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对外汉语071张方方200701024111杨笑菡200701024112刘文进200701024121侯阳阳200701024124汉语学习者语言系统描写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二.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的描写三.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研究四.汉语文化的习得研究一.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1.定义(1)偏误分析(ErrorAnalysis):是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的戏的过程与规律。(2)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例如:本想说“甲”,但临时因紧张或疏忽说成了“乙”。特点:是没规律性,不具代表性,不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因此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3)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例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英语,常忘记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动词后便要加“s”。2.偏误的理论基础及作用⑴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⑵作用:①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程度及其所达到的阶段;②通过偏误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者是如何习得目的语的,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和步骤;③通过偏误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检验对所学的语言规则做的假设⒊偏误分析的具体步骤及分类⑴具体的步骤:①搜集供分析的语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或听力理解中选②鉴别偏误:首先要区分是偏误还是失误,还要区分是结构形式的偏误还是语用的偏误;③对偏误进行分类;④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⑤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⑵分类:①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②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的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③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形成后的偏误;4.偏误的来源⑴母语负迁移。⑵目的语知识负迁移。⑶文化因素负迁移。⑷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⑸学习环境的影响。5.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分析的研究⑴鲁健骥的系列研究:①第一篇文章是关于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偏误分析。首次将“偏误”和“中介语”的概念介绍到国内来。从中介语产生的几个主要根源分析了汉语学习者常出现的语音偏误。首先,他列举了汉语学习者在发汉语音素时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其次,他还谈到母语是非声调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可能出现的迁移现象。此外,他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由于教学训练不够或训练不得法造成的偏误现象②第二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汉语学习者由于本族语、本组文化、的语知识等方面的干扰以及教学训练中的失误造成的汉语词语偏误。列举了四种偏误现象。偏误一:母语和目的语在词义上的交叉早横的偏误。偏误二: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关系搭配关系不同造成的偏误。偏误三: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因用法不同造成的偏误。偏误四:两种语言中对应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场合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偏误。⑵后继的汉语偏误分析研究:后继的偏误分析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有语音、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也由语用及篇章方面的偏误分析。汉语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一习得顺序的研究二习得过程的描写研究习得顺序研究▲不同语言规则的习得顺序语言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语法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例如:词法包括词类,各类词的构成,词的形态变化。那么对于这类语法规则,习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目的语特定规则的发展顺序特定规则是目的语与母语的语言规则中并不完全一致的。Example英语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习得顺序的变化。汉语中经常会说“我不----”表示否定时,通常会在动词前边直接加否定副词“不”。因此,按照形成的汉语习惯,在学习英语中,会有以下几个阶段:①句外否定②否定词内移阶段③否定词与能愿动词混和阶段•汉语学习者特定语言规则的习得顺序研究①“了”“着”“过”的研究②关于汉语否定副词”不”和“没”的发展研究孙德坤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了”的个案研究报告研究对象:英语习得者,汉语基础为零L和W研究内容:动态助词上星期只晴了两天。语气词他掌握三门外语了。学习者习得过程:准备阶段语气词了的出现动态助词,并与是。。。的结构的混淆动态助词,语气词与过等结构混淆S:你哥哥去过香港吗?L:去过香港?对,去过香港,对,。。前年他去。S:前L:前天,前年去,去了香港,去香港了这说明,过对作者来说并不熟悉,所以就用了。那了的行为就是对新规则的抵制态度。专业术语就叫“语言处理制约德”的策略。当他只有摆脱这种制约,才能过获得过的语法规则。在孙德坤关于了的研究的基础上,孙德金对着了过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结论:结构有难易之分,习得有先后之分。因此有人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习得顺序变体的理论假说。其实,自然顺序由于受到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环境,学习者母语背景等因素影响,会发生某些变化,然而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仍然取决于自然顺序。习得过程的描写研究目的:通过习得过程的描写来揭示潜藏在过程背后的习得机制。Example:汉语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例如A跟B不一样外国人使用频率源高于中国人,那么隐藏在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结论:外化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在目的语规则基础上的泛化过程。目的文化习得研究定义:是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同时习得目的文化的研究。发展过程:1957年lado在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就提出了文化对比的观点,但是此时关注点仍然是目的语与母语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上。30年后,文化对比开始深入人心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意义•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单学语言本省还不够,必须学习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交际能力中所包括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均与文化密切相关。•对外汉语教学要培养的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需要以跨文化的交际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一般都要求更多的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甚至要学习专业性的文化知识。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讨论主要包括文化对比的观点目的文化内涵或者目的语本身包含的文化因素揭示的观点目的语的交际与文化功能分析的观点•文化对比的观点,核心是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文化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根据。•目的文化内涵或者目的语本身包含的文化因素揭示的观点,它不是从对比入手,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目的文化内在差异。例如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生活,礼俗文化等等。•例子省略中介文化行为对比中介语与中介文化行为中介文化行为所包含的四个心理过程①迁移②过滤③泛化④适应中介文化行为的意义:研究者第一次把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考察。因此中介文化行为的习得研究将为我们系统得考察学习者习得目的文化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