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管理的创新职能组织、领导与控制是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所不可缺少的。它们同属于管理的“维持职能”,其任务是保证系统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但是,管理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创新职能”。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熊彼特的管理创新思想: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生产意味着把我们所能支配的原材料和力量组合起来”。这个创新思想包含了下列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全新的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不需要建立在全新的科学发现基础上);3、开辟一个新市场4、找到一种新的原材料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缺陷:1、未能意识到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成功实施了一种全新的资源配置形式,使资源的利用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要求。2、熊彼特认为创新的本质是对现有生产手段进行选择时作不同的使用,但创新完全可以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有效的生产手段。3、在熊彼特的新组合的五个方面中,有的是综合性的资源配置如生产方式方法,有的是专门性的突破,如开辟新市场、采用新产品等,这样概括并不完全。例如:没有包括像价格联盟等方面的内容。从逻辑上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确立系统的目标;2.制定并选择可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3.分解目标活动;据此设计系统所需要的职务、岗位,并加以组合,规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4.根据各岗位工作的要求,招聘和调配工作人员;5.发布工作指令,组织供应各环节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信息条件,使整个系统运转起来;6.在系统运转过程中,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使它们的工作相互衔接、平衡地进行;7.检查和控制各部门的工作,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使之符合预定的要求;8.注视内外条件的变化,寻找并利用变革的机会,计划并组织实施系统的变革和发展。管理工作可以概述为:设计系统的目标、结构和运行规划,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使之按预定的规则操作;分析系统运行中的变化,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使系统不断呈现新的状态。概述后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与创新。二、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维持是保证系统的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为什么?物理学的熵增原理。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另外,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一般社会经济系统在寿命周期中要经历孕育、成长、成熟、蜕变以及衰亡等五个阶段。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之所以允许某个系统存在,又是因为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系统向社会的索取(投入资源)越是小于它向社会提供的贡献(有效产出),系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贡献与社会需要的贡献越是吻合,则系统的生命力就越是旺盛,其寿命周期越可能延长。如果系统不能跟上社会的变化,其产品或服务不再被社会需要,或内部的资源转换功能退化。系统向社会的索取超过对社会的贡献,则系统会逐步地被社会所抛弃,趋向消亡。系统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对系统贡献的需要程度和系统本身的贡献能力;系统的贡献能力又取决于系统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系统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的主要内涵和作用。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难以被社会允许继续存在。作为管理的两个基本职能,维持与创新对系统的生存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则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三、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系统内部的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察。1.从创新的规模以及创新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可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局部创新是指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系统活动的某些内容、某些要素的性质或其相互组合的方式,系统的社会贡献的形式或方式等发生变动;整体创新则往往改变系统的目标和使命,涉及系统的目标和运行方式,影响系统的社会贡献的性质。例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转变2.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与积极攻击型创新。防御型创新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存在和运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威胁,为了避免威胁或由此造成的系统损失扩大,系统在内部展开的局部或全局性调整;例如:为了抵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组织增加相关职能部门的应对方式,以及组织的剥离、清算战略的实施等等攻击型创新是在观察外部世界运动的过程中,敏锐地预测到未来环境可能提供的某种有利机会,从而主动地调整系统的战略和技术,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这种机会,谋求系统的发展。3.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可分为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系统的组建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项创新活动。创造一个全然不同于现有社会(经济组织)的新系统,寻找最满意的方案,取得最优秀的要素,并以最合理方式组合,使系统进行活动。系统的管理者要不断地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和利用新的创业机会,更新系统的活动内容,调整系统的结构,扩展系统的规模。4.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可分为自发创新与有组织的创新。开放系统使得系统内部与外部有直接联系的各子系统接受到环境变化的信号以后,必然会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目标等方面进行积极或消极的调整,以应付变化或适应变化的要求。系统各部分的相关性又使得这种调整必然会对那些与外部没有直接联系的子系统产生影响,从而要求后者也作相应调整。这就是自发创新自发调整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各子系统的调整均是正确的;另一种情况是,各子系统的调整有的是正确的.而另一些则是错误的。与自发创新相对应的,是有组织的创新。有组织的创新包含两层意思:(1)系统的管理人员根据创新的客观规律,寻求和利用创新机会,计划和组织创新活动。(2)同时,引导和利用各要素的自发创新,使之相互协调并与系统有计划的创新活动相配合。只有有组织的创新,才能给系统带来预期的积极的比较确定的结果。当然,有组织的创新也有可能失败,因为创新本身意味着打破旧的秩序,打破原来的平衡,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一、目标创新企业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从事经营活动的,特定的环境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产品。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企业的营销目标经历了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的转变,这又带来组织形态的变化。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推销财务人事生产顾客营销财务人事生产现在社会对环保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使得企业在产品上、原材料上、包装上、销售上越来越注重。例如:美国安利公司鼓励消费者回收其产品包装盒;多数公司在销售上打出以旧换新的策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可降解的材料;更多地关注农副产品的健康性等等二、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创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三个方面。(一)产品创新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品种和结构的创新。品种的创新意味着企业发展新产品;而结构的创新意味着对老产品的改革。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企业应有生产一代、试制一代、开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开发思路产品开发,一方面要求企业大力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发展新品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老产品的改造。有的老产品,技术已经过时,就应该淘汰;另有一些老产品,在部分设计结构、工艺、材质、使用等方面只要稍加适当改进。仍然受到用户欢迎。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它既受制于技术创新的其他方面,又影响其他技术创新效果的发挥:新的产品、产品的新的结构,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而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又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一)要素创新参与这个过程的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以及企业员工等三类。1.材料创新材料创新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原材料和能源。能源和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把他们自身的物资消耗价值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中构成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对他们的管理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例如,原油的价格上涨使得人们不得不研究太阳能、水电、核能等替代能源;而环保下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又使得人们寻找木材的替代品。材料创新的内容包括:⑴开辟新的来源;⑵开发利用普通材料(或寻找普通材料的新用途)替代量少价昂的稀缺材料;⑶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2.设备创新。设备创新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①开发设计各种新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减少手工劳动;②改造和革新原有设备;③是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企业降低成本有两个途径:管理技术→设备工具3.人事创新•外部取得合格的新的人力资源•企业内部现有技术员工中抽取•从有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将”中选拔企业从事技术创新需要人力资源的配合,一支合格的科学技术队伍应具备两个基本要求:•一定的数量•合理的队伍结构⑴科技人员应该在全体员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企业专门从事科技技术创新的人才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二)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要素的组合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1、生产工艺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工艺的开发与生产设备的开发是密切联系的,同一零件,可以用切削的方法,也可以用浇铸,还可以用挤压,具体的方法采用,取决于产品质量要求、结构、性质以及生产成本等等。也取决于设备的发展创新,例如,数控机床的开发对传统生产的影响。卧式车床卧式车床转塔式六角车床电动刀架龙门式数控钻床火焰等离子数控切割机滑座式数控钻床本世纪最伟大的企业生产组织创新,莫过于福特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与汽车生产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流水生产方式。2、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毛坯库车车铣铣钻钳第一加工车间镗镗刨检磨磨第二加工车间冲冲铆压焊焊冲压车间材料库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成品产品A产品B产品C工艺专业化铆焊车间DVD、VCD装配流水线PPR车间的空间布局三、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规定了组织成员间的正式关系以及责、权、利。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性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产权制度的两种形式:私有制和公有制。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也许应朝向寻求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个人所有”与“共同所有”的最适组合发展。2.经营制度是有关经营权的归属及其行使条件、范围、限制等方面的原则规定。3.管理制度是行使经营权、组织企业日常经营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包括对材料、设备人员及资金等各种要素的取得和使用的规定。谁是企业的经营者?谁对企业财产具有占有、使用和处置权?谁确定企业的经营方向?谁来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增殖?分配制度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三者相互作用,互相调整。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地调整三者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权、责、利得到充分体现。产权制度是根本,它决定着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描述组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