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袁家村·源于美食,不只是美食一、乡村旅游缘起袁家村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距西安西北约80公里。改革开放前,袁家村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经济条件严重落后,曾10年间连换35任队长、7年间村民没有分过1分钱。改革开放初期,袁家村按照企业股份制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率先办起了水泥厂、硅铁厂等村办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初步实现了全村共同富裕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一些耗能高、产能低、污染大的企业先后被关闭叫停。面对新形势,袁家村邀请专家学者,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07年,袁家村确立了依托大唐陵园区位优势,打造休闲农业名村的发展思路,30万元买点子,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好点子,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最终经过与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确立了打造关中印象体验地的发展目标。随后,袁家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不断改造提升发展环境。投资1600万元,建成融关中作坊、关中民俗、关中小吃、关中杂耍等于一体的康庄北街,形成了著名的休闲品牌关中印象体验地,让游客充分感受关中地区百年来的农耕文化;装修了村史馆和保宁寺,耸立了毛泽东塑像、华国锋书法碑等文化设施,让群众忆苦思甜,不忘历史;先后建设了档次较高的戏楼、文化健身活动广场、占地20亩的生态停车场;同时硬化通村公路4.6公里,安装路灯200多盏,购买古槐、松树、草皮等植被,对村内外进行全面绿化、美化。通过改造提升,使一个焕然一新的关中印象体验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与此同时,袁家村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入会会员达到全覆盖。协会从规划设计、经营场所、接待设施、内部制度、礼仪培训、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休闲农家经营户的统一管理。使休闲农家在特色化经营中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袁家村人称“关中第一村”,是一座活着的关中风俗博物馆。2014年在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列入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名单。人称陕西丽江,被国家认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二、乡村旅游现状今天的袁家村,集景观、商贸、旅游、居住、休闲为一体,经济迅猛发展,村民生活安逸滋润,文化氛围浓厚,虽然只有62户,286人,却带动三千多人就业,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据媒体的报道称,袁家村目前日营业额200多万元,年收入超过10亿元。据统计,2015年10月3日,“十一”黄金周第三天,袁家村当日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长3.1%,居陕西所有监控景区游客接待量之首位。这意味着,在陕西,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首次超过了兵马俑这样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而历史文化旅游,一直是陕西旅游市场对外主打宣传的卖点。袁家村目前每年接待人数达到400万以上,相当于一座重点规模城市的人口数量,其强大影响力由此可见。2007年国庆,袁家村关中民俗体验地(康庄)正式建成开放,这正好迎合了都市人回归田园、品农家风味的饮食追求,吸引了西安、咸阳和附近县城的居民纷纷前来,踏青赏花,尝地道美食,当年接待游客10万人。如今,袁家村开办农家乐62户,占全村100%;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数30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的100%。连续3年,袁家村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年均旅游总收入达2.2亿元,人均收入5万元。三、乡村旅游特色1.以美食为“发家”源头(1)注重美味“造城”之初,袁家村书记郭占武就希望袁家村成为距离最近的西安700多万人的大餐桌。而在一开始,由于位置偏远,根本没有人愿意前来做生意。于是,村委会所有成员分片包干,到周围的村镇寻找最地道的小吃品种,挖掘最民间的厨师,挑选最本土的原料,坚决不要大酒店和厨师培训学校出来的厨师。最地道的民间厨师都召集到袁家村后,却面临一个巨大的现实:没人气,做出的东西卖不出去!于是袁家村村委会决定,这些民间厨师只管做,村里给发工资。厨师们做出来的东西,首先是在整个民俗街流通,整个街区的店家只能用当地生产的各种产品,多出的东西发给村民,再送给西安乃至陕西省相关部门和企业。最终,袁家村地道的特色小吃打响了知名度,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2)注重安全袁家村所有食品经营户所需的原料,如面粉、烙面、油、醋、辣子、粉条、豆腐、醪糟等,一律由村上作坊统一供应。坚决杜绝私自从村外采购食品,违反者一律取消经营资格。如大米、红薯、大豆等一般都有固定的协作种植基地或供应公司,统一采购,统一检验,统一入库,统一保管,做到有协议、有票据、有检测报告,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就连筷子,也做到根据各经营户经营规模有偿发放一定的数量,强制更换新筷子,如发现餐具不消毒的,停业三天。2.以特色文化体验为招牌与陕西历史名镇青木川、华阳古镇不同的是,袁家村的“古街”没有历史遗留古迹,而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虽然少了原汁原味,历史积淀,但青砖灰瓦,土色土香,满足了人们怀古思幽之情怀,如能持续经营数十年上百年,就会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古街。正因为后天建造,能够突破古街古镇已有格局局限,充分按照现在商业需求意愿设计房子大小、高低、内部布局,展示各种历史遗存,突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像已经基本失传、难以见到的传统油坊、布坊、醋坊、酒坊、茶坊、面坊、辣子坊、豆腐坊、醪糟坊、药坊等等,在这里应有尽有,每家一个特色,几乎没有重样的。袁家村还注重游客参与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亲自参与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在此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农家生活的乐趣,同时通过个性化的创意,将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乡村与都市摩擦融合,形成内涵丰富、文化特色鲜明的民居景观。3.拓展产业链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产业链拓展上,目前袁家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产品产业化,以酸奶为主导产品的产业链已经在袁家村兴建起来,或者将更多的特色景区美食,实现集中加工,设立专卖店,或是网上销售。例如:张三芝麻糕、张飞牛肉、雷氏擂茶,这些都是景区产品产业化的代表。这样的发展必定会受到空间的局限,脱离景区,产品的附加值大大减少。当民俗小吃街模式被遍地移植时,袁家村早早发现其产业单一、体验性不强的弊端,开始布局客栈、酒吧、艺术街区等业态,甚至还把民俗商业街的运营复制到了西安市区,整体产业链开始不断延伸。马嵬驿·低成本高回报的民营奇迹一、乡村旅游缘起马嵬驿地处咸阳、礼泉、兴平三地交界处,虽然黄土深厚,风调雨顺,但交通闭塞,发展缓慢,别说开发旅游项目,就连种地的农民都不愿要这块地。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的创始人王永鑫却看中了它。这个在兴平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当年从农村上学入伍,回来后,王永鑫经营招商企业“西北民航酒店”,扭亏为盈,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良好口碑,相继开办了5个酒店,收效良好。王永鑫在看到“兴平大唐贵妃园”规划后,想到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联想到马嵬坡深厚的历史故事背景,浓厚的文化资源,于是应马嵬镇政府之邀,作为招商企业入驻马嵬。王永鑫倾尽所有,将自己上千万的现金和资产变现,建设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在短短一年内,马嵬驿就初具规模。2013年国庆节,园区尚未完工,就接待游客达30万人之多。二、乡村旅游现状马嵬驿项目总投资5180万元,流转土地600亩,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让到访者体验“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景区集马嵬古丝路驿站文化展示、文化商贸、原生态餐饮、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新概念历史文化园区。园区建筑依据古马嵬驿驿站原貌而建,自然地势错落有致、古朴素雅,建设有民俗作坊街、民俗小吃街、民俗文化展示街、汉唐文化街及黄土源文化5条展示古街,以及马嵬驿文化广场、百果园、雕塑艺术馆、驿栅城、珍禽园、垂钓园、茶楼、戏楼等13个配套景点。2013年,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开业迎宾,大受好评。2014年五一期间,马嵬驿接待人数超过26万人次,2014年十一长假,马嵬驿接待游客达百万人次,成为陕西省内旅游景区接待量之最。2015年2月19日,农历大年初一,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当日游客接待量达30万。游客返程时,104省道堵车达数公里。现在,马嵬驿还搭建了自己的官方网站,有自己的官方微信号,甚至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并开始在重泉古镇复制马嵬驿模式,打造“马嵬驿·重泉古镇”。三、乡村旅游特色马嵬驿是纯粹依托成熟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来的人工旅游产品的奇迹,它由私人老板投资2000万,从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穷山沟里”飞出来,对于先天条件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它的成功模式=商业运营+文化民俗背景+旅游产品。1.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相传马嵬本为东晋一名武官,因他在此筑城而命名地名。唐时马嵬驿是西行的第一驿站,合理利用自然的台塬地势、沟壑地形,李家坡村民原来的窑洞院落,以黄山宫道教文化为底蕴,以杨贵妃爱情的故事为依托,用泥塑的形式叙述了多个历史故事:东晋名将马嵬筑城建镇;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个驿站;唐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王赞普,送至马嵬驿,设殿帐于百倾泊畔饯别;“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中,爆发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自缢身亡。李家村位于关天经济区西宝线上,交通发达,区域位置良好,有悠久的旅游文化,加之李家村的沟塬天然形成,废弃多年,土地成本不大,便于打造。2.免票勾起人们旅游和精神回归的欲望。现在国内旅游景区门票普遍较高,免票的诱惑,使得马嵬驿虽然圈起了围墙,但基本是一个开放式的以古驿站文化为主的民俗主题公园,规模不算大,但农耕文化、民俗体验,时刻召唤着人们的精神回归。3.适应市场,包装产品,快速推进。马嵬驿由私人投资,其开发者有胆量和魄力,积极包装集旅游观光、民俗体验、餐饮文化、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产品,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景区核心是关中民俗文化,主要依托的是特色建筑和特色餐饮,适应了目前的旅游市场。要说能“火起来”,还应该与领导团队的执行力、积极快速推进有关。而中式婚礼民俗广场、农村动物园、直升机观光这些项目正在根据游客需求建设,不断完善,只要能吸引游客的,让游客高兴的,市场调研后马嵬驿都在积极建造。4.“精细化霸道管理”在马嵬驿入口的雕塑上,刻着一句话,“精细化霸道管理”。马嵬驿进行自发的商会管理,实行内部自律,对食材统一采购,对入驻的餐饮门店进行筛选,有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确保特色、地道,诚信经营,童叟无欺。马嵬驿对商户运营管理细节上把控极为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食物原材料统一供应,与餐饮有关店员一律戴口罩,食物外形、餐饮人员指甲服装都有具体标准……如果达不到要求,轻则处罚,重则停业整顿。马嵬驿曾发起过一场抹布运动:商会派人到各个店面突击检查,如果哪家店的抹布拧出黑水当场罚款一万元不带二话。而每隔一段时间,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都要对商户末位进行淘汰,清退经营管理跟不上的商户,整合没有活力的商铺。2016年年初,经过半个多月的大调整,商户从原来的130多家缩减到100家以内。5.不依赖大城市消费者马嵬驿还有一个特点,不再强烈的依赖具有较高消费能力和意愿的省城(大城市)消费者,在马嵬驿的消费者80%以上都是附近四邻八乡的老乡,都是本土附近的乡亲。以农民为目标消费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农民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挣到了农民的钱。农民有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撬动农村市场,正在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向。宏村·国内首个企业主导运营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乡村旅游缘起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黄山风景区30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占地30公顷,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牛形人工水系,“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景区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民间故宫”。著名景点还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山、水、民居与人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也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最大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1982年,清华同济建筑系的学生发现了宏村的完整精美的古民居,引起政府关注。四年之后的1986年,宏村旅游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