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对象:09级免费师范生。教学课题:中国音乐作品鉴赏。课程类型钢琴技法小组课。教学内容:中国钢琴作品《解放区的天》。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熟练的演奏乐曲《解放区的天》这首曲子。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和习惯,在熟练的同时要着重掌握作品中遇到的一些技巧性东西。三、在《解放区的天》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各种创作手段展现了一幅歌舞欢腾、彩绸飞舞的喜庆场面。这种欢庆的场面也要通过钢琴演奏表现出来。同时演奏中还要突出陕北民歌的演唱特征。教学重点:该曲采用了带再现的三步曲式。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能贴切的表达出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掌握并驾驭节奏,引导学生运用于乐曲的演奏中更好的表达中国民族风的钢琴作品。教学难点:通过小组课合作,能够按要求处理、表现乐曲。教学用具:钢琴。教学过程:一、作品简介《解放区的天》是1963年储望华根据陈志昂作曲的同名歌曲以及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编而成。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在乐曲中到处可以看到民族化元素的影子。作品中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希望通过对作品不同角度的分析,体现陕北民歌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独特的风格特征。二、作曲家储望华及音乐背景介绍。他是著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改编的很多钢琴作品如《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茉莉花》等,不仅被中国钢琴家大量演奏,而且也成为音乐院校及业余考级或比赛的常用教材和曲目。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留校任教后,储望华于1982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现代作曲。在国外,储望华的音乐之旅始终没有间断。他1987年荣获澳大利亚“迈基”作曲比赛大奖,并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终身常任代表。他应邀在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墨尔本大学音乐厅、维多利亚艺术中心、皇家理工学院演奏厅等处,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钢琴独奏会。1993年他还与澳大利亚东南爱乐交响乐团成功地合作公演了钢琴协奏曲《黄河》。旅澳多年来,储望华基本上每年都会回到国内,担任一些钢琴比赛的评委或为艺术院校授课。此次在南艺的讲课结束后,他还要前往苏州、常州等地的院校,他形容这是一种“充电”:“我的音乐市场始终是在国内,听众还是在国内”。2001年,储望华在国内七大城市成功举办了“华夏情怀”巡演,其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同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选集》。三、根据乐曲结构分段:开头引子部分、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曲式图如下:引子ABA’(1一l4)a+a′连接部+a+a′+a″(15—3O)(3l一51)(52—82)(83—96—112—127-62)四、从乐谱的每个细小的表情记号揣摩旋律需要表达的意境。钢琴音乐作品《解放区的天》,要通过钢琴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展现出解放区人民欢天喜地的喜悦和热闹场景。五、逐段分析并演奏:作为一部民歌改编钢琴曲,《解放区的天》这部作品的旋律中可以说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原歌陆的旋律。A、B、A’段中都引用了原歌曲《解放区的天》的旋律。并且在这些部分的改编中,作曲家更是紧紧地抓住了歌曲中的典型节奏特征,使作品带有浓郁的陕北特色。用音乐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歌舞欢腾、彩绸飞舞的喜庆场面。在开头引子部分,作品选用了原歌曲《解放区的天》中最后的四个音作为一个素材动机,在不同音区上反复展衍。首先在演奏中要继承陕北人性格中的粗犷、豪放。触键要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在演奏大跳部分时,要像演唱陕北民歌的“甩腔”一样。轻重结合,处理好高音的音色和触键力度在第5~12小节作者运用了民间锣鼓点式的节奏及左手和弦色彩的变换,明快的节奏和和声色彩上也都延续了原歌曲的风格特征。让听者从音乐作品的第一小节起,就深深地体会到解放区欢天喜地的气氛。同时作者还模仿了中国民间音乐中“连环扣”式的创作手法,左右手都采用模进下行的方式,随着旋律的起伏,演奏中的音色也会逐渐增强,然后随着主音A的出现,逐渐变弱,并引出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在这个充满动力性的乐句中,快速多次的弹跳,弹奏不仅要使旋律明亮清晰,还要具有颗粒感,以产生“珠落玉盘”的演奏效果。在第一部分的旋律创作中,作品基本上引用了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让演奏者和欣赏者一听到旋律,就会不自觉地哼唱起这部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整段音乐的节奏是欢乐、明快的。正如“解放区明朗的天空下”人民愉快地劳动,尽情地自由歌唱和舞蹈。在第一部分的改编中,作者两次在不同的音区引用原歌曲的旋律。主和弦终止后,又在高八度地重复弹奏,对喜庆的气氛加以补充。通过引子和第一部分对解放区欢庆场面的充分展现之后,乐曲中部引用了一段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主席》,这一部分采用了中速,在速度、调性和感情色彩上与第一部分相比,更加抒情质朴。在钢琴作品中,这首民歌出现在第二部分,在情绪上,对第一部分的欢庆场面进行了升华,是在解放区自由的天空下对党的领导的由衷感谢和赞扬。在演奏上,区别于第一部分“颗粒性”的触键来表达欢快的气氛;在这个抒情的乐段中,触键要稍慢些,注重指尖的感觉。第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再现和变奏。作品先是对第一部分进行了完全地再现,然后对其进行了变奏,在节奏和音型上都进行了改变。(见谱例5)从上例的第三小节开始作者把原歌曲的旋律隐藏在织体中,整齐的16分音符的使用让气氛更加欢快、热闹。在织体上作者使用了分解和弦或右手五声音阶式的走旬,充分发挥了钢琴高音区明亮、晶莹剔透的特点,并发展成一个无论在和声还是节奏上都具有一定动力感的、有特点的高潮和结束部。在演奏中要突出旋律音。结尾的-4,节,作品仍然选用了原歌曲的衬词部分,用ff来演奏。在附点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演奏中,要“甩”动起来。要突出陕北风格,又要干净利落。六、教学总结:同学们整理一下笔记,在下去练习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我们今天所讲的对乐曲的处理,作品不但要熟,而且要重要的是要在熟练的基础上,渗入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突出陕北民歌的风格,使作品更富有灵魂和生命感。希望今后我们能用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演绎出我们更精彩的人生乐章!音乐学院键盘系教师:于亮201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