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所属系部:年级:专业(方向):指导教师:班级:提交日期:临床医学方向2013年3月16日临床(2)班2010级有关于糖尿病的分析与探究110030098朱勤凤临床医学系2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3绪论…………………………………………………………………………………………4一.糖尿病发病机制…………………………………………………………………….4(一)、Ⅰ型糖尿病发病机制……………………………………………………………………5(二)、Ⅱ型糖尿病发病机制……………………………………………………………………5二、Ⅰ、Ⅱ型糖尿病诊断要点…………………………………………………………5(一)Ⅰ型糖尿病………………………………………………………………………………5(二)Ⅱ型糖尿病………………………………………………………………………………6三、糖尿病的诊断…………………………………………………………………………6(一)早期症状解读及发展……………………………………………………………………6(二)血糖异常的定义…………………………………………………………………………7(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四、糖尿病的并发症………………………………………………………………………7五、糖尿病的治疗方案…………………………………………………………………8(一)健康教育…………………………………………………………………………………8(二)饮食疗法………………………………………………………………………………8(三)口服药物治疗………………………………………………………………………9(四)胰岛素治疗…………………………………………………………………………10六、自我体会………………………………………………………………………………11七、结语…………………………………………………………………………………….12八、参考文献………………………………………………………………………………12九、致谢……………………………………………………………………………………123有关于糖尿病的分析与探究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其患病率在我国逐渐增高,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强度的减低,人群平均寿命延长,应激状态增多,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与世界各国一样,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通过日常学习以及一些资深专家的研究来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问题。本论文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症特点、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一些结论从而总结出对人们有益的经验和意见,能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增长速度。关键词:糖尿病趋势论述结论ThepaperaboutdiabetesproblemswerereviewedabstractDiabetesisahigherthannormalbloodsugarcontrolbecauseofsystemicsexdiseasecausedbycomplications,andseriousinourcountry,itsprevalenceincreasedgradually,withthedevelopmentofproduction,lifelevelandpopulationthelifeextension,incidenceofdiabetesrapidgrowth,hasbecomeoneoftheworldmoreandmoreseriouspublichealthproblem.Inrecentyears,asChina'ssocialandeconomicconditionstoimprovethepeople'slivingstandard,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hedietarystructurechange,reduction,laborintensity,thecrowdaveragelifeexpectancyincreasedstressofextended,anddiabetestestingmeansofimprovement,andascountriesaroundtheworld,theprealenceofdiabetesindiabetestorisegradually,affectthehealthofourpeople,thoughanincreasinglyseriousinChinaintheworld,butlowprevalenceofdiabetesstatethenumberofdiabeticpatientsalreadyrankingsecondintheworld(aftertheUnitedStates),increaseatbreakneckspeed.Throughthedailylearningandsomeseniorexpertsresearchtounderstandsomethingaboutdiabetesproblems.Thispaperfromtheonsetofdiabetesmechanism,diseasecharacteristics,simplediagnosticmethodsand4preventivemeasuresarediscussed,drawsomeconclusionsthussummeduppeoplegoodexperienceandadvice,caneasethediabetesrateofincrease.Keywords:diabetestrenddiscussionconclusion绪论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人们满足物质条件这一背景下,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身健康方面需求旺盛,糖尿病作为社会常见的疾病,已经成为了人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目前世界各国糖尿病发病率均有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1.5亿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2%-10%之间,且发病正趋向低龄化。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6月-2008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起的全国糖尿病的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6%,其中男性13.31%,女性10.59%,糖尿病前期患者为15.19%。【2】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国际糖尿病流行趋势,2006年底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确定为世界糖尿病日【2】。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主席阿尔伯特教授对糖尿病发病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最新预测,其结果令人震惊:目前全球已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达1.3亿人,我国已超过4000万人;21世纪Ⅱ型糖尿病将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流行。【1】现我国糖尿病发病趋势严峻,但防治状况确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治疗机构、人员和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致使中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还相对较低。第二,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忽视饮食、运动等误区,从而使得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3】另外,专家指出,由于目前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正越来越多地充斥我们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识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够普及,都对中国糖尿病防治能力以及糖尿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今天全方位来了解一些关于糖尿病的信息。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5(一)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与自身免疫有关,称免疫介导性糖尿病(IA型)。仅少一部分Ⅰ型糖尿病患者无自身免疫性反应的证据,称特发性糖尿病(IB型)。IA型主要是遗传因素加上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往往由病毒感染促发。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或损伤胰岛β细胞而暴露其抗原成分并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进而破坏胰岛β细胞。IB型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少一部分,其病因学尚不十分清楚,这类糖尿病有很强的遗传性,缺乏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的免疫学证据,与HLA无关联大多数发生非洲或亚洲某些种族。【2】(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Ⅱ型糖尿病的发病除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外,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具体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①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在不同家族中患病率差别很大,有明显家族史;②环境因素:包括肥胖、摄食过多、体力劳动强度减轻、生活方式结构改变等均可使易感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③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有关;④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第2时相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直至消失并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4】⑤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同时也能将能量转化为驱动细胞反应的各种形式.线粒体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能量转化而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降低关系的研究有助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阐明等其他因素。【5】二、Ⅰ、Ⅱ型糖尿病诊断要点根据病因可分为:Ⅰ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Ⅱ型糖尿病(范围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胰岛素明显缺乏伴胰岛素抵抗)、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外分泌性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因素诱发、感染、免疫介导性糖尿病的少见形式及伴有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征)及妊娠糖尿病。现人们患病以Ⅰ型糖尿病及Ⅱ型糖尿病为主,顾我们将对这两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做重点的对比了解。【2】(一)Ⅰ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要点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急,可发病任何年龄,但多6发于青少年;②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较明显,有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倾向;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④主要需要胰岛素治疗;⑤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⑥胰岛细胞抗体(ICA)常阳性,尤其在初发病2~3年内。有时在发病前数年常已呈阳性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在Ⅰ型患者的鉴定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抗GAD)阳性反应较ICA更有意义,尤其在病程较久,发展较慢的患者。(二)Ⅱ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特征为:①起病较慢,可发病任何年龄,但多发于成年,以40岁以后中、老年更多;②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相对轻或缺如,一般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一定诱因下亦可发生;③血浆胰岛素水平仅相对性降低,且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有时肥胖病人空腹血浆胰岛素基值可偏高,糖刺激后胰岛素亦高于正常人,但比相同体重的非糖尿病肥胖者为低;④遗传因素亦为重要诱因,但HLA属阴性;⑤ICA呈阴性;⑥胰岛素效应往往甚差;⑦单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一般可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