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沈阳工业大学光电显示作业作业题目:等离子显示技术学院名称:理学院专业:应用物理学生姓名:袁兵华学号:120702120指导教师:权善玉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的出现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1990年代初才突破彩色化、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进入彩色PDP的实用化阶段,其亮度均匀、无X射线辐射、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对迅速变化的画面响应速度快、视角大、易于实现大画面显示等优点,覆盖了从30in到70in的高分辨率显示领域,是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主要候选者。但由于该类显示器功耗大、亮度和光效率低、工作时容易发生像素间串扰、价格昂贵等,目前还难于普及推广到家庭用户。因此,世界上的许多PDP生产厂家,如松下、富士通、LG、Plasma等公司,针对PDP存在的问题,做了许多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介绍了目前世界各PDP生产公司和研究机构在改进PDP的结构技术、驱动电路技术以及其他应用技术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进步,并且根据目前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今后PDP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1等离子显示器1.1等离子显示器的工作原理PDP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通过在管子两端的激励电极上加入电压,使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惰性气体电离成一种特殊物理状态——电浆状态[1],同时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见光,发射出可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等离子管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图1等离子管组成原理1.2等离子显示器的特点等离子显示器是采用了近几年来高速发展的等离子平面屏幕技术的新一代显示设备。这种显示器的主要特点是图像真正清晰逼真,在室外及普通居室光线下均可视,可提供在任何环境下的大屏视角,不会因磁场影响产生色彩、几何失真及噪音等优势。具体有以下比较突出的特点:亮度、对比度高;色彩还原性好;显示效果非常出色;纯平面图像无扭曲;超薄设计、超宽视角;具有齐全的输人接口[2],可接驳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信号源;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功能;环保无辐射;散热性能好;无噪音困扰。1.3等离子显示器的分类PDP产品根据限制电流的方式或是在放电时所施加的电压形式可简单分为DC型PDP和AC型PDP两种。DC型PDP是以直流(DC)电压启动放电并用电阻来限制放电电流的大小,其结构较复杂,容易在等离子体放电时受到离子碰撞导致损坏及劣化,缩短PDP寿命,很难设计电路并且无法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AC型PDP在放电电极上覆盖有透明介电层与耐离子撞击的保护层,可以利用交流(AC)电压在介电层表面引发放电,其电极上覆盖有保护层耐离子撞击,寿命较DC型长。由于AC型PDP有结构简单、寿命长的优点,因此目前PDP产品是以AC型PDP为主流。2等离子体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2.1PDP结构技术的研究PDP结构技术的研发工作一直围绕着障壁技术、电极的制造工艺和材料进行。在AC-PDP器件中,障壁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保证两块基板间的放电间隙,确保一定的放电空间;二是防止相邻单元间的光点串扰。对障壁几何尺寸的要求是宽度应尽可能窄,以增大单元的开口率,提高器件亮度,同时要求高度一致、形状匀称。障壁的主要制作技术有丝网印刷法、喷沙法,现在又提出并试验成功了许多新工艺,如光敏浆料法、模压法、玻璃原料成型技术、刻蚀研磨法[3]。目前喷沙法是制作障壁的主流技术。障壁的形成是PDP制造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艺。所以开发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的障壁制作技术是一项降低PDP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各PDP制造公司和研究机构对于新型障壁制作方法的研究开发十分积极。PDP的电极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明电极、汇流电极和寻址电极材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由器件对其的光电要求决定,要考虑到导电性、对基板的附着力和保护介质的兼容性,同时又要在工艺满足简易性和经济性。透明电极一般是用ITO制成,为了增强它的导电性,在这上面加做一条金属汇流电极(bus电极),寻址电极一般是厚膜Ag电极。现在已有研究机构提出了用栅极Cr/Cu/Cr电极结构来代替原来传统的显示电极。常见的PDP结构有Waffle障壁和T型电极结构、Delta蜂窝状单元及弯曲障壁结构、CSP结构、不等宽结构和CCF(彩色滤光)膜结构。采用Waffle障壁结构可扩大荧光体所占比例,提高20%的发光效率。此外,采用T字型透明电极来抑制放电峰值电流,以此来提高发光效率。目前,先锋公司研制的新结构表面放电型的AC-PDP就是采用了Waffle障壁结构和T型电极[4]以及新型绿、蓝荧光粉,并提高放电气体中的氙气含量,使得42英寸PDP的发光效率提高到1.8lm/W,白场峰值亮度提高到900cd/m2,功耗降到380W,但有电极对位和排气上的困难。富士通公司开发的弯曲障壁AC-PDP的像素结构为像素三角形排列和弯曲形障壁(Meanderribs)结构[5],即所谓的DelTA(DeltaTri2colorArrangement)结构。其设计思想是增大荧光粉的涂覆面积,增加单元中的有效发光面积,从而使亮度和光效都得到提高,同时备有一定的排气管道。如像素大小为1.08mm的DelTA结构,亮度为200cd/m2时发光效率可达3lm/W白场峰值高达1000cd/m2,实现了高亮度高光效,并使排气畅通,但是提高了对电极对位精度的要求。韩国LG公司提出CSP(chargestoragepad)结构[6],在透明介质层与MgO保护膜之间添加一形状为方形,相互间隔离并与外电路分离、处于浮动状态的透明导电材(ITO),该导电体可以起屏蔽和增加电容,储藏电荷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平抑电流强度,延长放电时间,提高发光效率。又由于浮动状态的CSP块与维持电极相比电压较低,所以电荷被限制在CSP块之间,所以还能起到降低串扰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CSP与普通结构相比,发光效率提高1.6倍,而且亮度也提高了1.6倍。Waffle结构和Delta结构中RGB三色荧光粉都是等宽的,但考虑到在RGB三色荧光粉发光效率不一致,而且衰减也不一致,这就带来色温和色平衡的寿命问题。特别是蓝色荧光粉目前还存在发光效率偏低和衰减较快的问题,所以除了从荧光粉着手外还可以从单元结构入手。松下公司提出的非对称单元结构,特别扩大了蓝色荧光粉的面积,成功地解决了色温偏低的问题,使色温偏差可以高于10000K,解决了色温和色平衡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结构同时也会带来单元工作电压偏差范围增大的问题。NEC公司则通过在前基板上添加彩色滤光膜(CCF)的方法来改善屏的色温和对比度,将CCF制作在显示电极(X、Y电极)与介质层之间,并与后基板上配置的三色荧光粉相对应,能扩大彩色再现范围,达到10000K左右的白场色温,提高对比度。Plasmaco提出的栅型Cr/Cu/Cr电极结构[7],成功应用于60英寸AC型PDP。位于前基板的每条显示电极(X、Y电极)都由三条很细的Cr/Cu/Cr薄膜电极组成,它们提供了与透明电极类似的较大放电区域和电容。一方面,当一根或二根电极断路时,可以保持导电;另一方面,提高了开口率从而提高了亮度。由于金属Cr较易氧化成黑色,这又可以提高对比度。另外,由于Cr/Cu/Cr电极无须高温工艺,因此可采用普通钠钙硅玻璃,降低了材料成本。但Cr/Cu/Cr电极制造过程也比较复杂,须采用溅射工艺,而且在刻蚀中使用三种不同刻蚀液,须经三次刻蚀,并且存在边蚀等工艺难题。这一结构的商业化生产还处于研究之中。障壁材料的选择在整个障壁制作中也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障壁的制作工艺的难易和制作成本的高低。普通的丝网印刷采用的是低熔点玻璃粉材料。喷沙法先用耐喷沙的光敏胶或光敏干膜用光刻法制成图形,喷沙时利用障壁材料和光敏胶的选择性刻蚀形成障壁图形,再经去胶和烧结而成。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成本高,成品率低的缺点,因此很多研究机构开始考虑不采用障壁而采用别的方式来重新考虑PDP的结构。富士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DP结构,采用管径为1mm左右细长的等离子管阵列来代替原有的条状障壁结构。由于显示屏是由这些细小的管子排列而成,屏幕尺寸仅取决于管子的数目,实现大尺寸就不会受到生产设备的限制,即使是生产100英寸的大屏幕也只需要生产单个管子的设备。同时,由于荧光粉涂覆在管内,而管子只有两头与空气接触,灰尘不易进入,就降低了对生产环境无尘的要求。试验表明,该种结构的PDP完全可以采用已有的驱动方式,从整体来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同时,等离子体管的放电间距与放电空间较大,发光的效率较普通的PDP高,但是图像的质量还有待改进。东南大学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荫罩式PDP(SM-PDP)结构[8],不用介质障壁而用金属网罩将各个放电单元隔开,避免了光点串扰。SM-PDP属于对向式表面放电,工作时,上基板的扫描电极、下基板的寻址电极、中间的金属罩各加上一电压。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使气体放电发光。试验表明,金属荫罩作为导体能够影响放电单元中电场的分布,类碗状金属荫罩能更好地将放电粒子集中在放电单元的中心,一方面可以改善离子束的聚焦情况,提高图像的显示质量;另一方面也减小了粒子对金属障壁上荧光粉的轰击,延长了PDP的使用寿命。2.2PDP驱动电路技术的研究对于彩色PDP来说,必须要有驱动电路才能正常的工作。驱动电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价格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性能良好的PDP彩色电视,驱动电路占到总成本的70%~80%。因此如何开发出适合彩色PDP的驱动电路也是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常用的驱动技术有ADS驱动技术、ALIS技术、PlasmaAI技术、CLEAR技术、AwD技术、斜坡启动驱动技术等。富士通提出的选址和显示分离技术ADS(AddressandDisplaySeparation)采用脉冲个数调制方式来实现不同灰度等级的图像。ADS技术虽然能够实现256级灰度,但是点亮占空比低,对比度不高,峰值亮度难以提高,存在运动图像模糊、伪轮廓、画面闪烁和长时间图像水纹印[9]等现象,导致图像质量不太令人满意。但已有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改进的二进制编码法[10]、非二进制编码法和运动补偿的方法来消除伪轮廓,提高图像质量。改进的二进制编码法、非二进制编码法是目前等离子体显示屏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只是部分的改进了图像的质量;而运动补偿方法从理论上可以消除显示运动图像出现的问题。现在有研究机构提出将运动补偿法与ADS视频驱动模块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研究了人眼观看视频图像时的视觉心理模型后,提出将空间积分的影响加入到人眼的视觉心理过程;并采用将子场和视频帧分离的视频驱动优化方法和基于bit位进行补偿的方法,充分利用PDP子场寻址方式来实现补偿,更进一步的是,将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算法引入到PDP显示屏的视频驱动模块中,通过信号处理来提高显示的图像质量,适应了高端显示器件的发展方向。针对ADS驱动技术存在的问题,富士通又提出了ALIS(表面交替发光)。该驱动技术关键是利用不点亮的显示行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零电压,将该行作为非发光区,从而将单元之间彼此的放电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ALIS技术的汇流电极位于维持电极的中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表面空间,发光面积也增大了50%。由于显示线增加了一倍,因此非常易于实现高清晰化。采用ALIS技术使用原来的屏生产设备就可生产1000线高清晰的PDP。并且,由于1000线不需分割驱动,可使驱动IC减少一半,大大降低了成本。可以说ALIS技术是实现高清晰度PDP较为理想的技术。松下公司提出的PlasmaAI也是ADS的改进技术,根据某一电视场图像中平均亮度水平来调节子场数。由于在低亮度的情况下,图像的伪轮廓不是很明显,可以减少子场数,高亮度的情况下相应的采用增加子场数的办法来改善子场在时间分布上的线性关系,以降低伪轮廓。先锋公司提出的C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