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讲人:林刚老师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本章导学在了解和熟悉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外围知识的第二个方面——语言的获得和学习,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怎样?人类是如何获得和学习语言?语言学习的类型有哪些?这些问题将在第九章得到系统解答。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了解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了解什么是“语言获得”、“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条件;了解什么是语言学习,以及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第一节语言和思维活动1.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2.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第二节语言获得的过程1.什么是“语言获得”2.“语言获得”的过程3.“语言获得”的条件第三节语言学习的类型1.第一语言学习2.第二语言学习本章知识结构重难点和考点本章是教材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语言学外围知识语言的语言获得与学习部分的重点介绍,在考试中的地位比较重要,需要识记、领会和简单应用,考试中本章多出单选题、多选题、术语解释题、简答题题型,大概分值8分。重难点和考点——本章学习重点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的类型、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2.语言获得的含义、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条件;3.语言学习的类型——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本章学习难点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语言获得的过程和条件。第一节语言和思维活动本节学习要点1.狭义的思维只指“思考”,广义的思维包括“思考”和“思想”两个方面。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思维最主要的工具;理性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3.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储存人的认知成果,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一)什么是思维1.广义的思维:包括“思想”和“思考”两个方面(1)思想——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结果”(2)思考——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2.狭义的思维:仅指“思考”,即“利用大脑想问题的活动”3.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和心理的联系表现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思维和思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广义的思维既包括想的过程,又包括想的结果。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思维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语言。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1.起源和发生的先后问题(1)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2)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后有思维。(3)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出现语言之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关于思维先于语言的三方面证据:一是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二是从人类的个体发生学;三是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了语言能力或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2.范围和功能的对应问题(1)思维的分类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直观思维,即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广义的感性思维包括表象思维,即能够在人的大脑中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活动。理性思维:也叫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即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活动过程。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指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所呈现的一种感觉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注意:这三种思维活动中,理性思维一定需要语言参与,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不一定借助语言来进行。(2)思维和语言在范围和功能的对应问题上不应绝对化——除了肯定理性思维需要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外,应承认非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发散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语言参与的;——既要肯定理性思维需要语言作为工具,也不能绝对地说语言就是抽象思维惟一的工具;——即使说理性思维就是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也要承认语言和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不能完全等同。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3)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对应问题的一致看法——人类思维有不同类型,其中理性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是理性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感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不一定借助语言,但是语言也在这两种思维活动中起一定作用;——理性思维与语言虽然关系密切,但分属两种不同现象,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语言和思维活动的关系3.地位和作用的主导问题(1)语言决定思维:最早源于18世纪的赫尔德和19世纪的洪堡特,代表理论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语言相关论”(2)思维决定语言:这是目前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因为并不是只有语言才影响思维,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受语言的影响,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可以通过翻译互相理解,就是由于这些语言符号的不同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表达的思维内容是相同的。二、语言在认知活动的作用在人的认知活动中,语言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一)语言可以帮助完成认知过程例如:思考比较复杂问题会自言自语或者打腹稿。初学外语时总要先用母语组织好意思再翻译。(二)语言可以储存认知成果例如:科学发明和科学理论的灵感由语言记录和储存。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和瓷器的烧纸工艺因为缺少记录而失传。(三)语言可以增强认知能力例如: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例题【简答题】为什么说在思维和语言在范围和功能的对应问题上不应绝对化?【答案】(1)除了肯定理性思维需要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外,应承认非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发散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语言参与的;(2)既要肯定理性思维需要语言作为工具,也不能绝对地说语言就是抽象思维惟一的工具;(3)即使说理性思维就是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也要承认语言和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不能完全等同。知识点测评题【单选题】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A.感性思维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推理思维【答案】A【解析】思维大致可以分为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三种。感性思维又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即属此现象。【知识点】本章第一节“语言和思维活动”,将思维分成三种类型,就比较容易回答语言和思维的对应关系。教材P280本节思考与练习题1.简述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3.术语解释题:思维、发散思维节完本第二节语言获得的过程本节学习要点1.“语言获得”主要是指一个人开始形成自己母语或儿童时期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学习”主要是指在学校进一步学习母语以及外语的过程。2.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句阶段、简单句阶段和复杂句阶段。3.“语言获得”的条件:偏重与外部条件的解释,如“模仿说”和“强化说”;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如“天赋说”和“认知说”。一、什么是“语言获得”人是具备语言能力的两种途径:语言获得、语言学习(一)语言获得“语言获得”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能力不完全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到”的,而是人本来就具有某种语言能力,也就是通过某种生物遗传机制和大脑内在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得到”,一般指母语获得过程,即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母语)的过程。例如:实验表明,儿童在5岁左右基本上掌握了母语复杂了语言系统(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一、什么是“语言获得”(二)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的意思是说,语言作为一种能力并不完全是靠天赋或遗传得到的,最终还是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掌握,或者说还需要后天的一些条件,才可能为完全“得到”,一般指外语学习,即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一、什么是“语言获得”(三)“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的联系1.“语言获得”主要是指一个人开始形成自己母语的过程,或者是儿童时期掌握语言的过程;2.“语言学习”则是指一个人稍大一点后在学校进一步学习母语及外语的过程;3.小孩说话能力、听说能力、日常表达能力和母语能力,主要是靠“语言获得”形成的;4.成人说话能力、读写能力、高雅文学能力和外语能力,主要是靠“语言学习”形成的;5.儿童掌握母语前期靠”语言获得”,后期靠“语言学习”;6.成人学习外语前期靠“语言学习”,后期靠”语言获得”。二、“语言获得”的过程婴儿出生到一岁左右就属于语言前阶段,或叫语言准备阶段1.非自控阶段:指婴儿出生到一岁左右的前6个月阶段。这个阶段不能发出真正的语音,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婴儿发出的声音都是相同的,即使先天聋哑儿童也会发出哭、笑声;基本不能区分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但可以分辩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2.伊呀学语阶段:指儿童大约6个月到一岁左右的阶段。这个阶段发音开始有一定的语调和节奏,但不表示具体的意义;对语言的声音更加敏感,听觉已经开始语言化了。3.单词阶段:儿童从1岁左右开始进入真正的语言阶段。进入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幼儿可以说出单词,而且不同语言环境的儿童说出不同语言的单词。这个阶段的幼儿说出来的单词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句子,因此这时的儿童语言叫做“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即通过词语来表示意义。4.双词阶段:儿童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双词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说话,创作“双词句语言”,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儿童在两岁到两岁半就进入了多个实词连接的简单句阶段。这时的语言句子基本上没有虚词,因此称作“电报句语言”,但反映出儿童已经能够正确掌握语序、层次等基本的句法结构形式。6.复杂句阶段:当儿童能够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了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虚词与实词连接的复杂句阶段。这时的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已没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又称“成人句语言”。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三、“语言获得”的条件(一)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解释理论“模仿说”和“强化说”1.模仿说:这种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诚然,儿童学会语言离不开他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但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看,儿童早期语言阶段中的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等,则有时是不模仿,有时又是根本无从模仿。三、“语言获得”的条件2.强化说:这种解释跟模仿说有联系,但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强化刺激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确实也是有作用的,但很多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在孩子的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强化纠正并不起作用。可见强化同样不是儿童掌握语言的唯一途径。(二)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理论“天赋说”和“认知说”1.天赋说: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由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语言知识有先天具备的能力和后天补充的知识两方面,其中,先天的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这种假设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有一定的依据,但缺少更加客观的证据。而且过分强调先天的语言能力,过于低估了后天的语言环境和人的认知能力的作用,似乎也不尽符合事实。三、“语言获得”的条件三、“语言获得”的条件2.认知说:这种解释与天赋说稍有不同,即认为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两种组织机能,一种是先天遗传的认知能力,但不一定是一种完备的机制,而只是一些有限的行为模式,它使儿童具有能够获得包括语言在内的各种知识的基础;另一种是后天发展的认知能力,即人通过环境的多种影响建立新的认知起点,从而不断获得更多的知识。根据这种理论可以很好解释儿童获得语言过程中的许多问题,但也还缺少一些更为具体的客观依据。三、“语言获得”的条件(三)“语言获得”问题的一致看法1.儿童的语言发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