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传记文学名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司马迁,字子长,自称“太史公”。西汉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内分体例:《本纪》12篇,记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30篇,主要记载贵族王侯的史事;《列传》70篇,官吏、名人以及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还记载了一些国内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历史。《表》10篇,把错综复杂的史实用简明表格谱列出来;《书》8篇,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项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扛鼎图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巨鹿之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英雄•鸿门宴:•坐失良机,埋下悲剧种子•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悲怆乌江之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历史把版面留给了刘邦,楚河汉界的真正含义从此变了性质,只能寄居在中国象棋棋盘上……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乌江自刎东城快战垓下之围朗读课文1、垓下之围中写了几件事?2、项羽慷慨悲歌反映出怎样的复杂心情?英雄末路,刚强镇定,多情无奈,悲剧氛围笼罩天地。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东城快战溃围斩将刈旗骁勇善战临危不惧勇武豪爽轻信自负不知反省“快战”与“决战”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之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逞匹夫之勇而已,完全不计后果。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认为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因此,他的快战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是证明自己。与其是说战斗,不如说是表演。“天亡我,非战之罪”描写出他刚愎自用,缺少自我反省精神的弱点。乌江自刎拒渡赠马赐头知耻重义心地仁善宁死不辱视死如归名家看乌江自刎咏项羽(南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认为项羽不应该过江东。这位经历宋室南迁的女词人,非常痛恨宋王朝一味软弱退让,为了求和丧失气节的行为。所以思及千年以前的项羽,尤其推崇其不肯过江、知耻重义的男儿气节。在李清照的眼中,不肯过江东的项羽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代表。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理由是: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兵家胜败本来就难以预料,如果项羽渡过乌江,在江东子弟的扶持下,卷土重来都是有可能的,那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这种观点背后的英雄观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项羽中原一败,已经丧失了元气,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这是客观事实:即使过了江东,江东子弟还会不会再追随他,这也很难说。王安石评论的重点不在项羽该不该过江东的问题,而在于能不能东山再起的问题。既是不能,自然也谈不上该不该了。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为取得解放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毛泽东汲取了历史教训,认为不可像项羽那样放走刘邦,最终养虎遗患,而应乘胜前进,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易中天: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以前的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贵族的时代。高贵感和英雄气质,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性格决定命运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英狄更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那么,项羽自小就有养成了怎样的性格呢?项羽少时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人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心理学家少时虽志向大,但性格浮躁,做事不彻底。在个人修养上的缺失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败起了制约作用。也暗示出他的悲剧命运。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性格决定命运总结项羽的性格:1.霸王别姬过于儿女情长2.东城快战逞匹夫之勇原因:少时个人修养的缺失田父指路残忍暴戾,不得人心3.乌江自刎沽名钓誉4.刘邦对项羽的评价不善用人5.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妇人之仁、不得人心作业:要求:1、100字左右;2、引用一句名言;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4、点评事例;5、联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