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含义与性质1.计划的含义是什么①计划是预先决定的行动方案。②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作的规划和安排。③计划职能包含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计划既涉及目的(做什么),也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怎么做)。④计划是一种结果,它是计划工作所包含的一系列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它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说明。⑤计划工作是一种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程序,以期能够经济地使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获得最大的组织成效的活动。计划(“计划工作”)是收集信息,预测未来,确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方案实施的措施,规定方案实施的时间、地点的一个过程。2.简述计划工作的性质首位性、普遍性、目的性、实践性、明确性、高效性3.简述计划的重要性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制订控制标准的依据4.计划的六要素明确做什么(What)即给出组织不同层次的目标明确为什么做(Why)即给出实施计划的原因明确谁来实施计划(Who)明确在什么地点实施计划(Where)明确实施计划时间表(When)明确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How)5W1H第二节计划的类型1.简述计划的分类方法分类标志计划类型时间长短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功能性质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对象范围综合性计划、专业性计划明确程度指向性计划、具体性计划程序化程度程序性计划、非程序性计划影响程度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2.指出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区别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一般而言,一年或一年以下可以完成的计划称为短期计划;一年以上至五年可以完成的计划称为中期计划;五年以上可以完成的计划称为长期计划。长期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指出组织在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组织各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内容相对比较笼统。中、短期计划的内容比较具体,对在中短期内组织某项活动的目标、行动方案、实施措施和手段、具体的考核指标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短期计划一般还会将工作细分到具体的作业单位,并给出工作日程表、预算等。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根据计划对企业经营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计划制定者所处的管理层次的不同来划分。)战略计划是由高层次管理者制定的,是关于组织活动长远发展方向、基本目的的计划。其内容不追求具体、明确,只规定总的发展方向、基本策略和具有指导性的政策、方针。战术计划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制定,是关于组织活动如何具体运作的计划。对企业来说,主要是指各项业务活动的作业计划。简言之,战略计划是确保企业“做正确的事”,而战术计划则是追求“正确地做事”。例:医疗制度改革、收入制度改革战略计划的基本内容战略计划也称为战略规划,它是组织的其他各种计划的最高指导原则。要对如下问题做出明确规定:(1)组织的重大任务(2)管理目标、方针和原则(3)战略计划的实际功效(4)组织的模式、功能战略计划的特点包含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抽象、概括,不要求直接的可操作性;计划方案的使用往往是一次性的;计划的前提条件大多是不确定的,计划执行结果也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战术计划的特点涉及的时间跨度较短,覆盖的范围较窄;内容具体、明确,并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计划的任务主要是规定如何在已知条件下实现企业的各项分目标;战术计划的风险程度比战略计划低。3.指向性计划与具体计划、综合性计划与专业性计划有什么不同?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对象范围)综合性计划:是对业务经营过程中各方面活动所做的全面规划和安排。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执行的战略计划往往是覆盖面较广泛的综合性计划,但短期计划有的也是综合性的,比如企业往往需要编制年度综合经营计划。专业性计划。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职能工作所做的计划,它通常是综合性计划某一方面内容的细化。比如,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产品研发计划,以及为业务活动服务的人事计划、财务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技术改造计划、设备维修计划等,都是特定职能领域的专业性计划。指向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计划内容的详尽程度)指向性计划。也可称为指导性计划,一般只规定一些指导性的目标、方向、方针和政策等,并由高层决策部门制定,适用于战略规划、中长期计划等。具体性计划。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般由基层制定,适用于总计划下的专业计划或具体的项目计划,如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改造计划等。4.计划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愿景与使命愿景与使命是为了说明组织存在的根本价值和意义,也是不同组织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企业目的应包含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两个方面。经营理念是指企业或经营者所持有的信念、理想、意识形态等价值观,是企业所希望达到状态的价值侧面。经营目标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理念而设定的具体的事实侧面。一般来说,公司愿景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步步接近的(可接受的),“胆大包天”的梦想。一个好的公司愿景,它必须具有前瞻性、想象力、震憾力、清晰度。“公司的短期目标就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的长期目标就是公司的愿景。”目标目标是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它是在组织的目的或使命指引下确立的,是组织或人的目的与意志的明白确切具体的表述。政策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解决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规定或行为规范。政策给出了其作用的范围和界限,但鼓励下级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问题,主动承担责任。程序程序是完成未来某项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是将一系列行为按照某种顺序的排列安排。规则是单一行为的规定而没有时间顺序,而程序是一系列规则的顺序组合。规则也不同于政策,一般不给执行人员留有自由的余地,而政策却会留有一定的自由处置权。规定了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可以避免重复分析,减少例行事件处理的成本。规划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所必需的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的资源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它一般要靠必要的资金和经营预算来支持。规划可大可小,不同级别的组织都可以有自己的规划,规划一般是粗线条的,纲要性的。大的规划往往派生出许多小的规划,而每个派生规划都会对总规划带来影响,它们相互依赖,互相影响。预算预算是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告书,也可以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预算既可以用财务上的术语来表示,也可用人时、产品单位、机时或任何用数字表示的其他计量单位来表示。预算既可以反映企业收入预期,也可以反映企业支出预期。预算可以单独作为计划来使用,也可以作为某个计划的一部分内容,含有预算的计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第三节计划的过程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机会分析确定目标预测计划实施环境提出可行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定方案拟定支持计划预算机会分析计划工作是从分析组织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开始的。这需要组织的管理者认真分析组织环境的状况,预测其变化趋势,从中寻找发展机会,并判断利用这种机会的可能性和能力,或面对挑战寻求应对策略和思路。这个过程对逐渐形成组织的阶段目标或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确定目标通过机会分析,管理者对组织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形成了初步的判断,以此确定出组织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目标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目标的内容二是目标的实现时间三是目标的具体指标和价值明确计划前提计划前提是指计划实施时的环境状态。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所定的计划切实可行,必须准确地预测出实施计划时的环境和资源状况。组织环境是复杂的,各种影响因素很多,有组织内部的可控因素,也有组织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应将这种预测限于那些关键性的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就企业而言,一般需进行经济形势预测、政府政策预测(如税收、价格、信贷、能源等)、销售预测、资源预测(如资金、原料、设备、人员、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假设出实施计划时的未来环境状态,并依此制订计划的所有内容。提出可行方案围绕组织目标,要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实施方案,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各级管理者、专家、技术人员、基层员工代表参与方案的制定,也可通过专门的咨询机构提出方案,做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多个方案的提出为选择最优方案或满意方案打下了基础。评价备选方案评价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客观性指计划的各种安排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合理性指计划的各种措施、手段是否得当。可操作性指计划的实施步骤、措施是否具体、明确和易于安排。有效性指计划的实施效果是否明显、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经济性指计划的各种安排(如人员、技术、资金、时间等)是否合理、经济。机动性指计划对潜在问题是否进行了充分的估计,是否有灵活的备用措施。协调性指计划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形成一个相互支持、逻辑严密的系统。在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时,要特别注意发现每一个方案的制约因素、隐患以及总体的效果。选定方案(决策)计划工作的第六步是依据方案评价的结果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优化方案。首先要认真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点和缺点,站在全局的观点上权衡利弊,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试点实验、数量分析等方法比较这些方案,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队。最后选出一个或几个优化方案,在可能的情况下,除了选出一个主方案外,还要有备用方案,供环境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使用。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对拟采用的方案要经过各级管理者、技术人员和职工会议广泛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选出优秀的计划方案,也有利于使被选定的计划方案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为计划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拟定支持计划选定的计划方案一般是组织的总体计划,为了使得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制定一系列支持计划,它们是总体计划的子计划。这些支持计划一般由下级各层次或职能部门来制定,在这一阶段中要注意考虑以下问题:(1)务必使有关人员和部门了解企业总体计划的目标、计划前提、主要政策、抉择理由,充分的掌握总体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内容。(2)协调并保证各支持计划方向的一致性以支持总体计划,防止仅追求本单位目标而妨碍总体目标的实现。(3)协调各层次计划的工作时间顺序,对并行进行的或串行进行的层次计划作好合理的时间安排。预算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将计划数字化,即作预算。预算使得计划的资源、任务分配变得容易,有利于授予下级适当的权利与责任。预算本身也是衡量绩效的标准,依据它可以对组织的各个层级的工作实施考核、监督和控制,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在预算限度内的各种资源又为各级管理者和机构提供了完成任务指标的保证,因此预算是计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必须认真核定。第四节常用的计划方法1.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滚动计划是一种动态编制计划的方法。它不象静态分析那样,等一项计划全部执行完了之后再重新编制下一时期的计划,而是在每次编制或调整计划时,均将计划按时间顺序向前推进一个计划期,即向前滚动一次,按照制订的项目计划进行施工,对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计划的情况,因此要跟踪计划的执行过程,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另外,跟踪计划还可以监督过程执行的费用支出情况,跟踪计划的结果通常还可以作为向承包商部分支付的依据。然而,计划却经常执行得很差,甚至会被完全抛弃。其编制方法是:在已编制出的计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段固定的时期(例如一年或一个季度,这段固定的时期被称为滚动期)便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确保实现计划目标出发对原计划进行调整。每次调整时,保持原计划期限不变,而将计划期顺序向前推进一个滚动期。2.简述网络计划法的基本思想网络图:网络图是指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分解,是指对工程任务的划分;合成,是指解决各项工作的协作与配合。分解和合成是解决各项工作之间,按逻辑关系的有机组成。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工作。时间参数: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程中,包括人、事、物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化为时间函数来反映的。反映人、事、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