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河北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朱劲松HUMANANATOMY人体解剖学(Humananatomy)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与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功能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Anatomy系统解剖学绪论系统解剖学的定义及地位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人体的分部与系统解剖学的常用术语人体的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系统解剖学定义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解剖学发展简史在我国:1、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2、史书记载,公元16年,王莽令太医尚方与巧屠一起解剖被处死刑者公孙庆的尸体,不仅度量其五脏,而且“以竹筵导其脉,知其始终……”。•在我国:3、宋代,曾有尸体解剖的记载和《五脏六腑》、《存真图》的绘制。宋慈著《洗冤集录》(1247年)广泛的描述了解剖学知识,对全身骨骼和胚胎的记载更为详细,并附有检骨图。4、清代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描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并对古医书中的错误进行更正。如“灵机记性不在于心在于脑”、“听之声归于脑”等论述,都基本符合现代医学知识。解剖学发展简史在西方:古希腊时代,Hippocrates(公元前460-337年)和Aristotle(公元前130-201年)曾作过动物解剖。古希腊医学家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命名了“十二指肠”、“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等解剖学名词。Galen(加林,公元130-201年)著有最早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医经》。Vesalius(维萨里,1514-1564)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著有《人体结构》一书,创立了现代解剖学基础。Vesalius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以及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问世,使人们能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因此解剖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生物学水平。1972年电子计算机X线连续断层图(CT)出现,从而能在活体上观察人体断面和器官的内部结构。以上说明了解剖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方法的不断创新而逐渐发展的。它经历了由动物解剖到人体解剖,从表面观察到探索内部结构,从肉眼观察到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成了大体解剖学、显微解剖学和超微解剖学的三个不同阶段。随着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解剖学的研究也已进入了分子和基因水平。解剖学的分科大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微视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胚胎学人体的分部颅面头部颈项颈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躯干部四肢部人体四肢的分部上臂前臂手自由上肢上肢带左、右上肢下肢带大腿小腿足自由下肢左、右下肢四肢人体的分部人体解剖学又根据描述方法和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外科解剖学:根据外科手术需要进行研究。X线解剖学:应用X线摄像技术研究人体结构。断面解剖学:配合CT、MR、超声研究人体局部或器官的断面形态。运动解剖学:结合体育运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显微外科解剖学:结合显微外科技术研究人体结构。解剖学的分科解剖学的分科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功能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X-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生长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艺术解剖学应用解剖学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分科1.系统解剖学消化系统2.局部解剖学3.组织学皮肤4.胚胎学5.其他(1)外科解剖学(2)X线解剖学(3)断面解剖学(4)运动解剖学(5)艺术解剖学人体器官的系统骨骼关节肌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秘尿系统生殖系统内脏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脉管系统视器前庭蜗器感觉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系统解剖学姿势(标准姿势)要求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描述任何解剖结构及方位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解剖学姿势解剖学的“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解剖学的“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正中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矢状面解剖学的“面”解剖学常用术语上、下(颅侧、尾侧)前、后(腹侧、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尺侧、桡侧胫侧、腓侧A••B距正中矢状面远者为外侧近者为内侧在前臂内侧又称尺侧外侧又称桡侧在小腿内侧又称胫侧外侧又称腓侧C••DE••F(三)方位术语A••B对空腔器官而言距腔近者为内距腔远者为外•AB•以体表为准,距表面近者为浅,距表面远者为深。A•C•B•对四肢而言以其与躯干结合部为准距结合部近者为近侧,距结合部远者为远侧。人体型的分类矮胖型瘦长型适中型人体器官的变异和畸形1.变异:出现率低,对外观和功能正常闭孔动脉异常闭孔动脉影响不大的形态结构差异。内翻足2.畸形:出现率极低,对外观和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人体发育中的畸形发育不全(缺肾)发育停滞(腭裂)发育过剩(骈指)器官异位(游走肾)器官愈合与分裂(马蹄肾)返祖现象(毛人)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直观性和实践性很强,特点是名词多、描述多,易懂难记。学习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尸体标本,结合模型、挂图、图谱和自身活体进行对照,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虚拟人的应用一、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含义数字化虚拟人体是指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把人体形态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信息及高级计算算法整合成一个研究系统,研究人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实现人体的数字化描述,为医学及多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基础技术研究平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一具有一定特征的尸体标本进行断层切片,每切一片,进行数据拍照以及CT、MRI扫描,将人体结构数字化。然后应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在电脑屏幕上重建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人体,再进一步将人体功能性的研究成果加以数字化,由信息科学的专家将其转变为电脑的语言符号,赋加到这个人体形态框架上,经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交叉融合,通过操作者的调控,这个“虚拟人”将能模仿真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若设置有声音和力反馈的装置。还可以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虚拟人的应用二、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阶段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可经历3个发展阶段: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理人。①虚拟可视人②虚拟物理人③虚拟生理人虚拟人的应用三、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科学意义①实现了人体解剖结构信息的数字化②提高了人体解剖可视化水平③开辟医学研究的虚拟环境④实现人体解剖信息资源数据共享虚拟人的应用四、数字化虚拟人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1、为医学教学与医学研究提供模型2、为计算机辅助医学奠定基础3、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4、为临床介入诊断、治疗模拟定位5、为中医药学与针灸经络研究开拓新领域虚拟人的应用虚拟人颅骨的三维重建图虚拟人软组织的三维重建图虚拟人的应用“女1号”身上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一位真实的19岁女孩。这位身高155cm体重46kg的广西女孩因不慎吃了毒蘑菇,食物中毒死于广州,家属将其遗体捐献给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该大学将女孩的尸体零下70摄氏度冷冻后横向切成8556片,每片厚度为0.2毫米,并用6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照。2003年2月7日,上万个数据汇集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的师生们昼夜奋战,将这些数据在计算机里进行重建,于是广西女孩在计算机里再生成了“女1号”,目前她已经恢复了皮肤、外观、骨骼、盆腔、卵巢,专家介绍,血管正在中科院计算机所制作,将来“女1号”的肌肉、五脏六腑等主要器官都会逐渐恢复。我国首例女性虚拟人虚拟人的应用虚拟人部分切片横断面中国虚拟人虚拟人的应用虚拟人电影《黑客帝国2》虚拟人的应用虚拟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