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信息成本与我国经验品食品安全问题摘要:在真实食品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交易博弈表现为消费者对某品牌的购买行为上。如果生产者刻意隐瞒身份,那么在经验品市场解决思路下的重复博弈就会转变为一次博弈,声誉机制就会失灵,经验品食品安全问题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得以解决。模型显示如果政府规制不能够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或者是提高事后规制的效率,那么经验品食品安全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此外模型显示只要政府事前规制是不完全的,那么政府事前的检测就不会对经验品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任何助益。关键词:信息成本,经验品,不完全规制,食品安全1、引言及相关文献综述Akerlof(1970)发展了一个二手车交易的模型,指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的市场失灵问题。自此,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信息不对称引入自己的模型中来。而具体从产品的信息特性来对产品进行区分的是Nelson(1970)、DarbyandKarni(1973)三位,他们从信息传递角度对产品进行了搜寻品(Searchgoods)、经验品(Experiencegoods)和信任品(Credencegoods)的划分。认为搜寻品是事前信息对称的产品,经验品是信息事前不对称而事后对称的产品,而信任品是事前与事后信息均不对称的产品。对于事前信息不对称的产品,Shapiro(1983)研究了无限重复博弈情况下企业质量声誉形成机制,认为如果能够确保维持高质量而带来的未来收益,企业就不愿意榨取其声誉。而KrepsandWilson(1982)进一步研究了有限博弈的情形,认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博弈是有限的,也会有声誉效应。MilgromandRoberts(1986)研究了广告费用的信息传递作用。他们建立的模型被合称为KMRW声誉模型,认为经验品可以通过企业的声誉机制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正因为如此,虽然食品是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三个特性的产品,大多数经济学文献还是集中于解释和解决信任品特性的食品安全问题。GiovanniAnaniaandRosannaNisticò(2004)的分析显示消费者不能事前识别食品质量时,市场就会出现一个低质量水平的均衡,讨论了公共规制作为一个替代机制的市场作用。HenrikVetterandKostasKarantininis(2002)分析了消费者无法识别食品品质量时,供应链上的道德风险问题,指出纵向一体化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他们的分析大多明确指出食品信任品特性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而对于经验品特性的食品安全的分析则是凤毛麟角。只有ChristopherRitson和LiWeiMai(1998)从另一个角度指出食物安全供给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消费者在对食物安全风险并不知晓的情形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风险性较高的食物可以获得额外的效用。食物的供给商也仅仅愿意在消费者可以觉察的安全性层面提供这一安全水平的食物,否则即使供给的食物的安全性很高,却可能带来效益的损失。也就说存在事前信息不对称,市场就只能解决搜寻品特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经验品和信任品特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市场上是并存的。国内的大量的文献也是集中于探讨信任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周德翼(2002)认为食品质量信任品质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市场不能提供生产者改善品质的激励。伍建平(1999)、王秀清等(2002)和卫龙宝(2005)分析了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指出其信任品特性,这为生产者违规使用农药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由于信息不对称,高低质量不同的生产只能获得相同的市场价格,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这是就有机会主义的动机生产低质量的食品。目前存在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降低成本、改进外观及提高产量)有意而为。张云华、孔祥智、杨晓艳和罗丹(2004)的分析也表明一次性市场交易中蔬菜供给链行为人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而选择不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部分文献则关注了信任品特性食品安全的治理问题。桑乃泉(2001)谈到食品产业的纵向联合与供给链管理。夏英等(2001)从质量标准体系和供应链综合管理的角度讨论了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卢凤君等(2003)分析了高档猪肉供应链中公司与养猪场行为选择机理的基础,并利用监督博弈模型导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临界条件。食品安全问题根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在KMRW声誉模型之后,经验品特性食品安全问题就不再是关注点。然而Klein和Leffler(1981)发展的模型显示,在参与人不固定时,博弈参与双方最优解却是不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这样解决经验品特性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依赖于博弈参与人是固定的潜在假设。事实不会说谎,从前几年的广州的毒蔬菜事件、杭州的瘦肉精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到最近的北京织纹螺事件1,这些无一不是食品的经验品特性。在不断出现的经验品特性食品安全问题正在说明,这一个潜在假设在我国食品市场上并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本文认为消费者在食品市场上寻找一个固定的生产者不是没有成本,而消费者对生产者的识别成本的存在阻碍了重复博弈下的市场声誉机制的形成。认为如果不能够实施事后的惩罚2,那么市场上存在的经验品就与信任品并无差异。博弈参与人就不会关心声誉收益,市场博弈就会从重复博弈转变为单次博弈。2、交易成本与食品市场的混同均衡信任品和经验品都是消费前信息不对称的产品,传统认为市场的声誉机制可以很好的解决经验品问题,但是这依赖于参与人是固定的前提。如果参与人不固定,或者说市场参与人双方要在市场中辨别彼此有着很高的成本,那么对于参与双方而言博弈就是单次博弈,声誉机制就会失灵,市场上就会出现经验品和信任品问题同时存在的局面。对于我国食品市场的现实的观察,正验证了这一论点。2.1识别成本、单次博弈与声誉机制的失灵一般说来,消费者购买之前要获悉产品质量的信息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这种为了获取信息而付出的成本高于其消费产品的预期收益,那么市场就会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而从消费之后信息是否对称的角度,产品被分为了经验品和信任品。经验品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复博弈或者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有限次的博弈,市场会自发形成一种声誉机制,固定的参与双方均不会偏离合作解。当然如果市场博弈参与双方并不是固定的,正如Klein和Leffler的分析显示的那样,生产者就会有欺骗的机会主义行为。虽然Klein和Leffler的模型是从消费者不固定的角度来说的,但在另一个方向上,如果生产者是不固定的3,即生产者只在市场上存在一次,这种机会主义依然存在,即便消费者知道自己“上当受骗”4。对于经验品,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自于两个事实:一是产品质量信息市场供给是不足的,这不仅仅由于信息的公共品特性,同时也是因为市场信息传递是有成本的。这使得一个消费者消费后所获知的产品质量信息不会立刻成为市场的公共信息,这样就保证了生产者一阶段产品不会由于不能被销售而遭受损失。二是生产者的身份隐瞒。消费者对生产者的辨12001年,广东省中山市78人因食用残留有甲胺磷农药的“蔬菜”而食物中毒案件;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广东省信谊县百余人食物中毒案件。在2003年8月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中,189名婴儿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症状,13人救治无效死亡。2007年4月7日,北京6位市民因食用织纹螺而集体中毒。2按照KMRW的声誉模型,重复博弈时参与人选择针锋相对策略,博弈双方对未来收益的受损的担心是合作博弈解存在的原因,这里的惩罚就是针锋相对策略下未来收益的损失。3这里的不固定并不是指生产者只进行一个时期的生产然后退出市场,而是指在长期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并不能识别是哪个生产者实施的机会主义就行。4这里上当受骗是指生产者以次充好进行市场销售后,消费者知道用高质量价格购买了低质量的产品的情形,这就是具有经验品特性的问题了。识来源于生产者的市场身份显示,生产者市场身份显示主要是通过其产品标签1来完成的,而重复博弈在真实市场中表现为消费者反复购买某一个品牌的产品。如果某些生产者采取刻意欺骗的方式,比如将其完全不同的产品和某种口碑较好的品牌产品在外包装保持一致,那么消费者就不能辨别生产者了,而市场的声誉机制也会失灵。除此之外,生产商也可以通过随意更改其产品名称,外加产品质量信息传递成本的存在,这样就算消费者事后获知产品质量信息也不会给生产者带来损失。由于市场的重复购买的声誉模型在真实的市场中实际是表现在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也就是说真实市场下的市场交易的博弈表现为消费者与产品品牌的博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博弈。如果假定生产者可以通过假冒品牌和随意更改品牌等方式隐瞒身份,那么任何一次市场交易,消费者都需要花费成本进行生产者的识别。如果这种成本足够高,超出了这种成本带来的收益,那么消费者就会放弃这种识别,从而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博弈就会变为单次博弈而不是重复博弈。2.2维权成本与食品市场的产权解析分析表明消费者要和生产者构成一个重复博弈,就必须付出一个识别的成本,这个成本的大小决定了生产者是否采用机会主义行为。这里的识别是指识别生产商是否是低质量食品生产者,可以通过市场其他消费者的信息反馈获悉,也可以通过自行的识别获知。这两种方式都是有成本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其之所以需要承担这个成本是出于其自身收益出发,因为降低生产者机会主义的激励将会减少其购买到低质量产品的可能性,从而可以保护自己的交易收益。然而除了对生产者进行识别这种间接方式外,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保护自己交易收益的方式:就是对生产者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而为了食品质量检测发生的成本,我们称之为检测成本。这样不论是前一种识别成本还是后一种检测的成本,都是消费者保护自己收益的成本,遵循巴泽尔(1997)的概念2,这里将消费者保护自身权利的这些成本称之为交易成本。如果消费者保护自身的这种交易成本过高,那么消费者自身的这部分产权其实并没有被完全界定,这部分产权就会被至于公共领域,这样市场参与者就会攫取这部分资源3,生产者生产低质量产品并以欺骗的方式卖给消费者正是攫取资源的表现。2.3模型这里我们将发展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消费者对资源的保护以及生产者攫取资源的努力程度。假定一个简化的市场,只有两类参与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并且他们都是最大化自己收益的。为了分析的简便起见,假定生产者只提供高低两种质量的产品,高质量(非经验品)记为H,低质量(经验品)记为L4,假设生产者在市场上提供高质量的食品占食品总量的比重为)/(LHH。这也就是说,消费者任何一次的购买,获得高质量食品的概率就是β,而获得低质量食品的概率就为(1-β)。低质量食品为经验品,会损害消费者健康,消费者不会购买,因此无论生产者生产低质量的还是高质量的食品,其都以相同的价格出售。特别是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就有食品的市场价格P=P0(P0是完全竞争市场下提供高质量食品的最低价格)。2.3.1消费者的选择消费者要保护自己的权利,然而保护自己的权利就需要付出成本C,而消费者是否付出1这种标签可以是以多种方式显示的,但是其主要的方式是品牌。2巴泽尔将“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相关的成本”称为交易成本。3巴泽尔(1997)在《产权的经济分析》的开篇就指出"人们对资产的权利(包括他们自己和他人的)不是永久不变的,它们是自己直接努力加以保护、他人企图夺取和政府予以保护程度的函数。……如果交易成本大于零,产权就不能被完整地界定。……在每桩交换中,有一些财富溢出,进入公共领域,个人就花费资源攫取它。"4这里假定了相对于信任品而言,经验品是质量更低的食品。成本C取决于其付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如果付出成本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那么付出就是一个好的选择,反之就不付出。这里假定消费者付出C的概率为α,那么不付出的概率就是(1-α)。消费者在市场高质量产品率为β时:1)消费者付出维权成本,进行检测C,消费者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产品,其期望总收益为:])([)(0CPHUE。假定贴现因子为r,由于消费者每期都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食品和相同的期望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