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校区教职工公寓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日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教职工公寓楼,位于西安市户县草堂寺东北角,为B1至B6等6栋地上18层地下1层高层普通住宅,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67188.13㎡,设计使用年限等级为三级(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下室层高3.3米,一层层高4.08米,标准层层高3米,总建筑高度58.65米。基础垫层C15;基础筏板、基础梁C35;地下室墙、柱C40;地下室顶板、梁C35;一~四层墙、柱C40;梁、板、楼梯C35;五层以上墙、柱、梁、板、楼梯C30;女儿墙、阳台栏板、拉梁C30;构造柱、过梁C25。基础筏板、地下室外墙、顶板、梁混凝土均为P6抗渗混凝土。2、编制依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教职工公寓施工图纸及相关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同类型工程施工技术及工艺我国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国家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3、施工安排3.1工程施工目标:合格3.2施工顺序及流水段划分:本工程结构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六层以下由混凝土泵车输送至浇筑部位。六层以上采用地泵输送。安装平面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地泵安装平面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泵管设置于A段风井内。AB混凝土作业布置图地泵布料杆本工程为对称结构,基础部分以后浇带分为两个施工流水段,主楼以流水段分按照伸缩缝分为两个流水段。如下图所示:3.3按照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各岗位职责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以达到各方面要求。序号姓名职务主要负责部位备注1吕斌副经理(主管生产)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工作2陈涛质量员负责质量检查工作3曲营主管工长主要负责现场施工4郑杨工长现场施工5王伟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4、施工进度计划混凝土浇筑计划符合总施工进度计划要求。5、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技术准备5.1.1对商品混凝土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一般应明确混凝土的浇筑部位、浇筑方式、浇筑时间、强度等级、浇筑数量、坍落度、水泥品种、骨料粒径、外加剂及初凝时间等要求,并根据浇筑强度,提出保证连续浇筑供应要求。5.1.2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5.1.3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木屑、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水泥浆清除干净;检查钢筋保护层及其定位措施的可靠性;顶板钢筋应设马凳支架,铺设脚手板,严防浇筑、振捣时踩压钢筋。模板清扫口在清除杂物后及时封闭。施工缝处混凝土已将表面的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5.1.4混凝土浇筑前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水电管线、盒、槽、预留孔洞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并办理完隐、预检手续。5.2材料准备5.2.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进场时对混凝土质量严格检查验收。5.2.2准备好混凝土养护用塑料布、麻袋布或养护液等。5.3施工机具准备5.3.1机械: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泵送设备、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动器等。5.3.2工具:混凝土吊斗、刮杠、木抹子墨斗、铁锹、胶皮水管、铁皮、串筒、标尺杆、照明灯具及常用维修工具等。5.4其他条件准备5.4.1施工设施准备5.4.1.1施工用水、电设施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要求)布设完毕,经检查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并能满足施工需要。5.4.1.2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铺(搭)设好运输道路、泵管架、马道等,并确保运输道路上无障碍物、泵管架和马道坚固可靠。5.4.1.3施工前做好操作平台、防护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搭建,并认真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并能满足施工需要。5.4.1.4冬、雨、署季节施工时,还应按季节性施工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做好防冻、防滑、防雨、防积水、防风、防晒等设施的准备工作。5.4.2劳动组织准备5.4.2.1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特点,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制定劳动力需求计划。5.4.2.2应向施工作业队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并下达任务书。任务书内容包括作业任务、施工进度要求、任务验收标准、安全施工要求、文明施工要求等5.4.2.3施工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达到一定技术等级,做到持证上岗。6、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6.1施工工艺流程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作业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试件留置养护检验不合格合格图6.16.2操作工艺6.2.1混凝土运输6.2.1.1水平运输: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浆的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尽量减少水平运距或因运距过长而产生的混凝土浆泌水离析现象。6.2.1.2垂直运输:本工程采用混凝土输送泵。6.2.1.3冬期运输要采取保温措施,确保入模温度。6.2.1.4混凝土自搅拌站中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地点,并逐车检测其坍落度,所测坍落度值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标准规定。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重新搅拌后使用。6.2.1.5混凝土泵送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送连续工作,因故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清除管内残留的混凝土。6.2.1.6混凝土泵要搭设防雨、防晒棚,混凝土泵管夏季要覆盖降温,冬季要保温。6.2.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6.2.2.1混凝土从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可用加长软管或串筒等方法。6.2.2.2混凝土浇筑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应分层、分段均匀布料,分层厚度一般为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6.2.2.3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0mm~5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层间接缝。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为止,防止漏振、欠振及过振。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边缘覆盖以振实部分的边缘。6.2.2.4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位置有无移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好。6.2.2.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需按施工缝处理。6.2.2.6施工缝处理a.水平施工缝: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砂浆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铺适当厚度(一般为50mm左右)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混凝土。墙、柱根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剔除浮浆和松动的石子,并用水清洗干净。b.竖向施工缝:先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钢板网等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浇筑宜从垂直施工缝处开始,但要避免靠近缝边直接下料和振捣,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密实、不涨模。6.2.3墙混凝土浇筑6.2.3.1墙浇筑混凝土之前,底部应先垫一层50mm左右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分层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6.2.3.2墙高度在3m之内,可直接在顶部下料浇筑,超过3m时,应采用软管等辅助浇筑。6.2.3.3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如墙体拐角处及门洞两侧)及洞口下方混凝土的振捣,宜采用小直径振捣棒,且需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浇筑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宽大洞口的下部模板应开口,再补充浇筑振捣。6.2.3.4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将外露的钢筋整理到位。6.2.3.5施工缝留置:墙体宜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2.4梁、板混凝土浇筑6.2.4.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压茬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一起浇筑,向前推进。大截面梁也可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Omm处。6.2.4.2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人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振捣完毕后先用刮杠初次找平,然后再用木抹子找平压实,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找平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土表面直至泛浆,用力搓压平整。6.2.4.3顶板混凝土浇筑高度(标高)应拉对角水平线控制,边找平边测量,尤其注意墙、柱跟部混凝土表面的找平,为模板支设创造有利条件。6.2.4.4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缝宜用多层板或钢丝网封堵。6.2.4.5施工缝处需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按本标准规定执行。6.2.5楼梯混凝土浇筑6.2.5.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6.2.5.2施工缝位置:可留设在休息平台板跨中的1/3范围内。6.2.6混凝土养护常温施工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2h以内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措施,防止脱水、裂缝。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期间应能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楼板混凝土宜采用铺麻袋片浇水养护的方法,墙体混凝土可采用涂刷养护剂的养护方法。6.2.7试块留置试块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制作。标准养护试块的取样与留置组数应根据浇筑数量、部位、配合比等情况确定,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此外还需针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留置同条件养护结构实体检验试块。抗渗试块的留置,在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规定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6.3关键要求6.3.1材料的关键要求6.3.1.1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查其坍落度,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均匀,坍落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3-1的要求。表6.3-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允许偏差坍落度(mm)≤5050~90≥100允许偏差(mm)±10±20±306.3.1.2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6.3.1.3所有的混凝土原材料均应符合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6.3.2技术关键要求6.3.2.1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容器和管道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在夏季高温时,应有隔离措施。6.3.2.2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6.3.2.3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己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6.3.2.4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制作供结构拆模、张拉、强度合格评定用的标准养护和与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试件。需要时还应制作抗冻、抗渗或其他性能试验用的试件。6.3.2.5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予以纠正。6.3.2.6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抹平(必要时,可用铁筒滚压)搓毛两遍以上,且最后一遍宜在混凝土收水时完成。6.3.2.7应控制混凝土处在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6.3.3质量关键要求6.3.3.1进场原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取样检测,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6.3.3.2生产过程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一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依据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