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资料图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吴晶、孟娜、刘奕湛)历经近两年制定过程,《》29日正式公布。正式文本对征求意见稿400多处的细致修改,再度让人们读出了民意的力量、改革的决心。育人为本: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教育规划纲要》在谈到“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健康成长”取代了征求意见稿中的“成长成才”;在谈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改革措施时,增加了“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参与《教育规划纲要》制定工作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指出,这些改动突出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也十分针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据了解,2006年,我国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7年又启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2“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方针,下一步需要我们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谈松华说。改革创新:“学校去行政化”力度加大针对社会热议的“学校去行政化”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正式文本删去了“逐步”二字,在谈松华看来,此举“格外彰显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但是取消行政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谈松华说:“取消逐步二字意味着改革现在就提上日程,但做到这点还需要一个过程。”据了解,不久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谈松华指出,《教育规划纲要》的正式文本在提到“高校去行政化”时,增加了“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这样的前提条件,“这样就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衔接起来、一致起来,共同指导并推进改革。”此外,正式文本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中,增加了“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这一修改将改变目前政府审批导致专业设置一窝蜂的现象,有利于学校发展特色专业,告别千校一面。”谈松华说。3促进公平:从高考到就业的制度保障除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外,《教育规划纲要》在高考、就业这两个关系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上也作出了更加详尽的修改。在“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措施中,正式文本较征求意见稿增加了“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在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中,把征求意见稿中的“推进创业教育”丰富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谈松华说,目前考试加分问题由于没有严格规范在各地出现一些混乱情况,《教育规划纲要》加上这一内容,既是对高考加分的规范,也是对所有考生的公平。“《教育规划纲要》对创业教育的丰富体现了我们日益国际化的教育发展眼光。”他说:“过去我们的学校不重视创业教育,国外所有大学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这套体系也会建立起来。”解读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纲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在2012年达到4%。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纲要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具体目标包括: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同时,我国将开展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这是针对我国近年来不断频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提出的重要举措。针对许多学校没有安保的情况,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教改纲要专门提及校园安全,很必要也很及时。前一段时间发生了几起校园突发事件后,学校安全已上升到国家高度。但学校安全管理应是一个长期的战略4措施。据王大伟了解,目前边远地区学校的保安和警察在减少。王大伟认为,目前校园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校安全应由一个相对固定的、权威的部门负责。其次,尽快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校园安全教材,将校园安全纳入教育学研究领域。不过,最重要的是,使学校安全预案真正发挥效用。症状1:入园难入园贵:药方:普及学前一年教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改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近年来,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对此,纲要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根据纲要,我国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症状2:孩子书包太沉药方:开展课业负担监测孩子的书包为何这么沉?面对家长日益高涨的减负呼声,教改纲要将通过“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方式减负。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为此,纲要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具体操作上,纲要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针对升学压力导致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纲要也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同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要想切实减轻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还要推行对学生的综合、动态的多元评价体系。《教育规划纲要》对此也作出专门的改革部署。症状3:一考定终身药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教改纲要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5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症状4:高分低能药方:强化考查实践能力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覆盖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除广西、青海外,其余省份都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但是,高考传导的升学压力依然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症状5:农民工子弟就学难药方:当地教育当地升学教改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项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2009年,全国99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已有4/5在公办学校就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症状6:政府管得过宽药方: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政府管得过宽、学校被管得过死”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教改纲要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纲要在多个方面保证办学自主权,包括: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长期以来,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得过多过细,导致高校行政化趋重。为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纲要提出要“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认为: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就是按照教学规6律办学,引导学校依法办学。高校必须以教授为主导,改变当前依靠行政权力治校的局面。纲要还针对学术环境和学术质量提出改革思路——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主要亮点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达95%“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近年来,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益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投入不足、资源短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长期制约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教育改革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