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数据:存储在某种媒介物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2、信息:被处理成具有对接受者有意义形式的数据,它对当前或未来的行动或决策具有实际的或感觉到的价值。三个层次:语法性(语序、结构所反映的意义)、语义性(与特定对象相联系的意义)、语用性(与特定环境相联系的意义)。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记录,而信息是数据的意义。信息和数据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数据和信息之间也有区别。数据是纯客观的,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反映,单纯依靠数据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与我们的活动有关。信息则是经过人们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传递意义,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要求,能贵人们的决策或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4、信息的性质:反映性(物质的属性和物质之间的联系)、可分离性(用于表征物质的属性,与被表征的物质可分离开来)、共享性(人与系统)、时滞性。5、信息的质量:时间(及时性、新颖性)、内容(准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形式(详尽性、呈现性)。6、信息的生命周期: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应六个环节:信息的收集(确定需求,信息收集-及时、准确、完整,信息表达-简练、确切、不漏失主要信息),传输(时间、空间),加工(时滞),存储,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使用(技术、价值转换)。7、系统:指由许多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执行特定功能以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8、系统的特性:多元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9、系统外部的模型结构:输入——处理——输出。10、系统的分类:1、确定型和概率型;2、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人机系统211、系统的基本观点:⑴整体性(有机关联性所决定的);⑵层次性(系统分解原则:可控制性、功能聚合性、接口标准化;去耦方法:①库存、缓冲或等候,②松弛和灵活的资源;③标准);⑶系统与环境共塑;⑷演进性。12、决策:指决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依据一定的信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的价值进行分析判断,从若干个可能的方案中选取一个效果最佳的策略过程。决策过程: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准则:最优化(完全理性)、满意性(有限理性)。13、决策类型:按决策结果的特征来划分:确定型、风险型、随机型;按结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业务决策、战术决策、战略决策。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遵循,能用自然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照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解决这类问题采取数据管理方式,它着眼于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业务)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的影响。它强调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这类问题一般都带有全面性、战略性、复杂性。它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来自于系统的外部环境,来自内部的信息一般都带有综合性,最终的决策取决于领域专家的知识和水平。往往需要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战略)半结构化问题介于上述两种决策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通常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多属短期的、局部的决策。这种决策似乎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又不能完全的确定。(战术)第2章组织、流程和管理系统1、组织:围绕在一个共同目标,人们进行分工协作的过程以及由此建立的一种职权结构形式。2、组织的要素:人员、岗位职务、职责和权力、信息和目标。3、管理层次和幅度:可分为高型结构(直式结构)和扁型结构(横式结构)。3高型结构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幅度较小。其优点是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容易迅速适应和精确协调。其缺点是:层次多,上下级信息沟通时间长,信息容易失真;管理费用多;不利于发挥下级人员的创造性;由于上下级直接接触较少,非正式的联系变得脆弱,会严重影响写作过程。扁型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其优点是:层次少,上下级之间的行政距离短,联络方便;信息纵向传递快,失真小,有利于主管人员及时掌握情况;管理费用少;下属人员既有较大的的自主权,同时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解决面临的困难,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点是由于管理幅度大,难以进行严格的监督,同级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加了困难。高型结构和扁型结构是相对而言的,它们只是反映一种组织结构的趋势。在实际管理活动中,设置几个管理层次,关键是由管理幅度决定的,同样数量的员工,管理幅度大,则层次少。管理幅度多大为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4、管理部门划分的标准:职能、地区、产品。5、组织结构动态特性分为两类:结构性特性(描述了一个组织结构的内部特征,他们为衡量和比较组织提供了基础,包括:①规范化程度②专业化程度③权力层次④集权化程度⑤职业化程度⑥人员比率)和关联性特性(反映了整个组织的内部特性,包括组织的规模、技术、环境和目标,他们描述了影响和形成组织动态的组织结构,包括:①规模②组织技术③环境因素④组织目标和战略⑤组织文化)。6、组织结构反映在组织图中就是组织结构图。纵向联系策略:①层次传递②规范和计划③纵向信息系统;横向沟通策略:①信息系统②直接联系③任务组④专职整合员。7、U型组织即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分为纯直线制和直线职能制(每个部门可以接受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直接指令性或指导性领导)。8、M型组织又称矩阵式组织。由二维组成,一微是直线组织,另一维是任务。(项目组、事业部制)9、H型组织是组织多头发展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就是虚拟组织。10、组织流程:为了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活动的有序的集合。11、流程的特性:目标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结构性。412、流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活动(输入、处理规则、资源、输出),连接方式,活动的承担者,技术和工具。技术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分工,从而形成不同的流程。13、流程可分为实物流程和信息流程。流程的输入和输出中均具有有形实物成分,这些有形成分经过一系列活动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这类流程就是实物流程。信息流程总是伴随着实物流程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实物流程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程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程运行的软资源。信息流程是对组织全局起主导作用。在信息流程中其输入输出成分只有信息类成分。对一个组织流程存在着判别其是实物流程还是信息流程的标准:一般来说,主要看流程运作过程中其输出结果,若流程的输出结果是有形的实物,则其属于实物流程,反之属于信息流程。14、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好和最大的产出目标。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标、职能和手段。15、管理模型:16、管理活动按管理层次划分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操作控制。17、不同管理层次信息特点比较。★P53★518、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关系: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5大方面,其中任何一方面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2)信息系统对组织、指挥和协调职能的支持。(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管理信息系统: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种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①人-机系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也是系统的组成部分。);②综合性系统;③面向管理决策;④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3、管理系统分为: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也即管理信息系统(可看做是插入两个子系统之间负责收集、存储、处理和分发信息的功能部分。包括信息库、信息处理规则、信息传输方式)。4、信息处理分为:信息处理功能和管理,具有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5、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个部分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保存、处理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信息管理者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并在实现以后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6、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结构是指将层次结构和职能结构按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的一种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按结合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横向结合、纵向结合和全面结合。(1)横向综合(水平综合)结构是将在同一组织管理层次上的不同的职能子系统集成在一起。(2)纵向综合(垂直综合)结构是将同一职能子系统在各个组织管理层次上的业务集成在一起。(3)横向与纵向(全面综合)结构是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组织管理层次和两个及以上的职能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填空】67、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1)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EDP系统主要目标: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工作费用。可分为两个子阶段:单项数据处理系统、信息报告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系统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从以事务处理为主转向以预测分析、管理控制为主,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地处理,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3)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系统并不是代替管理者作出决策,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选购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的决策环境,以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特点:①主要针对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②系统主要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研究,需要模型库的支持;③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来使用;④系统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8、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区别(1)MIS完成的是例行业务活动中的信息处理任务,而DSS完成的是辅助支持决策活动,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2)MIS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DSS追求的是有效性。(3)MIS的设计思想是实现一个相对稳定协调的工作系统,设计方法强调系统的客观性,努力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而DSS的设计思想是努力实现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适应性强的开发系统。(4)MIS的分析着重体现全局的、总体的信息需求,而DSS的分析着重体现决策者个人的信息需求。(5)MIS趋向于信息的集中管理,而DSS趋向于信息的分散使用。(6)MIS的设计方法是数据驱动的,而DSS主要处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7)DSS更强调人机交换作用,系统更具动态性。★9、MIS和DSS的联系(1)MIS收集和储存的大量信息是DSS工作的基础;而DSS能使MIS组织和保存的信息真正发挥作用。7(2)MIS需要担负起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可以支持DSS进行后果检验和评价。(3)DSS的工作可以对MIS的工作进行检查和审计,为MIS的改进和完善指出方向。(4)DSS经过反复使用,所涉及的问题模式和数据模式逐步明确,逐步结构化可归入MIS的工作范围。第5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总论1、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模型——诺兰的阶段模型: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成熟。①初装阶段指单位购置了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该阶段,计算机的作用被初步认识,个别人具有了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②随着计算机应用初步见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单位的事务处理效应得到了提高,即所谓的蔓延阶段。在该阶段中,数据处理能力发展得最为迅速,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③管理部门了解到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而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同时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