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集合住宅安腾忠雄背景介绍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忠雄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从1983年起就在神户六甲山,以坡度超过60度的集合住宅设计而闻名,顺着陡坡融入长满树木的环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与建筑融合」出发点,而此一挑战也让他获致世界性的令誉。场地分析城市建筑区域山体城市道路城市绿化水体六甲集合住宅地址城市建筑区域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山体水体六甲集合住宅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滑坡现象经常发生,安腾的业主委托的建设用地前面有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度。设计分析关于如何处理这个斜坡,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实的护崖墙。于是安腾便在这时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一座集合住宅。最初的想法是设计成“帆船”埋在绿丛林的建筑。但城市规划的高度限制为六米,所以就放弃了。建筑物为低层并顺应山势而建。其中,一部分还掩埋在山里面。建筑物由一系列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长5.8米,宽4.8米,其剖面顺着山势而设计,平面对称,建筑物之间空隙则设计了上下交通的阶梯,它们使整个建筑物统一起来,同时,它们也可作为小广场。各单元在斜坡上组合在一起形成阶梯状,于是每个单元都有开阔的视野,设计的意图就是想让生活在单元里的人们走到跌落的屋顶上去与自然交流。但是通过这个设计他明白了,日本人大部分并不愿意在室外生活。他们在早上七八点离家上班,回到家已经是夜里十点以后,对于无法享受生活乐趣的日本人来说,设计中的大阳台是没有意义的。从断面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住宅分成两个部分(平地部分、坡地部分)。平地部分为六层建筑,在四层的地方与坡地部分相连接。坡地部分每两层为一个单元沿山坡呈台阶而上,上面的单元依托下面的单元支撑,最下面的单元完全接地,这样就使得上面的荷载有序得传递到最下面一个单元的地基,这个办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接地的面积,使60度的山地建筑成为可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下面那个完全接地的单元,只要有了这个单元山地的坡度就不会对建筑建造造成任何影响。一条笔直的阶梯贯穿建筑整体起到沟通作用。在一些难以利用的狭小三角空间用作设备室。(如电气室等。)在山体内有立体停车场用于解决住户停车问题。每层用户的视线基本无遮挡。便于观看神户市区和大阪湾景色。体块分析最初的方案是将市区中常见的连个盒子式的住宅错一下位,所有的住宅横着一排,是一个乏味的建筑。住在后面一栋建筑的人只能看到前栋建筑的后壁。整个项目设计建立在5.2x5.2平方米的网格上,其中的每一组建筑为一个正方形平面,每边长为网格边长的5倍。整个项目就由两组这样的建筑组合在一起,通过有规律的几何排列,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并根据地形逐渐升高,中央楼梯沿坡地笔直而上,穿过整幢建筑,是整个项目的轴线。另外,其中每组建筑被南北方向的空隙分成两个部分。这空隙可被用小广场,同时也可以为每个单元带来阳光、新鲜的空气。由于一期和二期项目有270的夹角,因此形成一个三角绿化带,使建筑融入大自然中。交通分析户型收集表皮材料开窗方式特殊技术安藤因地制宜,采取把斜面削平之后深挖、将建筑“栽”在地下的方法,并摆脱从前在山地建房要克服地形限制,在一面加高地基的形式,而是顺应山势,将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立面改成呈阶梯状排布的倾斜立面。如此一来,限高(按日本法律,山地建筑不得高于两层)和遮蔽率的问题迎刃而解。题外话业主一开始便对这种设计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安藤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计划,经过复杂的运算后,他向业主展示了缜密的设计方案图纸。这时,业主又说,这么怪的房子是卖不出去的。日本人经常在嘴上说喜欢有个性的设计,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尝试需要勇气。安藤对业主讲,今后的时代是一个重视个性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房子会争得崇尚个性的年轻人的青睐。经过长期的游说动员后,方案才获通过。研究结论建筑设计要符合国家规范,不能过于彰显个人的风格,要为大家的安全负责。要多从户主的角度出发。对多变的地形采用尊重原型的方式进行设计。要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平凡的盒子也能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