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在语句中正确地选用同义词,既可避免语意呆板、词汇贫乏,亦可使语意丰赡,准确达意。例如鲁迅《故乡》中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段话用了“心情、心绪”这对同义词,不但避免了语意重复,而且在说到不好的心情时用“心绪”比用“心情”更能反映出作家乱如麻的复杂心境。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赏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温馨晨读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赏读: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赏读:孔子说:“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事为耻。”温馨晨读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往往·常常“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例句1: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例句2:一到春天,他家院子里常常能闻到阵阵花香。温馨晨读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再,重新。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都表示活动起来。词义不尽相同:前者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死灰复燃”是说燃烧后余下的灰烬重新燃烧起来。它们的感情色彩也不同:“东山再起”只用于人,其中包括人的某种势力、组织等;“死灰复燃”适用比较广泛。温馨晨读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例句1:田不礼本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例句2:儒家的理论,非等到董仲舒不能死灰复燃的。温馨晨读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课题链接同义词辨析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这些词就可以叫作同义词。比如“凉快-凉爽”、“流放-放逐”、“保护-庇护”、“散步-溜达”等。同义词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同义词中几个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相同或者基本相同,因而指称某一大类事物的词和指称这一大类事物中的某一小类的词就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衣服”和“衬衣”,“水果”和“苹果”,就不是同义词。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其次,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而言的,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是同义词,比如普通话的“玉米”和成都话的“玉麦”,就不能算是同义词。最后,同义词实际上不完全是词与词的关系,而是词的义项之间的关系。比如“熟”有好几个义项:在“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这个义项上可与“成熟”构成同义关系;在“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这个义项上就与“熟悉”构成同义关系;在“精通而有经验”这个义项上又与“熟练”构成同义关系。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同义词中有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有的词的意义则大同小异,因而同义词中又可分为“绝对同义词(等义词)”和“相对同义词(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是指词义的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的词。造成等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一种是借用外语词或方言词的结果。比如汉语借用外语词产生的等义词有“维他命-维生素”、“米-公尺”、“麦克风-扩音器”等。再一种是命名理据不同或词语简缩的结果。如“热水瓶-保温瓶”、“计算机-电脑”、“电风扇-电扇”等。三是由构词成分顺序颠倒造成的,如“山河-河山”、“演讲-讲演”、“严谨-谨严”等。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因此只会徒然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没有什么积极作用。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因此一般来说等义词大多不能长期存在,要么逐渐分化出细微的差别;要么最终只保留一个。比如“批评”和“批判”原来的意义是相同的,而现在意义上已经有了轻重差别而成为近义词了。“德律风”和“电话”原来是等义词,现在则一般只用“电话”,借自外语的“德律风”已退出日常交际。近义词是指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一般所说的同义词主要就是指这种类型。近义词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在表达上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所以在说话和写作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近义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用错。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近义词又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善于选择和运用近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精密、得体、富于变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即近义词的词义概括反映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上却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和“改进”都指改变原有的情况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愿望,但前者强调更好一些,后者则强调更进步一些。“优良”、“优秀”和“优异”都表示“好,使人满意的”,但在达到的程度上“优秀”高于“优良”,“优异”又高于“优秀”。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在用法上也往往有所不同。比如“改善”可以和“生活、条件、关系、待遇”等词搭配,“改进”则只能和“方法、工作”等词搭配。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其中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不同。比如“教师”是中性的,“教书匠”则是贬义的。“行为”和“行径”都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的意思,但前者既可以用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用来指坏的活动,而后者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的。也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语体色彩的不同。比如“爸爸”和“父亲”理性意义相同,但前者常用于日常交谈,带有口语色彩,后者则一般用于书面写作,带有书面语色彩。“聪明”和“聪颖”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但前者是通用词,后者则带有书面语色彩。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还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比如“狮子狗”和“哈巴狗”指同一种狗,但前者能使人联想到长着长毛的狮子的形象。近义词在附加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运用领域。比如当人们要以褒扬、赞许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褒义词;当人们要以贬斥、厌恶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贬义词。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预习作业1.根据下面几段文字,分析加点词的词义异同。①看样子是积雪,要不也是棉絮堆,高高低低,连续..不断,一直把天边变成海边。(李健吾《雨中登泰山》)②巨大的猛烈多变的泥石流,一直持续..了5个多小时,然后才减缓了势头,从粘稠的阵性流逐渐转为稀性的阵性流,又从稀性的阵性流转为稀性的连续流。(《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③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鲁迅《祝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答案这些词语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又有明显区别。“连续”是指一个接一个,①描绘了云一朵接一朵的状态,着重指接连不断。“持续”指的是时间上的延续不断,②写的是泥石流在时间上的不间断,着重指时间上的连续性。“陆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有先有后,时断时续,③指的是人们先后知道了祥林嫂的几件事,着重指动作行为的先后关系。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充分地________相关信息,尤其以外资银行的信息不透明程度最高。②总体而言,黄金ETF仍在大幅减仓,黄金价格上行压力沉重。在当前缺乏其他驱动因素的情况下,________逢高卖出也不要轻易逢低买入。③我们要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________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A.披露宁肯保证B.透露宁可保证C.披露宁可保障D.透露宁肯保障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解析披露:发表,公布。透露:泄露。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的一面(常带有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意味,多跟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宁肯:宁可。保障:①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②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证:①担保,担保做到;②作为担保的事物。答案C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3.根据例句体会“流传”和“留传”的词义差别,然后在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词语。例1: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例2:消息很快流传开了。例3:这是祖辈留传下来的秘方。①这则消息不胫而走,在同学之间广泛________。②这件器皿是祖辈________下来的。③这本线装书是爷爷________下来的宝物。④雷锋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个小山村里________着。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答案①流传;②留传;③留传;④流传。(“流传”的意思是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的意思则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4.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选用同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初稿作“脊背”),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初稿作“后身”)喷出一阵(初稿作“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答案“梁”的一个意思是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如“鼻梁,山梁”。虽然在词典中“脊背”与“脊梁”的意思相同,但比较起来,“脊梁”用在这里比“脊背”更加准确,因为作者在文中说“按住脊梁”,应该是按住一个突出的部分,“脊梁”有隆起的部分这个意思,“脊背”不含这个意思。因此,这里改成“脊梁”比“脊背”更准确、生动。“窍”的意思是窟窿,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是斑蝥“放屁”。因此从“后窍”里喷出烟雾显然要比“后身”形象、准确。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一股”是用来修饰名词“烟雾”的,而“一阵”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放出”的。在这里,鲁迅先生是想通过对动作的刻画把斑蝥放屁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所以换成修饰“放”这个动作的“一阵”比修饰“烟雾”这个事物的“一股”更好一些。另外斑蝥放出的“烟雾”不可能马上消失,肯定会在空间中弥漫一段时间。比起“一股”来,“一阵”含有一段时间的意思,因此用“一阵”也更准确。自主学习第四课词语万花筒自主学习审美写作温馨晨读合作探究5.阅读下面这个片段,找出这位领导在致辞中用词不当的地方。某县一位领导,有一次率领考查团到外省的一个县里去参观,在临别的欢送酒会上满面春风地致辞道:“我们××县考察团光临贵县,惠顾了贵县的××公司、××集团……”这时酒会上笑声大起,掌声不绝。该领导见气氛这