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生命科学学院1000012106【摘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清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化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进行了洋务运动。兴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其举措包括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科举制度改革等。洋务运动为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关键词】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影响1.教育形式的改变——兴办新式教育1.1学堂教育洋务运动时期的学堂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1)创办外国语学校(2)创办技术学校(3)创设军事学校洋务派认识到战舰枪炮的制造依赖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于是在引入制造技术的同时,也把近代自然科学引入了课堂。通过传授,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所需的实用人才,而且也大大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从1862年洋务派开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开始,到1895年创办江南陆师学堂为止,近40年间共创办新式学堂30所,包括7所外国语学堂和13个科学技术学堂以及10所军事学堂。这些学堂与旧式的私塾及书院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教育方针看,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而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从教育体制讲,旧式学堂的教学内容是经学诗赋,即学习写八股文章和诵解儒学经典;而在新式学堂中,单一的儒家经学内容已被多样化的近代知识所取代。外语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进入课堂。大量西学课程的设置无疑破坏了科举仕途的唯一性,也就必然动摇传统文化的正宗地位。另外,教学方法也由过去死读书、读死书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1.2留学生教育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派遣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时代特点,那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逼迫的危机感深入其内涵。为了更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洋务派向美国、欧洲、日本派遣了200多名幼童。此时期的留学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洋务派对出国留学的学生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回国时要掌握手工造船技术。而且,对学生严加考核,实时监督留学生的发展状况。实践证明,洋务运动期间,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海军人才、外交人才和科技人才,也使中国融入了近代国际社会,推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然而,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留学教育在实施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在向西方学习上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学习内容仅限于科学技术而缺乏思想理念。留学教育又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外国的教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这些也是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教育的局限性之一。1.3对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改革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取仕制度自隋朝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至清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封建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唯一途径,因而读书人不得不苦读圣贤书、研习八股文。从这一方面看,封建教育是为科举取仕服务的,如果不动摇它的根基,洋务运动中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举措不仅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难以持久。然而,科举制度的根基一时又难以动摇,洋务派不得不采取折中手段,力图在科举制度上打开缺口。他们多次向朝廷提出变通考试令,努力让争取让洋务学堂学生得以参加科举考试,并且争取洋务学堂学生与科举正途出身可同一样保举官职。1.4翻译西书,传播西学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很注意翻译西方著作。这些著作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人文思想等知识,为培养近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人办的近代报刊。“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而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报刊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中国人有了传播自己的近代文化和社会信息的工具,从此,传播进步思想有了途径。2.教育思想的变革——“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清政府在高等教育制度上的任何革新、变迁,说到底都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指导思想的体现。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推动者、承担者是一批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张之洞,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封建主义,他们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封建主义。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下,他们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某些长处,并以此为坐标审视封建主义文化教育,看出了封建主义文化教育的某些缺陷和弱点,因此积极倡导对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一定的变革。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取代封建教育制度,只不过是想借用或引进西方的一些办学模式、教育规范来培养能更好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新式人才。所以,当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时,由于比较正确地应对了不可抗拒的西学潮流,又维护了封建统治的实际利益,很快就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并成为整个洋务运动时期教育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既强调了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又透露出这些本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遇到了麻烦,受到了挑战的信息。“西学为用”既规定了坚船利炮、枪支弹药等西方物质文明的从属地位,也说明了在巨变的形势下这些形而下者的不可或缺,否则对这些来自异域的东西则可置之不理。“中体西用”的进步性在此,落后性亦在此。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虽然“中体西用”的教育制度改革方案和设想因维护封建教育制度和纲常名教而备受后来维新人士的抨击,但作为古老文化在大变局中应变自保的一种选择,仍是用心良苦,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它无疑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它以‘体用’、‘本末’的关系,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可以互补,努力论证着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当时将西方资本主义的“用”移植到中国封建主义的“体”上,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为,引进西学,毕竟在僵化的封建文化之上打开了缺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则是洋务派以及近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强权的压力作出的第一个反应。这一口号当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它至少已承认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有用性,而中国文化虽然从总体上说并没有大的问题,但至少在技术与实用层面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然而,由于这一口号带有为鸦片战争失败而雪耻的功利的目的,它一方面制约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全面性,从而将体、用一分为二,并由此引发后来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进行全面变革的争论;另一方面便是在失败的阴影下进一步强化了近代国人的民族意识,从而为后来的教育制度变革与发展留下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难题。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38丁伟志、陈菘,中体西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73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