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的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剖学教案课题:第一章绪论时间:2004年9月(4课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目的及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并了解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与难点: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两对概念的含义及区别。教具: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教程及内容:第一节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有许多人一提到“解剖”就想到拿刀子在尸体上割。因为“庖丁解牛”“解剖而视之”已经叫人把解剖定论为“支解和剖析”。在医学上这是十分正确的,而对于造型艺术而言,仅仅只知道人体有那些骨骼和肌肉是很不够的。有的人看了几本解剖书,人体有多少肌肉、多少骨骼记得滚瓜烂熟,然而面对模特时却不知如何下笔。因为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活人是一个整体,他是许多肌肉和骨骼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构造我们把它称之为结构。(出示多媒体课件和骨骼标本)当医生拿起手术刀的时候,他要准确地打开人体身上的某一块肌肉的某一个部位,直取病灶。而当艺术家操起画笔或是一块泥料时,他所想到的不只是某一块肌肉或某一个部位,而是许多肌肉和骨头加起来的东西──结构。这也就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或未来艺术家所需要掌握的东西。人体结构是很复杂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体时,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哪一块肌肉和哪一块骨头,而是他的整体结构。如我们可以把头部理解成一个球体加楔形,或者干脆把它看成是一个卵形;颈子看成是一个柱体;胸部和臀部是两个楔形;四肢看成是圆柱体和截锥体。对人体结构的这样一种理解我们把它叫做几何结构。世界上所有的人肌肉和骨骼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这些相同的肌肉和骨骼由于型号不一样,而组装出千差万别的人体形态。形态和动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体的运动状态叫做动态,人们的动态是可以相互模仿的,例如,军人的步伐可以整齐划一,体操表演者和舞蹈演员可以把动作模拟得微妙微肖,天衣无缝。但是他们的面部五官各具特色,千人千面,剥下他们的外衣其肌肤胖瘦、体表曲线和外形比例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是形态上的不同,是难以模仿的。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是双胞胎也会有区别。人体形态和个体特征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人体形态部分)第二节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有人认为不学人体结构,只要通过千百次刻苦训练也能画好人体。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这样做会使自己走很多弯路,而且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去研究对象,比如哪里是骨点、哪里是肌肉,对象形体结构的转折、比例形态等,你不得不去思考。实际上你还是在研究人体结构。须不知最后还是比学过人体结构的人稍逊一筹。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美术作品反映社会反映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我们要画好运动中的人物形象,其肌肉变化和骨点位置光从表面去看是画不准的,必须知道皮下的结构是怎样的,再看表面起伏才知道哪里是重要的结构,哪里是偶然的起伏和非本质的可画可不画的东西。因而“不学人体结构也能画好人体”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纯粹从表面去模仿必然要走弯路浪费很多时间。西方许多艺术大师都对人体结构和形态有很深的研究,达•芬奇还亲手解剖了十几具尸体并做了大量的笔记。(出示达•芬奇手稿图)第三节解剖史话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公元前3──2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在西方研究解剖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因为制作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在罗马皇帝奥古士都的御医摩撒故里,人们发现了解剖石雕的遗迹,细观胸廓为人的骨骼,而位于其内的是猿心,可见古代西方把人的遗体也看得很神圣。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他亲手解剖尸体并写下了大量的笔记,画下很多解剖图,而且对人体解剖结构和比例形态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他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位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人体可以成为对称的几何图形,如脸可以构成正方形,叉开的腿成为等边三角形,而伸展的四肢形成的图(案)形是希腊人认为最完美无缺的几何形──圆。”“躯干各部分的比例:矮胖的其各部分也肥短,瘦长的其各部分也瘦长,大小适中的其各部分都适中。”(出示达•芬奇比例图)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第十三)里有这样一节:“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在该书《灵枢•骨度第十四》中还有关于比例的论述“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发所复者颅至顶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这说明我国古代画家对人体结构也曾有过思考,但由于时代的局限,画家对人体解剖没有深入直观的研究,所绘骷髅只是画家对人体骨骼的一种推测而已。(出示李嵩《骷髅幻戏图》)我国古代还有“立七、坐五、盘三”的人体比例口诀、“三停五部”的五官比例法则和人物面部形态的“面像八格”等人物画诀。这些画诀对于我们现在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仍然很有用,谌称“祖传密方”。作业:1、解释解剖与结构、形态与动态。2、谈谈学习人体结构的意义。3、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书上,那段文字是怎么说的?参考书目:《金超教授授课记录》本人整理《艺用人体解剖学》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56年10月第1版《人体与绘画》[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4年4月第1版《画手百图》[美]佐治•伯里曼著张健生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9年4月第1版《艺用人体结构》[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9月第1版《动态人体解剖》[德]约•谢培德著广西美术出版社90年4月第1版《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6年12月第1版课题:第二章人体概论时间:2004年9月(4课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目的及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个整体概念。要求学生掌握解剖术语。重点与难点:构成人体的基本形、解剖术语教具: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教程及内容:第一节形态人为万物之灵,造化之颠。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通过同大自然搏斗和优胜劣汰规律的反复考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自身,使自己达到了健与美的最高峰。人类的直立行走使人体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腰前凸是人类的重要形态特征,一般脊椎动物脊椎是“C”形,而人是“S”形,人体脊椎有四道弯曲,即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骶后凸。这是由于人体直立行走,要保持重心的稳定而形成的优美曲线。人脑的容积增大。胸廓变得扁平,肩胛骨后移,以适应人体各种活动。手足分化为上肢从事精巧细致的劳动,下肢则支撑人体重量,从事行走跑跳。上肢变得短小而灵活,下肢变得粗壮而稳健。而被认为是人类近亲的猴,其手足的形态差别较小,分工也没有人类明确。(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形态)第二节构成用几何的观点将人体结构抽象化,将各个部位归纳成基本形,可以把头部看成是一个球体;胸廓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髋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楔形;四肢可以看成是圆柱体和截锥体。人体的头、胸廓和躯干是靠脊椎连接起来的,脊椎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四肢靠关节直接连在躯干上。如果将构成人体的基本形归纳成一句话就是:一竖、二横、三块、四肢。一竖是指脊椎。一般人体直立时,从正面和背面看上去,脊椎是笔直的,像正楷字的一竖;而当人体处在其它角度,或者运动时,它就可能是草书或行书中的一竖。更形象地说脊椎像一根弹簧,它可以前后左右弯曲,特别是颈部和腰部运动范围很大,体现出人体的大曲线,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曲线而不是直线。二横是指肩线和臀线。在立正时它们是平形的,在运动中有一定的角度。“二横”在展示人体形态和表现人体动态中有很大意义。如时装模特在走台时,其“二横”的运动十分活跃。三块是指头、胸、髋三大体块。这是人体的主要部分和相对固定的部分。四肢是指人体活动最大的、变化最多的上肢和下肢。(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构成)第三节解剖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有机体,由骨骼、肌肉、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排泄、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组成。艺用人体解剖重点研究的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以及它们构成的外部形态。一、骨骼人体有骨206块(根)。单个的称之为骨,构成一个系统的则称之为骨骼。如:一根肋骨,一块顶骨,胸部的骨骼,头部的骨骼,等等。这是正确的说法。骨骼决定人体的比例和人体的基本形态。例如:一个人个子高是因为他的骨骼长,而不是因为他的肌肉发达,更不是因为他的脂肪丰厚;有些人个子一样高而四肢却不是一样长,这也是因为各部分骨骼的比例不同的原故。骨骼支撑着人体,是人体的梁柱和框架,在运动中起杠杆、平衡作用。骨点是骨面的转折点。从体表上看是皮下骨,是人体结构转折的重要体表标记,是人体造型的重要依据。在研究人体骨骼时应该完全掌握骨点的准确位置。(出示人体骨骼并讲解人体骨骼的构造)骨的连接有二种形式:(一)直接连结根据连结组织的结构不同,可将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两种。1、纤维连结两骨之间以致密结缔组织相连,比较牢固,一般无活动性,如相邻颅骨之间的缝和胫、腓骨之间的小腿骨间膜等。2、软骨连结两骨之间借软骨相连,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第1肋与胸骨之间的软骨结合等。(二)间接连结——关节间接连结在结构上的特点是骨与骨之间有空隙,因而能作较广泛的运动。相对的骨面称关节面,位于关节面之间的空隙称关节腔,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并封闭关节腔的结缔组织囊叫关节囊。关节囊的内面衬以滑膜,故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简称关节。二、肌肉人体共有骨骼肌600多块,它赋予人体动力与形体,是造型艺术中研究人体的难点。肌肉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橄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蚯蚓,有的像鱼……由于肌肉的数量多,形状多样,且构成复杂,使得人体形态既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肌肉的不同形状)三、脂肪脂肪广泛地分布于人体全身,它在造型当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胖人和瘦人的区别就在于脂肪的多少。往往有些胖人并不比瘦人力气大,这是因为胖人的肌肉和骨骼并不比瘦人粗壮(相对而言),只是脂肪多一点而已。脂肪在造型当中起填充作用,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体形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其胖瘦的变化使之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男女老幼的差异也与脂肪有关系,一般来说,男子骨骼粗一些,女子脂肪丰厚一些,因而常常女子胖的比瘦的多,男子瘦的比胖的多,小孩脂肪多一些,显得圆润一些,老人脂肪少一些,显得干瘦一些。脂肪在身体上的分布也因男女老幼而有别,这一点在后面详述。(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人体的主要颁布区)第四节几个术语为便于后面论述这里介绍几个术语。一、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双脚合拢、足尖向前、两手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出示全身肌肉图)二、方位术语:上与下──近头顶的一端为上,近足底的一端为下。前与后──身体面部的一侧为前,背部的一侧为后。正中线──从鼻尖通过脐孔到耻骨所画的一根垂直平分线。(见全身肌肉图,肌肉与体表以正中线划分。)内侧与外侧──接近正中线的一侧为内侧,远离正中线的一侧为外侧。以上方位必须在解剖姿势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因为人体时刻都是在运动着的,而生活当中人们对上下、前后和内外等概念的理解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当我们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的时候就只能以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解剖姿势上所处的方位来论述,否则就会产生混乱。三、动作术语:屈与伸──肢体或部位靠拢折叠时为屈;反之为伸。外展与内收──肢体远离正中线的运动为外展,反之为内收。旋前与旋后──前臂运动的专称,在解剖姿势的基础上,大拇指一侧向前运动为旋前,反之为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并讲解有关术语的含义)作业:1.人体形态与动物形态有什么不同?2.构成人体的基本形有哪些?3.人体有多少骨头,人体骨骼在造型中的意义,骨连接有哪几种形式?4.脂肪在造型中有什么意义?参考书目:《金超教授授课记录》本人整理《艺用人体解剖学》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