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美学论文园林类景观审美比较研究姓名:布赫专业:电子商务学号:09254001指导老师:陈怡宁20101205摘要园林建筑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域以及建筑等特有文化,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采用对比方式,通过中国皇家园林与私有园林的对比,对园林的构成、特征、文化含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如下:分析了园林在建筑中地位,介绍了园林的相关概念。通过列举出园林实例,仔细剖析了园林的构成要素、审美特征以及美学观。通过不同园林的对比,园林被不同文化割分为不同派系。深入研究了园林的构成要素以及特征的深刻含义,分析为什么园林设计者会使用这些要素。分析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具体特点以及构成,对比凸显差异的产生,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再一次深刻论证文化特征对园林的影响。本文具体介绍了园林的各种构成要素以及特点,放大差异凸显反映其不同的根源,为园林研究以及设计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园林文化,审美特征,构成要素,园林,地域文化,建筑特点1绪论1.1园林相关概念在现代概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美英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它们的性质、规模虽不完全一样,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但通俗地来讲,园林多数指的是皇家、贵族、武将、富贾等私有的园林。建在城镇里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称为“宅园”;建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的则多称为“别墅园”。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寺观园林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二大类型。1.2园林种类从布置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1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代表是西方园林,意大利宫殿和中国的皇家园林。○2自然式园林,园林题材的配合在平面规划或园地划分上随形而定,景以境出。代表是中国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岭南园林。从开发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1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致,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2另一类是人工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2园林综述2.1园林构成要素园林集建筑、植被、水体、山石四大物质造园要素为一体。在原有的山水布局上加以改造,并以山石、建筑加以衬托点缀,使之注入特定的的文化特征元素。在园林的长期发展中,园林造园的理念材料等逐渐固定,逐渐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2.1.1植被在构成园林的众多要素中,植被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素材,它不仅能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和空气湿度,也可滞尘防火抗噪。园林设计利用植物可以创造出充满生机的绿色自然环境和繁华似锦的植物景观。此外,植物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彼此相互因借,互为衬托,作为整体景观效果更佳。2.1.2水体水体,被称作“园林的血液”。其因形、因势、因声、因色,既可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也可利用水体倒影、光影变幻,产生独特的景观效果。中外园林园林无论南北,或帝土、或私人都善于利用水景。水而倒影虚景与岸上实景形成的虚实对比,体形、线条、方向的对比,水景的美是园林不可缺少的创造源泉,动观、静赏享用不尽。2.1.3山石山石地形是造园艺术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或改造天然地形,人工堆造假山或散置山石,有聚有散,宾主分明,高低错落,相互呼应,并根据山石的大小、形态、质地等不同特点,巧妙配置与处理,达到心理物理学上的平衡感和视觉作用下的艺术美。山石的运用在中国的传统园林中比较常见。2.1.4建筑建筑是时代、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在园林布局中,建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不仅仅因为建筑的功能性特点,更是因为特色建筑的鲜明形象使它突出于山水植物组成的自然环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景观要素。作为构景要素,园林建筑在反映一定时期建筑文化内涵的同时,与其他构景要素相配合,营造出天人合一的景观意境,给人以艺术的享受。2.2园林审美特征所谓园林审美特征是指在园林中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形成典型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不同的园林审美特征需要用不同的造园手法来展现。中国传统园林,形造的是把自然和人造景观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传统园林最突出的审美特征,是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味的景观体系。包括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文化,中国人格精神、哲学思想、世界大观等都通过园林表现出来。2.2.1私家园林审美特征私家园林大多建在城市里,与住宅相互对应。采用堆石成山、凿地成池的方式,配以花草树木、韵味建筑、精致布局而体现身居闹市而有隐身山林的意境。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的构成就成为私家园林的主要特征。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情趣是另一种特征。园林是掺和人类感情的产物,为了达到调动审美情趣的目的,造园家通常利用叠山理水和景物命名的方法,引起联想,构造内在形象。2.2.2皇家园林审美特征皇家园林式私家园林的集锦。通常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效果。另外,皇家园林的建筑、格局等都非常注重规律。如颐和园北山南水的格局配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控制全员,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感觉。皇家园林内部的景点中,有很多对优秀经典或小型园林的仿造,也包含了佛道寺观等内容。同时处于对整体宏大气势的考虑,一些体量巨大的单体建筑和组合丰富的建筑群相互交映,呈现出一条或多条明确的的轴线关系,这些也就是皇家园林与死甲鱼那林判然有别,呈现出气魄恢弘、庄重华贵、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独有的意境特征。3园林实例与比较3.1私家园林介绍拙政园,中国著名私家园林,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中园(10张)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拙政园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3.2皇家园林介绍颐和园是皇家园林中的精华。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距离北京校区15公里。颐和园前身为北京的清漪园,后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遭严重破坏。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颐和园规模宏大.总而积达294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概括为二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宫为中心,慈禧在这里起居生活。游览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当时统治者的游憩之。颐和园在世界占典园林中享有盛誉的颐和园,布局和谐,浑然一体。颐和园风景游览区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以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为主部分。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石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颐和园的典型景观我认为主要是万寿山和长廊。万寿山,高58米,建筑依山坐落,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得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站在万寿山上俯瞰昆明湖,水天一线,旖旎动人。浩森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宫闻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群峰为借景。其构思巧妙、建筑之精,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颐和园长廊式中国长廊建筑中最大、最长、最出名的游廊,也是世界第一长廊。作为皇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颐和园长廊综合了廊式建筑艺术。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长廊以排云殿为中心,东西对称,这座精心打造的游廊,雍容华贵,融合了南方长廊的典雅,更有一番皇家园林的威严气度。3.3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文化对比私家园林大都建于闹市之中,大有追求大隐隐于市之感,因此私家园林的文化很突出的一点就是注重诗画意境,并不注重格局。私家园林的发展时高处俯瞰的万寿山期正逢南北朝追求自由的文化影响,园林设计随性而讲究细节,与江南文化相互呼应,因此“精”、“巧”、“小”等文化特点也被糅合其中。私家园林重视并体现人的文化主观能动性,与造园文人的情趣等紧密对应。在皇家园林中,严格的对称布局以及高要求的规格都体现了统治者要扼杀人民主观性体现天子为大的封建思想。例如清王朝建造清漪园时,正值“康乾盛世”,封建经济发展到最后一个高峰。为反映代表至高无上的“天”的皇权,造园中要创造自然与人极和谐统一的一面。园中筑山理水,浓缩涵盖典型的自然景观特征,既承皇家园林一脉相传的传统,又因君主的个人修养而成就一代皇苑风气之新;既体现了受命于大循古制的王道,又宣扬了最高统治者的德行,还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种种象征。3.4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美学观对比中国园林体现美主要是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两个大类来体现。古典帝王造园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影响下,主要形成以汉代建章宫为代表的一池三山景观;而此时的私家造园,方兴未艾,大量融合了儒家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并没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观。秦汉之后的隋唐帝国,曾产生出讲究整体设计注重自然美、建筑美协调统一的皇家园林;而此时的私家园林就强调怪、灵、奇为主、配合以诗画意境,追求意境美。宋代之后,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转变方向相同,朝着追求空灵精巧的境界实现从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讲究“诗情画意”、“因画成景”的造园手法并影响以后的皇家园林。5结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设计、建造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不意味着两者没有共同之处。中国园林师法自然,擅于体现自然美,按照自己的审美对景物灌注而现自然美丽,无论在私家或者皇家中,其实根本思想是相同的,只是造园人的地位不同,手法就迥然相异。笔者认为中国各古典园林之间关系千丝万缕,我们绝对不能断然地把它们一一分开,而应在研究了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从中体悟中国古典园林内涵之美。参考文献[1]张莉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及其意境说探微[A].见:公会论坛[C].2007.137-138.[2]文习.皇家园林的精华—颐和园[J].品味&生活,42-44.[3]尚改珍,廖正昕.清漪园、凡尔赛宫艺术随想[A].[4]乔立,乔冠宏.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简述[A].见:价值工程[C].242-244.[5]孔强.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构成艺术[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6]侯振龙,吴扬哲.浅谈园林规划设计与空间的结合[A].见:河北林业科技[C].2010,68-69.[7]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