温是2.5℃,是指把2月每天的气温相加,再除以2月的天数,就是2月的平均气温。不是指2月的每一天都是2.5℃。)解释得很清楚。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一眼就看出景区去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吗?①、能一眼就看出九寨沟每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并且九寨沟全年的气温都比较低。②、能从统计表中看到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看起来比较麻烦,总要去想一想。对呀,从统计表中确实能看到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比较麻烦。为了更好地看出景区气温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将表中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实践探索,分析统计图1、研究画法,绘制折线统计图(出示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想一想,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包括哪几部分?①、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有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数据。②、还有许多互相垂直的线、单位名称、折线。大家找得都非常准确,一般来说,一个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单位名称及刻度,对应的点及连成的折线、相关数据。(出示网格纸)如果在这张纸上绘制“×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画呢?自己先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可以先写标题和制表时间,然后画出横轴和纵轴,标出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师根据学生讲解在网格纸上板书标题和制表时间)横轴和纵轴上还要标上刻度。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而且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而不是格子里。在横轴和纵轴上标刻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都是我们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横轴表示什么?它的一格表示多少?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是什么?(横轴表示时间,它的一格表示1个月,单位名称是月,纵轴表示平均气温,一格表示2℃,单位是℃。)一格表示2℃,半格呢?(半格表示1℃。)要完成一张折线统计图,还应该要做些什么?6(现在就是根据数据画点,然后再依次进行连线,最后,还要在点上标出数据。)你能根据网格图,自己制作折线统计图吗?(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抽一人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图,全班订正。请根据你的统计图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适时提问:2月的2.5℃是怎样画的?5月的11℃为什么画在一格的中间?全班评价: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需要改进?说一说:画折线统计图时,应当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画出漂亮的折线统计图?师小结: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大家要特别注意,横轴纵轴平均分,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单位写清楚,名称日期别忘记。2、解决问题,分析折线统计图想一想,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发现这些信息的?自己先想一想,再小组讨论。①、7月的平均气温最高,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就看折线统计图中的点。②、如果以10℃为分界线的话,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的有5,6,7,8,9月,共5个月,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有1,2,3,4,10,11,12月,共7个月。③、从折线下降的程度,看出气温下降最快是在11月,下降了5.9℃。如果你给小亮的旅游计划提出建议的话,你想说什么?小组内说一说。(先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三、巩固反馈1、练习二十三第2题(1)回顾: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是什么,按什么顺序画?(2)根据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的绘制,全班订正。指出描点不准确、跳跃连线的错误。(3)独立观察,思考: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4)全班交流,评价。回答题后的4个问题,重点让学生从点的高低与线的倾斜程度上进行分析,集体订正。2、练习二十三第3题(1)生活中,折线统计图的运用非常多,下图就是张叔叔的汽车去年前6个月的用油量记载。(出示统计图)(2)观察统计图,独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