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交通关系旅游大发展区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环境立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科教文化为支撑、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抓机遇、创品牌、保稳定、促发展,全面推进“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很明显,旅游业在全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扮演着足轻重的角色。2009年,全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087.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全年旅游总收入完成39.62亿元,同比增长79.3%,全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龙头作用凸显,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在全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亦存在诸多瓶颈,成为全区旅游业实现大发展,实现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行、食、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交通可以说是众要素的重头戏,因为,再美的风景、再好的旅游产品,如果不具备可进入性,结果只能永远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就更谈不上旅游产业的带动性了。全区的旅游交通状况,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外交通状况尚可,内部交通基本通畅,景点交通急待改善。以天河潭风景区为例,作为花溪区重要的旅游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展示花溪区甚至贵阳市城市形象的窗口,景区自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各年度的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都逐年上升,尤其是最近几年,天河潭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除了加强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外,通过各种平台,强化景区宣传,使景区的知名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游客接待量较以往显著提升。但是,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使景区的发展,难以迈上新的台阶。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为天河潭景区立下了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天河潭的旅游交通情况、成为天河潭顺利推进创建工作的拦路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围交通可进入性的制约南环线建成通车后,全市的各旅游景点以纵横捭阖之势串联了起来。花溪区作为旅游大区,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2009年,全区的旅游接待量的明显上升,全区各主要交通要道明显增多的车流和人流对此作了充分的说明。但是,对于各个具体的景点,像天河潭,虽然有“贵在城边”的区位优势,南环线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游客到景区的时空距离,但下高速后的交通状况却不尽人意,并且与南环线优良的交通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旅游形象。1、天河潭风景区的可进入性情况目前、从贵阳城区进入天河潭景区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中广线至天河潭、即中曹司至广顺的县级公路、公路进入景区分叉处距景区大门有1.5公里,其中通过绕城高速进入景区、在石板互通与中广线重合;通过甲秀南路进入景区、在小河区的金筑镇与中广线重合,二是花石路至天河潭、即花溪至石板镇辖区的县级公路、公路进入景区分叉处距景区大门有2公里、有5公里的距离与中广线重合;中广线与花石公路的交集段在石板镇、作为县一级的公路、不论是中广线还是花石公路,其标准并不能满足天河潭作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对旅游交通可进入性的要求,尤其是逢上路道施工、赶集天等情况、常常发生长时间拥堵,路面状况也不尽人意。而花石公路在吉林路段的路况也是景区外围交通的一个重要瓶颈。2、缺乏上档次的旅游专线从贵阳方向到达景区,虽然有直达公交,但作为旅游专线,211路公交车,无论是车辆的档次还是在旅游高峰时期的运行情况,与已经晋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天河潭是很不相匹配的。首先是沿途停靠站的设置,是以满足沿线村民出行为目的,因此,游客常常与沿线村民同挤一辆车,花费在出行上的时间过多;其次是公交车本身的车况和车体形象不佳,虽然安全性无忧,但车辆档次过低;第三是天河潭公交站设施过于简陋,缺少休息、排队、避雨等设施;第四是在游客高峰时期难以满足需求,即使公交公司在各个节假日黄金周加开了车次,仍然是人满为患,排队候车的队伍难以缩短。而从花溪城区到达天河潭景区,公共汽车档次更是相形见绌。直达车仅仅有从花溪车站到景区的微型面包车,车况、车体形象和车辆档次已经完全无法与景区相提并论。二、内部交通的制约天河潭景区内部交通瓶颈,主要体现在停车场在接待高峰时容量严重不足;与当地村民共用车行道及游览路道、车行道与人行道不能分开,易出现人车抢道;由于特殊的游览环境及同时要兼顾景观的协调性,部分游览步道及各游船码头过于狭窄,容易出现拥堵;由于资金的缺乏,无法建成景区外环公路、各类进村载重车辆的通行,对天河潭景区天生桥景观的破坏等现象。天河潭中心景区紧紧毗邻着隆昌、茨凹、芦荻、花街四村,由于土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景区内的主干道及部分游览路道同时也是四村村民的生活生产通道。路道的共用,给景区的规范管理带来很大阻力。首先是车辆的管理,AAAA级旅游区在旅游交通方面的标准之一是规范的车辆管理和行驶,但由于景区的管理权限,无法对村民的车辆通过景区进行规范,如车容车貌、行驶限速、非法载客等等,村民车辆无法规范、也为旅游安全埋下一定的隐患;其次是游客的管理方面,游览购票、这是出行游览的常识,但总有部分客人借到村寨走亲戚为名、逃避购票,使景区蒙受损失,由于不能进行封闭式管理和通讯的发展、近几年来、游客逃票现象呈日益上升趋势,同时、有部分村民为了赚取差价也参与到协助游客逃票行列中来;再次,村民在位于景区内的自留地里从事农事生产活动时、在运输各类物资时、产生的异味和不良的运输方式、与景区的景观极不协调、给景区的旅游形象带来不良影响。三、建设资金的制约2009年初,天河潭景区委托贵阳市建筑设计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编制了总投资估算为9100万元的《天河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库。天河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为加快推进景区的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促进花溪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发展条件,为将天河潭景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和各种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服务优良的旅游精品景区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构建贵阳综合旅游区精品景区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对推动和促进花溪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建设资金的缺乏,使各建设项目难以上马,如要解决景区外环公路的建设,仅仅是征用土地一块的费用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承受能力。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事实上,交通环境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共性问题。不仅仅是天河潭风景区面临交通制约的发展瓶颈,花溪区的其他景区像青岩古镇、镇山民族村以及目前区委区政府花大力气推进的乡村旅游的建设等等,在内部交通及小范围的外部交通环境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乘着贵阳市避暑季、花溪之夏艺术节开幕的东风,花溪区青岩堡旅游购物一条街即将开业;全区星级酒店项目及平桥酒吧街项目的上马,加上深厚驰名的小吃文化,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围绕“行、食、住、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再通过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加大内外交通环境改造的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花溪旅游的发展,必将一日千里,成长为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