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讲解的实践探究小课题汇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二、课题的基本认识三、课题研究的策略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五、存在问题及改进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背景:高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新课程背景下被提及的太多了,但从实践的调研中发现还有较多的误区和不足,没有达到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所要完成的任务,尤其在数学课堂讲解过程中,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没有科学的讲解,也就谈不上高效。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讲解,不进行重复的讲解就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误区,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研究背景:具体表现为:一是盲目多讲。没有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二是过分注重书面讲解。现行教材以及各类课外辅导讲解主要是书面的,而其它形式的讲解,如:动手操作、学生讲解、社会实践等很少,甚至是没有,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封闭性讲解。课堂讲解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四是讲解时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五是重视解题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使教师树立课堂教学有效讲解的理念,形成有效讲解的策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课题的基本认识“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我们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讲解策略的内容包括: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2.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讲解的策略研究。(1)讲解时机的研究。(2)讲解技巧的研究。(3)有效讲解层次的研究。A、精心设计问题,给讲解理清次序。B、考虑学生需求,讲透题目本质。C、渗透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反思。(4)检查自身讲解的效果。(5)归纳出讲解的技巧。(6)反思讲解过程中的不足。3.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各领域的有效讲解的教学策略。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一)、研究步骤准备阶段:2012年3月至4月(1)做好课题的选题及论证工作(2)收集资料,制定课题方案,进行申报。实施阶段:2012年5月至10月(1)完成文献的检索,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2)深入课堂,了解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3)进行组内分工,明确责任任务。总结阶段: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1)、撰写有关“课堂有效讲解”的小论文;(2)、整理、汇总课题实施材料,整理出课堂中有效讲解的方法;(3)、撰写结题报告。(二)、研究方法(一)1、文献研究法: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及本校的相关档案,了解关于课堂有效讲解研究已做的工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案例研究法:选取所有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班级,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堂有效讲解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3、行动研究法:聘请教学研究室的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指导者,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的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运作过程与研究措施。4、个案追踪法: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关注各个层次及个别特殊学生的学习效果。5、经验总结法: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性讲解的策略。研究的方法(二)6.发挥团队的力量,提高数学教师的个人讲解水平,每位课题组成员进行“微型课”演练,展示个人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素养,由其他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其进步,提高讲解能力。7.在课堂中积累经验,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记录,进行实际的课堂演练,发挥有效讲解的作用。(三)、研究过程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认识我们的小课题成立课题组,并对每个人明确了任务,朱红、刘宝翠负责低年级组,杨竞、马寒菁负责在中年级组,李菁负责高年级组的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讲解的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每位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学习与“有效讲解”有关的理论知识,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明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我们采用个人学习、校本研修、课题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了一批关于有效教学和有效讲解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在不同的课中进行尝试,随时搜集生成的资料,记录教学反思和实验心得。在个人操作的同时,我们还集中集体的智慧,在交流中提升,在反思中升华。课题组的成员间随时有问题随时沟通,并做好记录。学习需要反思,反思更要改进,为提高教师的实验水平,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健康发展,我们加强了实验教师的个案研究,自我反思,实践改进,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并结合研究课活动,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力求以交流促思考,以思考促积累,以积累促发展。2、注重实践,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任何真正有效的讲解,都必定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所以,讲解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有效讲解”的关键在于“有效”两个字,而讲解是否有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必须过硬,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在数学讲解中要做到精、准、细。二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高效讲解。3、加强规范,做好实验的总结分析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规范的管理。研究过程规范;资料积累规范;研究的过程是资料积累的过程。把资料积聚起来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作好准备。课题组做好每次活动记录,有教师的学习笔记、优秀教学设计、典型案例分析、课堂讲解实例分析等。成果篇(一)通过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有效讲解有了较为深入地了解,研究促使教师走进“有效讲解”,研究“有效讲解”,实施“有效讲解”。在过程中,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有效讲解的本质,感受到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有效讲解的必要性。在研究中,他们了解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讲解的优势,并且对如何进行有效讲解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他们都力图借助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效率,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们在一次次研究、追寻、反思、改进中,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本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中的马寒菁老师分别在汉滨区江南片及汉滨区教师新课程赛教中获一等奖。李菁老师的论文《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获安康市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二)通过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随着课堂效率的不断优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我校的学生在期末质量检测中数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受到社会的好评。四、课题研究的成果1、准确把握讲解的时机,达到当讲则讲。在学习新知时必需的、学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识时;在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知识难点处;在易被学生忽视和混淆的概念中;在知识单元与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时;在学生自学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时,教师都需要加以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概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堂上当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或旧知牵移解决新问题时,教师就需要设计巧妙的课堂环节和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解决。2、讲解时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我们有时通过把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文字变成学生理解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加强学生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收获。做一些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教具,通过教具的演示,把一些抽象的理性化的难理解的知识变的具体化,形象化,带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3、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使讲解有效,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要考虑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会思考”。学会在教学中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听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有效讲解的时效性。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课时并没有按照教案直接上课,而是询问学生通过预习(或自学教材)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是太清楚。然后老师着重讲解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讲完后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再看书,直到弄懂为止。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讲解一个知识或概念之前应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时间,在经过交流自己的思考所得的基础上,教师讲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有大的提高。4、备好学生,是课堂有效讲解的前提,增强有效讲解的目的性和时效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讲解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理解状态、进步与发展。只有准确洞察课堂上学生的心智状态,随时调控课堂,才能让学生高质量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唱独角戏,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学科上,而是尽力的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5、要认真钻研教材,为有效讲解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找准知识讲解中的切入点并做好相关拓展练习的准备。6、有效讲解时要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渗透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7、有效讲解要关注有效情境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情境的生活性。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情境的数学味和问题性。关注数学的学科本质,凸显数学情境的数学味和问题性。关注数学情境的有效运用,凸显数学情境的实用性。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数学教学课堂讲解实现新课程理念,还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避免课堂讲解策略的误用。如:1.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2.讲解时间太长,超出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3.讲解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如果没有说明所讲解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些内容则对学生失去意义性,只能产生被动式学习。4.讲解不顾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识准备作想当然假设。学生不具备前提性观念情况下的学习必然是低效学习。5.讲解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教师讲解内容组织得再富于条理性、逻辑性,也难于使学生对其获得心理意义,产生有意义学习。谢谢评委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