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分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笛卡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像。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笛卡尔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刺激反射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心身交感论”二元论观点。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尔认为除了物质实体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心灵和身体即使两个不同的东西,又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笛卡尔根据当时的解刨学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洛克的主要观点:1、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提出“白板说”。2、洛克把感觉观念分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和“第二性的质的观念”。3、洛克又把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4、在欧洲心理学史最先提出“联想”一词。洛克认为观念的联想有“自然的联合”和“习得联合”。冯特的主要观点:1、在研究对象上,冯特认为心理学的是一门经验的科学。他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张身心平行论。3、在研究内容上,冯特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意识事实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分析出心理元素并分析他们构成符合概念的原理和规律。4、在研究方法上,冯特将生理学上的一套实验方法搬到心理学上,改造传统思辨式的经验性的内省法为实验性的内省法,使内省法在心理学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5、冯特提出感情的“三度说”,认为感情存在: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6、冯特认为意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7、通过分析文化产品的方法,想得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规律。冯特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以此开辟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创立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2、他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铁欽纳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研究对象:铁欽纳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学的内容,而不讨论其意义和作用。他认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只是心理学的运用,是心理技术,而非心理学本身。2、研究方法:铁欽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对意识经验的观察,即内省法。他打破了冯特的局限,把内省法应用到高级心理活动。3、研究问题:把意识经验分析为最简单的元素;确定这些元素组合的规律;用一个与该过程相应的心理过程来解释这一过程。詹姆士的实用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和条件。按他对心理生活的理解,把心理现象和心理条件都纳入心理学研究对象中。2、研究方法:他认为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他主张心理学研究可以运用实验法,认为可以将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补充。3、心理学的实质问题: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而身心关系的问题,仍然是哲学问题,不应该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对后来美国心理学特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的关于意识的功用、意识流等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其情绪理论由于提出了生理变化是情绪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从而推动了情绪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他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于1894年和19O4年两度当选该会主席。勒温的动力场说观点:勒温借助于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力的动的交涉作用。他认为这些力也像物理的力一样可有三种属性:方向、力量和作用点。前两种力可用向量的概论来表示,而作用点则可用箭头来表示。他用向量的分析来说明场的力量的相对的矛盾的情境。在个体与心理体系动力的交涉中,由于一定的方向和力量的引拒作用,由于几个力量的相辅相成,由于障碍的影响,由于目的达到、欲求满足和活动受到阻止而产生的力的分配的改变,于是就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动力场。勒温的心理系统说:勒温由早期的联想研究而转至需求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的研究。他把需求分为需求和准需求,前者是客观的生理需要,而后者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他认为需求可以引起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使需求得到满足。因为在需求的压力下,可引起一定的紧张的心理系统,若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的心理系统就得到解除。勒温不仅提出了理论,并且和他的弟子们精心设计了卓有成效的实验,把需求、欲求水准、由欲求受到挫折而产生的人格倒退等等复杂的心理现象,置于实验的基础上。这不仅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的不足,而且也为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托尔曼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在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以替代刺激-反应学习的理论。符号学习和潜伏学习是他的两项最主要的研究。1、符号学习他认为学习者所学习的并非简单的、机械的活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他设计了位置学习、阻塞途径等实验,根据结果阐明了学习者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在所有选择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符号-格式塔模式,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他认为,认知地图是动物对环境有了顿悟,建立了一种综合的知识,在动物的头脑中产生了某些类似一张现场的地图,知道目标的所在,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以适应环境。他的符号-格式塔理论是他全部学习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可用以说明行为的目的性、行为的整体性、行为的期望和预见性。2、潜伏学习托尔曼设计了另一个实验,发现动物存在着效果未显示于外的学习,他称之为潜伏学习,并认为潜伏学习的效果正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托尔曼的潜伏学习:托尔曼的实验显示:动物在开头几天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无食物奖励,但同样在进行学习,对新情境有所认识。一旦给予食物,动物获得急切需求的目的物,促使白鼠更好的运用已形成的认知地图,使“符号-格式塔”进一步巩固,因而实验组的错误从给予食物那天起显然减少。潜伏学习的效果是有机体在追求目的时运用已有“认知”的结果。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此阶段的儿童能区分自己和客体,逐渐知道运动与效果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的永存性、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动作与动作之间开始逐渐协调。这个阶段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但还没有表象、思维和语言。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的萌芽。2、前运算阶段(2-6、7岁)。这阶段的主要是语言的出现,思维的表象性和直觉性,自我中心思想比较突出,还不能进行可塑性运算,因而不能形成守恒概念。对量的判断缺乏系统的传递性。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这个阶段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只能把逻辑运算应用到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只限于初步的逻辑思维。而且这些运算是零散的、孤立的,还不能把逻辑运算结合为各种可能的变换形式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组合系统。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此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抽象的逻辑思维,即能够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实,朝着非直接感知或者是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不受具体事务内容的束缚,而是通过假设推理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出发,作出应有的结论。它的思维特点是把逻辑运算组合成各种系统,并根据可能的转换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有关命题;或是根据掌握的资料,做因素分析,进行科学实验,从而发现规律。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有科学创见和理论创新的能力。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伊底是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同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接触;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对伊底进行压抑和控制;超我就是一般所说的良心,即由外部要求内化而成的内部规则。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三者是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中的,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神经病。华生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华生把人的反应分为四种:1、明显的遗传反应;2、潜在的遗传反应;3、明显的习惯反应;4、潜在的习惯反应,如思维等。从而把心理、意识归结为行为而不留下任何所谓精神因素。他把情绪也看成是身体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他规定了行为、反应、刺激等定义,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统称为行为,把作为行为的最基本成分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称为反应,把引发有机体活动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统称为刺激,并认为全体行为,包括身体活动和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由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而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连结叫反射,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总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华生在强调刺激、反应的同时,极不重视神经组织在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在人的行为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其它器官相等。他贬低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暴露出他的反中枢说的倾向。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内容:1、学习是一个知觉重组的过程。2、顿悟学习的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被遗忘。3、顿悟说对尝试错误说进行了批评,认为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需要理解、领会和领悟等认识活动的参与。4、韦特海默认为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必须让整体支配部分,必须把细节放在问题的整体中,把他们与整体就结构联系起来考虑。他还认为学习应该打破旧的知识和模式的束缚,争取在对问题领域的基础上产生顿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1、阿德勒接受了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的支配,实际上就是受所谓的“权力意志”的支配。2、所有的人或至少多数人都可能在生理器官上比不过别人,由此导致自卑感。自卑感在性格上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愧不如人,另一方面为掩饰自己的缺陷而力图装腔作势,高出于人。3、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有生理缺陷的人,力求补偿,结果反而使缺陷器官的机能超过了完好的器官。他后来把补偿的概念从生理学的领域扩展到心理学的领域,认为儿童的心理差不多完全受补偿作用的支配。儿童看到成人处处比自己优越,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力图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的目标,这一推一拉的过程继续终生而不停止,从而使个体达到更大的成就。补偿也可能造成神经病。4、他认为每一个儿童用以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终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用以补偿他的真正的和想象的自卑感,这就是生活风格。他所说的“创造性自我”概念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的人格能力。5、阿德勒指出儿童在家庭中出生的次序及所处的的地位对于人格的形成影响是颇有意义的。儿童都是以“争取优胜”为目的,长幼达到目的的方法各不相同。6、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对于社会和世界的事业富有责任。社会兴趣发展程度,可用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情况。7、他认为神经病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补偿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作用。“向上意志”的目标本来志在争胜,但因外界抵抗力过大,自己无法客服,于是只有逃避竞争。神经病就是逃避的方法之一。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1、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2、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3、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A)其中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然而,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赫尔的行为理论1、习得律赫尔认为学习就是有机体本身去自动获得那些具有适应作用的感受器—效应器联结的能力。而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在强化情况下刺激与反应的接近。习惯强度和反应势能是赫尔学习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2、抑制和消退律赫尔提出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的概念。他认为消退的原因是由于条件抑制和反应抑制的逐渐增强,也就是说,消退不是由于强化的重复,而是由于一直的影响。3、反应的发生和反应的阈限他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变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