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哲学的历史演进1.哲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是怎么划分的?2.怎样理解哲学的历史是寻求崇高的过程?3.试从人类的存在的历史形态分析哲学的历史演进。4.怎样理解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个体性、与人类性的关系?为什么说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又是对新的时代精神的塑造和引导?哲学的发展史,可以从多重角度去透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角度:一是从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去透视哲学史。哲学的“古代、近代、现代。”之分,具体地表现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和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哲学转向的意义就在于深化了对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关系的认识。二是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去透视哲学史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它以理论的形式表征了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的深层文化内涵。三是以哲学追求崇高的进程透视哲学史。哲学的历史是寻求崇高的历史,而哲学在寻求崇高的过程中又总是把崇高异化为某种超历史的存在,因而哲学又总是以消解被异化了的崇高的方式而构建人类的精神生活中的崇高。第一节哲学发展史的涵义1发展是一个由“潜能”到“实在”的过程,既不能把潜能与实在混为一谈,又不能把“潜能”和“实在”割裂开来。2发展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这是黑格尔关于发展的又一重要思想。3哲学的具体运动,乃是一系列的发展,并非像一条直线抽象地向着无穷发展,必须认作像一个圆圈那样,乃回复到自身的发展。4在哲学发展史的论述中他还提出了哲学的“主导原则”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没有任何哲学是完全被推翻了的,推翻的只是这个原则的绝对性。)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演进的过程,是各个历史时代的“哲学理念”或“哲学原则”被扬弃的过程,也就是各种“哲学理念”作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环节而保存在哲学的思想性的历史之中的过程。这就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哲学发展的多重透视1.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透视哲学史。(哲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是怎么划分的?)哲学的历史,是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历史性变化密不可分的。一般认为,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两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第二次是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一、这两次“转向”,就其理论内涵而言,都是转换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理解。1)哲学的“古代”涵义,是指尚未自觉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而直接地寻求和断言世界本身的哲学理论形态。2)哲学的“近代”涵义,是指自觉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并从而寻求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统一的哲学理论形态。3)哲学的“现代”涵义,是指以人的历史性存在为中介去回答和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理论形态。它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哲学总是以“超历史”的方式去解决哲学问题,而现代哲学则是以“历史的”方式去提出和回答哲学问题。二、在哲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中,实现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理论内涵的历史性发展。1)古代哲学提出“万物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味着人类试图以某种最深层的统一性的存在来确定人类生活意义的最高支撑点,又意味着人类尚未达到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去反省人类生活的意义。因此,这种哲学实质是表征着人类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2)近代哲学提出“意识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味着人类以反省的认识去寻求人类生活的意义,又意味着人类是以超历史的即抽象的观念去看待存在的意义。这种哲学表征着人类受“抽象”统治的自我意识。3)现代哲学提出“实践的统一性”以及科学、语言、文化等等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味着人类从历史的即现实的观念去看待存在的意义,也意味着人类在多元文化中的意义的冲突与危机。这种哲学表征着人类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融合的自我意识。2.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透视哲学史(试从人类的存在的历史形态分析哲学的历史演进。)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它的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直接地取决于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变化;而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变化,则深层地取决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的转换。因此,哲学史,归根到底是理论形态的人类发展史;每个时代的哲学,则归根到底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概括地说,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这就是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的基本特征。1)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中,个人依附于群体,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只不过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2)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中,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获得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只能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依赖于物,人受物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3)只有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是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规定性。这种历史的规定性,集中地表现为“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产品经济”。所谓“自然经济”,就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或较为低下的情况下的“人的依赖性”或“人对人的依附性”的人的存在方式。本质上看,就是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三位一体”的“人对人的依附性”的存在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超越自然经济的市场经济,实现了人的存在方式由“人对人的依附性”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性转变。在与“自然经济”相比较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对“市场经济”的特征作出如下的概括:经济生活的反对禁欲主义而要求现实幸福,文化生活的反对蒙昧主义而要求理性自由,政治生活的反对专制主义而要求天赋人权。如果我们更深入一步地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人的存在方式的视角去透视“市场经济”,那么,我们又可以对“市场经济”的特征作出更为实质性的概括。这就是:功利主义的价值态度(以功利原则为价值核心);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科学思维为合理性);民主法制的社会体制(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塑造全部的社会生活,从而也就塑造了人的新的存在方式(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存在方式)。对于人的这种存在方式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作出了最为简洁、精辟的理论把握与概括,这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的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存在方式的二重性:一方面,与自然经济相比,市场经济使人的存在方式由“人对人的依附性”转变为“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人的独立性”,只能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因此它所实现的由“人对人的依附性”到“人的独立性”的转变,只是由“人的依赖关系”转变为“物的依赖关系”。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存在方式的二重性,所以马克思既充分肯定市场经济较之自然经济的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又深刻地揭露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并指出超越市场经济的人的第三大存在状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阶段上的自由个性”3.从哲学寻求的崇高进程透视哲学史(怎样理解哲学的历史是寻求崇高的过程?)1.哲学的历史是寻求崇高的历史。2.无论是从先秦到明清的中国传统哲学,还是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欧洲的西方传统哲学,无不把象征真善美的崇高作为哲学理性的真谛。3.然而,崇高的追求与崇高的异化,构成了整个传统哲学的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而从整个哲学史看,哲学正是在追求崇高和“消解”崇高的异化的过程中发展的。这就是哲学的追求和确立崇高、批判和消解崇高的异化、重新寻求和确立崇高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1传统哲学把对崇高的挚爱与追求,变成种种亘古不变的哲学理念,把崇高的历史性内涵异化为统治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种种僵化的教条和崇拜的偶像。由此便造成了传统哲学的崇高的追求与异化的崇高的内在矛盾。2崇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君权”“、经典”“、纲常”等伦理关系的神圣化;3崇高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异化,则主要表现为“本体”、“共相”、“逻辑”等认知关系的神圣化。1在“人的依赖关系”中,个体对崇高的追求,就是对群体的崇拜,被崇拜的群体则被异化为超人的“神圣形象”(从图腾到上帝)。这样,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它对崇高的寻求和崇高的异化,就表现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对“神圣形象”的崇拜。2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中,人对人的依赖变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因此,人对“神”的崇拜也变成了人对“物”的崇拜,崇高在“神圣形象”的异化也变成了崇高在“非神圣形象”中的异化。4.正因如此,哲学的历史进程,就由塑造“神圣形象”而演进为消解“神圣形象”,又由消解“神圣形象”而演进为消解“非神圣形象”。哲学的这个演进过程,正是理论地表征着人类社会从人对人的依赖性走向人对物的依赖性,并进而改变人对物的依赖性的历史进程。5.当代哲学正在重新确立“崇高”位置的理论反思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第三节哲学发展的基本特征1.哲学变革与哲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的发展是与哲学观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这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任何一种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观”或“哲学理念”,都是形成于哲学的人类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体性的某种统一之中。按照我们的理解,任何一种哲学观或“哲学理念”,都是形成于哲学家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的某种“聚焦点”上。2.时代精神的理论表征(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自我意识,都贯穿着哲学家用以说明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独特的解释原则和概念框架。都熔铸这哲学家用以观照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因此,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理论,都是黑格尔所说的“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都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般说来,任何时代的“时代精神”,都以三种基本方式存在:1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其中主要是该时代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伦理精神等等;2该时代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即该时代占主流的关于“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如普遍的社会心理等等;3该时代的理论形态的关于“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即关于时代“意义”的哲学理论。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哲学精神”,它却不仅仅是一种“时代精神”,而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1其一每个时代的哲学精神,既是“聚焦”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所创造的具有时代内涵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普照光”,又是对该时代的普遍性的、倾向性的“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的理论升华。这就是说,在“时代精神”的三种基本的存在方式中,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哲学最为集中地、最为深刻地、最为强烈地表现了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因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2其二,哲学作为人类的反思的思维方式,它以“社会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批判性地反思“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因而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3.哲学问题的自我相关和自我超越(怎样理解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个体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的历史反思是在哲学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中实现的。哲学的自我批判,最重要的是哲学观的自我扬弃,以新时代的哲学理念去构建新时代所要求的哲学理论,因此哲学总是以理论的形式表征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并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在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个体性与人类性的统一,即:哲学总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的问题,并在哲学问题的自我扬弃的进程中实现对人的存在方式机器与世界的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任何一种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观”或“哲学理念”,都是形成于哲学的人类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个体性的某种统一之中。按照我们的理解,任何一种哲学观或“哲学理念”,都是形成于哲学家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的某种“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