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评价方式关注幼儿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改变评价方式关注幼儿发展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让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认识到:评价在教育过程和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过去的观念里,评价依赖的是定期的、统一的对幼儿进行标准化测量,从而区分好坏是非,分出高低。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这种评价观显现了不少的弊端。首先,它忽视了幼儿是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特点和速度,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测量不可能对每一个幼儿做出客观的评价。第二,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就是为了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幼儿是发展的主人。评价也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高低。评价可以为教师提供幼儿继续发展的选项。第三,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一个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有认知的内容,还有情感、社会、运动等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不能通过终结性的评价来定性,这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探索改变评价方式,把终结性的评价变为过程性的评价,将统一、定期、标准化的评价变为个人化、发展性的评价,将视角从关注结果转为关注每一个孩子是怎样发展的,从而真正地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教育评价观将评价与幼儿的教育、幼儿的发展,协调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通过评价提升了教育的理念层次。新的教育理念起了航标作用,促进了幼儿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把评价的过程变成幼儿发展的过程。观念的转变促使了行为的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新的评价观去指导日常的教育工作。一、有效的观察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1、观察对幼儿的评价,依赖于教师对幼儿长期的观察。观察可以为评价收集资料。长期的观察,可以反映幼儿行为的一贯性,避免事件的偶发性,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可供观察的内容很多。如果什么都观察,无疑是件头疼的事情。所以,观察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年龄特点,各有侧重。如:托班第一学期里,幼儿从各自的家庭来到了幼儿园,一切都是新的,要让幼儿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从而愿意来上幼儿园,培养对幼儿园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情绪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观察的中心。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在游戏中的交往、活动中的交往成为教师的观察重点。到了大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不断求知,幼儿对学习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大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的兴趣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就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2、记录其实,在观察过程中,记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班的幼儿的不同活动,记录下幼儿有典型性的行为,积累不同层次的作品,为教育评价提供重要依据。记录幼儿的真实表现,可以把观察结果变为一级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选用了《幼儿成长记录册》作为记录的载体。《幼儿成长记录册》里,将幼儿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归类。如:在小班的《幼儿成长记录册》里,有收集幼儿美工作品的“小蜡笔真神气”,有展示数理逻辑能力的“数一数,印一印”……中班的有:“我的好朋友”去了解朋友的“小秘密”,“可爱的家乡”反映幼儿周围的世界等等。我们在这个“展示平台”上,可以看到在不同阶段中幼儿的变化和发展。在收集幼儿作品的过程中,不忘记录幼儿在活动中诸如克服困难,或是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语言,这会给观察行为留下最真实的记录,为教育评价和教师的反思打下了基础。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旧的评价观只关注认知结果,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如社会的、情感的等。《纲要》中的教育内容更多的考虑到“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强调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我们依据纲要精神对幼儿评价时注意多维度、多角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多角度评价发现幼儿优势,以强带弱促发展。如果按照旧有的评价体系去评价幼儿,可能会抹杀幼儿在某些方面的自信心,可能幼儿的某些艺术天赋会被扼杀。每一个幼儿具有的独特能力的组合存在着质的不同,难以从量上加以排序、分类。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方法,让教师、家长更了解幼儿,也让幼儿认识自己更加充分。中班的男孩子亚哲是一个很特别的幼儿。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他有一点自我封闭的倾向。在班里,他始终一个人在角落里玩某样玩具。在观察中发现,他对颜色和绘画感兴趣。他的画中有鲜亮的颜色,而且冷暖对比,间隔色的应用让人惊叹不已。但是,在他的画中缺乏想象力,过于刻板,多属于临摹。在日常的游戏、生活中,他显得“魂不守舍”,经常对老师、同伴的交往邀请充耳不闻。而在绘画活动中,他却异常认真,思想集中。通过观察、评价,我们不难发现,绘画活动是他的强项,但是交往却是他的不足。那么,教师的教育重点是:如何通过绘画活动促进他的交往技能的发展?我们实施了几项措施:(1)鼓励他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2)引导幼儿向他学习冷暖色的应用(3)请家长和亚哲一起把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故事,再讲给同伴听。渐渐的,亚哲的脸上有了笑容,也愿意用简单的句子与教师、同伴交往了。通过多角度的评价,发现幼儿的长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以强项带动弱项,不仅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建立健全的人格。2、多维度的评价,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一种神奇的润滑剂,使幼儿的学习过程顺畅,让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反之,则阻碍幼儿的学习。所以在评价过程,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在每一个活动中,幼儿喜欢听到别人的赞赏,如果听到负面的反馈信息,幼儿有可能会放弃该项活动。在托班的“搓元宵”活动中,同桌幼儿都在说林林搓的元宵不好吃。(同伴的评价是负面反馈),林林立刻说:“你们坏死了!我不和你们玩了!”(有抵触情绪)老师走过去,抱起娃娃对他说:“娃娃说林林搓元宵的动作像跳舞,她可喜欢你了!”(老师评价他的动作)林林立刻喜形于色,老师接着说:“要是你把元宵再搓圆一点,娃娃就更喜欢你了!”(再评价他的技能)林林立刻说:“好,我要搓圆圆的元宵给娃娃吃!”(林林接受了老师的帮助)三、评价的结果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新的平台传统观念中的评价可提供学习的终结目标和表现方面的信息,而新的评价观侧重的是发展。教师在活动中应观察幼儿所遇到的困难,重新调整教育过程,以增进幼儿的理解。同时让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新的评价观重视每一个幼儿都有发展,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幼儿都以相同的速度掌握某一项内容,它重视的是哪些幼儿需要与别人不一样的帮助。也就是让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在小班的建构活动中,幼儿学会了用积木和盖板去搭建高楼。在一周之后,幼儿已渐渐不满足搭建楼房了,他们开始尝试的搭建辅助设施:围墙、路面等物体了。刚开始,幼儿用积木直立排列,搭成围墙,有的用积木横放搭建围墙,有的用积木累加搭建围墙。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尝试性行为。于是围绕围墙展开了讨论:你见过什么样的围墙?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在观察了幼儿园内外和回家路上的各种围墙后,进行总结:围墙不仅仅要把楼房围在里面,还要漂亮。第二轮讨论:怎样利用积木搭围墙?幼儿综合自己的观察结果,开始搭建。其他幼儿做评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见教师对幼儿的建构活动的评价结果,引出了新的学习主题,幼儿用评价的信息去指导学习过程的展开。四、幼儿、家长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评价者。教师就如同一个主考官,对幼儿进行分析,最后分出孰是孰非。而幼儿只是被评价者,家长很少有参与评价的机会。而《纲要》中指出: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大家的意见、看法综合在一起,才能较客观的反映幼儿的发展。1、幼儿参与评价会产生发展的正效应。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要想让幼儿发挥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要给幼儿一个管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的机会。每一个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他们有能力评价自己的优与劣,也有能力去分配自己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精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去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的幼儿浩然在班上是一个年龄偏大的男孩子,因为年龄大,他有他的优势。在学习活动中,他能较快的掌握新的知识,因为学的快,也让他在活动中情绪高昂、积极参与。但是,在动手方面,他经常采用逃避或蒙混过关的方法去对待。教师在活动后找他谈心,他很干脆的告诉老师:“我涂色不好,但我学儿歌快。我不喜欢涂色!”老师问他:“你觉得涂色、剪纸这样的活动有用吗?”“有用!”浩然说得一点也不错。既然他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表扬长处,激励不足”,帮助他正确的面对美工活动,提高美工的技能。另外,在为大班幼儿填写《幼儿成长记录册》中,教师让幼儿自己收集材料。幼儿在活动之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或是满意的作品,告诉老师:“我想把它记下来!”或是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也是让幼儿自己评价的过程。幼儿的评价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活动。幼儿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客观的评价,那么在学习活动中,就会有一个正效应。2、家长把握评价标准会为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提供帮助。在评价过程中,家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资源。每一位家长都迫切的关注幼儿的成长。家长的经验水平和活动,也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期的主要活动。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即每个主题的开始,我们也将主题的目标和活动的要求提供给家长。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很多的活动中,我们都需要孩子与家长互动。如大班幼儿在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国家的重大记事和世界要闻(如奥运会的情况等)。中班的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郊游见闻或参观见闻;小班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主题活动中需要的图片、照片等。在收集过程中,家长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找出最合适的资料或材料,怎样记录孩子的见闻,怎样鼓励孩子,怎样为幼儿的“小问号”记录问题画等等。这些活动的过程为幼儿在园的学习过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家长在活动结束后有正确评价幼儿的依据。另外,在《幼儿成长记录册》中,也设立了“夸夸我的好孩子”专栏,给了家长评价幼儿的空间。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纵向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在一个阶段中的进步和不足,这也为教师在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3、教师具有新的评价理念和策略可以与幼儿共同成长。在以往的经验中,教师的评价主体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纲要》的指导下,教师不仅仅要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幼儿,还要客观的评价自己:反思自己设计的教育过程是否适合幼儿的成长?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会反思的教师才会发现问题,才会不断学习,以适应幼儿的发展,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上所述,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评价活动不仅仅是对最后的结果的评价,评价过程应该是儿童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关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注重个性化和发展性。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客观的对孩子的发展做出评价。再通过评价去促进对幼儿的教育和幼儿的发展,让评价、发展、教育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