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7“民间文学”期末复习第一部分试卷题型及分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序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面的答案框内。错选、多选、未选或未按要求填写在答案框内均无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序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面的答案框内。错选、多选、少选、未选或未按要求填写在答案框内均无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第二部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不出复习题二、多项选择题不出复习题三、名词解释2/271.原生态民间文学2·再生态民间文学3.礼俗伴生功能4.群众性5.集体性6.口头性7.变异性8.传承性9.立体性10.神话11.创世神话12.民间传说13.传说核14.“四固定”15.箭垛式人物16.民间故事17.魔法故事18.幻想故事19.史诗20.三大英雄史诗21.花鼓戏22.花灯戏23.道具戏24.傩戏25.田野作业四、简答题1.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民间文学有哪几种形态?3.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什么是民间文学的民众性?它有哪些表现?5.什么是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它有哪些表现?6.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它有哪些表现?7.什么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它有哪些表现?8.什么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它有哪些表现?9.什么是民间文学的立体性?它有哪些表现?10.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功能?11.民间文学的道德塑造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实现的?12.民间文学有什么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有什么影响?14.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有什么影响?15.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看,神话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6.神话有哪些基本特征?17.为什么说神话具有以叙事艺术为主的多维性18.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看,民间传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19.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看,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12.幻想故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21.民间故事在传承上有什么特点?22.神话与民间传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3.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4.从题材内容的角度看,史诗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25.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歌谣有什么区别?26.民间小戏有什么特点?27.我国民间小戏主要有哪几大系统?28.民间文学田间作业有哪些基本规则?3/2729.民间文学田野作业“全面搜集”的原则包含哪些基本内容?30.在民间文学的田野作业中怎样做好忠实的记录?五、论述题1.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界限常常容易混淆,请你谈谈怎样区分?2.试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3.试论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4.试论民间文学的价值5.试论神话的基本特征6.试论民间传说的基本特征7.试举例分析民间传说中箭垛式的人物形象8.举例说明民间传说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9.试论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10.浅谈民间故事的虚构性11.试论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联系与区别六、材料分析题不出复习题第四部分复习资料第一章民间文学概述第一节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一、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民众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民间文学的范围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平行发展,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但无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的界限,有时常常混淆不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将作家文学中的通俗文学统统看成是民间文学。二者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主要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二是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和流传的,通俗文学则是书4/27面创作和流传的;三是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相混淆的另一种情况,是将个人取材于民间文学的创作成果,简单地看作是民间文学。个人对民间文学素材的处理,如果只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出土文物式的科学整理,再发表出来,仍属于民间文学,如《诗经·国风》、格林兄弟《儿童和家庭故事》。如果是吸取民间文学素材,重新改编和再创作,那就属于作家文学了,如屈原《九歌》、郭沫若《凤凰涅槃》。这些区别都是相对的,在民间文学与非民间文学之间,存在着少量彼此交叉的“模糊地带”。作家吸取民间文学素材而创作的作品,回到民间又变成新的民间文学,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这些古典名著,其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艺术形象最初都是产生于民间,后来经过文人提炼加工,成为雅俗共赏的书面作品。这些书面文学被民众接受之后,他们又在此基础上编讲新的关于三国、水浒、西游、聊斋等等的口头传说。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和传承的口头文学,主要体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史诗、民间歇谣、民间叙事长诗、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等。三、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1.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具体说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二是宗教活动中叙述性的神话,三是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和故事。2.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1民间歌谣——诗歌的源头在中国民间文学的宝库中,最先映人我们眼帘的是那些犹如遍地野花的民间歌谣。中国民间歌谣不仅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哺育了诗歌的创作。○2民间故事——叙事文学的源头如果说民歌是诗歌创作的源头,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在一些先秦古籍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和寓言,它们是中国最早的叙事文学。○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珍品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系列:《人类迁徙记》(纳西族)、《阿细的先基》(彝族)、《遮帕麻与遮米麻》(阿昌族)等为代表。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广内涵的经典之作,它们只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全民族共同参与才能产生,由于这种条件现在已经永远一去不返,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3.中国民间文学的新发展“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使中国民间文学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5/27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人们认识上的转变,另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学本身的变化。民间文学可以分为原生态、再生态和新生态三种类型。原生态民间文学,指现在仍活在民众口头和实际生活中的传统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正在逐渐衰亡。再生态民间文学,指经过整理和改编,转化为书面或视听文学样式的民间文学,这一类民间文学转变形态后,重新走向千家万户,比以前传播更为广泛。新生态民间文学,指从当代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歌谣、谚语等,这一类民间文学将不断涌现,永远不会枯竭。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书面创作相比较,民间文学无论在内容上、在创作和流传上,还是在总体风貌上都有其特性。一、民众性1.什么是民众性民间文学是民众直接参与创作,直接反映民众的生活,直接表达民众的心声,具有直接的民众性。民众性是民间文学在内容上的本质特征。2.民众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民众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民间文学的题材主要是直接表现民众的生活,记述民众的活动。○2民间文学直接表现民众的思想感情。民间文学是民众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情的流露,因而对民众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比作家更直接更丰富也更强烈。二、集体性1.什么是集体性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集体流传,反映集体的愿望,集中集体的智慧,融汇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集体性是民间文学在创作方式上的本质特征。作家的书面创作通常属于作家个人,是他精神劳动的具体体现。作家在创作时,从创作构思到执笔写作、修改定稿乃至校对发表,个人的创造性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家对自己的创作成果全权负责,不容许他人随意改动、抄袭和占有。民间文学则不然。它的创作活动(包括流传中的再创作)通常是在集体中进行并完成的。这种集体状况下的创作活动,创作与流传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即多数作品一经创作便进入活的流传状态,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参与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在流传过程中,每一个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加工,从这一角度讲,千千万万个传播者都是作品的创作者。在民间创作的长河中,流传年代越久远的作品,就越难找到它的始作者,或者说,民间创作很少是由某位作者单独完成的,它总是要在形成或流传的过程中,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加工、改造。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具有匿名性。2.集体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在创作和流传上,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这一情况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伴随着集体活动,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或一唱一和地即兴创作。○2由个别人编出作品的雏型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6/27○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某些民间文学作品就其创作前期看,是由某个人独立完成的,但这里的“某个人”是作为集体的代言人或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又随时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所以这类创作同样能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同时,人们在传承中也会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修改。三、口头性1.什么是口头性民间文学又通常被称作“人民的口头创作”或“口头文学”,因为它是一种活跃在人民口耳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种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口头性是传统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中介。人民大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随时将自己对生活最真切、最新鲜的感受表现出来。这种表现直接明快,不受条件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自由的创作活动。2.口头性的表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主要诉诸于听众的听觉,它包含着极大的情感因素,绘声绘色,生动传神。○2民间文学作品一旦用文字乃至更先进的辅助手段记录下来,便会失去很多元素。○3人们在长期的口头讲唱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方法。如情节、形象类型化、结构和叙述方式程式化、语言既朴实明快又生动形象、富于音乐性,以及比兴、对比、重叠、反复、谐音等手法的运用等。四、变异性1.什么是变异性变异性又称“变易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成文、出版、发表,也非最终定稿,只是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不断变化状态。民间文学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流传、变异的特征叫变异性。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决定的。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是民间文学变异的内部原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是促使民间文学变异的外部原因。2.变异性的表现○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2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异幅度视具体情况而异。一般说来,较严肃的体裁,如远古神话、各民族的史诗、族源传说等,要求忠实于世代相传的原始面貌,变异幅度较小;一些短小的韵文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